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心理醫生自己出現了心理問題怎麽辦?

2013-11-20知識

心理咨詢師常常在自己的工作中收獲幸福感和滿足感。在與來訪者的互動中,我們傾聽多彩的人生故事,感受到親密的聯結,收獲對他人產生積極影響的喜悅和成就感。

然而, 心理咨詢也是一項艱苦的工作,有時會體驗到身體和情感上的雙重耗竭。 我們似乎需要傾聽永無止境的問題,為來訪者分擔他們的苦難,竭盡全力卻依然發現來訪者在向絕望的深淵中墜落。

長此以往,咨詢師可能會體驗到工作帶來的不良身體和情緒癥狀, 這不僅對咨詢師的心理健康有害,也減少了來訪者發生積極轉變的可能性 。因此,咨詢師辨識自身問題並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對於自身和他人的福祉都至關重要。

01、困擾咨詢師的心理健康問題

在采取措施改善心理健康之前,我們需要首先了解一些常見的心理狀況,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做出改變。以下三種是咨詢師常常面臨的心理健康挑戰:

1. 痛苦(distress)

痛苦是一種主觀情緒反應,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我們很可能體驗到這種感受(Barnett, Johnston, & Hillard, 2006)。盡管痛苦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可能是因為應對棘手的來訪者,也可能是由於經濟壓力,但對咨詢師來說, 不加處理的痛苦很快會發展成職業倦怠,它被稱為「咨詢師痛苦的最終階段」 (Baker, 2003)。

2. 職業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

職業倦怠是Freudenberger(1975)首次創造的術語,包含三個組成部份:

  • 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
  • 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包括失去共情能力、關懷他人的能力以及同情心;
  • 低個人成就感。
  • 這三個組成部份是三個獨立的連續譜系,咨詢師可能在不同階段體驗到不同種類、不同強度的倦怠感受。

    盡管沒有明確的閾限來界定一個人是否達到了「職業倦怠」的程度,但重要的是咨詢師自身是否感受到了倦怠的跡象,以及是否認為這已經成為一個需要幹預的問題。

    3. 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在與受到創傷的來訪者工作時,心理咨詢師可能會因為卷入到來訪者強烈的情緒體驗中而受到創傷,使 咨詢師自身出現一些與來訪者相似的侵入性和抑郁性癥狀 (Figley, 1995; Pearlman & Saakvitne, 1995)。

    02、自我關愛的含義及作用

    自我關愛被定義為「以健康的方式給自己補充能量的能力」(Gentry, 2002),包括參與促進身心健康的活動,幫助自己減輕與來訪者工作時經歷的壓力、焦慮等負面情緒反應。

    自我關愛不僅指參與改善健康的活動和實踐,更指對自己抱有關愛的態度。 確切的說,它是咨詢師在了解自己的需求之後,有意識的以促進健康和自身福祉為目標的反思和行動。自我關愛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而是咨詢師的臨床實踐和道德要求。

    自我關愛對於減輕咨詢師的職業倦怠等心理健康問題的作用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Colman等人(2016)的研究表明,自我關愛與更高的幸福感、更低的壓力水平、更高的自我評價和更好的臨床表現成正相關。此外,參與自我關愛的個體更能從咨詢中獲得成就感,也更少地具有去人格化傾向。

    通常來說,一位成熟的咨詢師不僅有豐富的與來訪者工作的經驗,也具有專業的自我關愛技巧。他們會 采取自我關愛的幹預措施來保護咨詢中最重要的工具——他們自己

    Dorociak等人(2017)發現,與職業生涯早期的咨詢師相比,更有經驗的咨詢師有更多的自我關愛行為,並且具有更少的壓力。

    03、自我關愛的方法

    1. 提升自我意識

    對咨詢師來說,提升自我意識意味著:ta需要了解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意味著什麽,了解職業倦怠等心理健康風險的癥狀,以及了解如何評估自己工作的有效性。

    Barnett等人(2007)鼓勵咨詢師假定自己容易受到壓力源的影響,因為只有具備辨識自身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才有可能采取幹預措施。

    此外,自我意識還意味著 反思內部和外部經驗,並監控自己的需求 。對咨詢師來說,最重要的是持續關註和追蹤咨詢室中的動態,包括來訪者的變化以及自己與來訪者的互動。

    由於在咨詢過程中可能遭遇來訪者的阻抗、受到創傷性資訊的負面影響,因此,對咨詢室中所發生事情的意識可以讓咨詢師提前了解即將出現的耗竭或消極情緒,從而采取預防措施。相反,缺乏對咨詢過程的意識(比如,反移情)與更嚴重的職業倦怠有關(Chang, 2014)。

    研究發現,以下一些方法可用於提升自我意識:

  • 接納與承諾療法
  • 正念和冥想訓練
  • 自我反省
  • 創造性寫作
  • 2. 維持平衡

    平衡被定義為「 在一些重要的領域做出成績,但並不以犧牲其他領域為代價 」。保持平衡被許多咨詢師認為是自我關愛最重要的部份,具體來說,懂得自我關愛的咨詢師是那些能夠在照顧他人和關愛自己之間取得平衡的人。

    Levin等人(2017)發現,保持生活和工作平衡與較低的情緒耗竭水平、更高的職業滿意度和較低的職業倦怠風險成正相關。

    在所有實作平衡的策略中, 充足的休閑時間是最重要的 。此外,還可以透過參與群體活動、培養與工作無關的興趣、形成自己的幸福觀、建立工作和生活的明確界限、提高時間管理能力、設定切合實際的工作目標等方法來維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3. 增加靈活性

    對心理咨詢師來說, 靈活性是指使用有效應對策略的能力、開放性、適應壓力並從中獲得成長的能力 (Kashdan, 2010)。

    咨詢師在其職業生涯中可能會面臨各種挑戰,包括來訪者陷入突如其來的危機或咨詢進展超出控制範圍等。面對這些挑戰,僵化的應對方式會對咨詢師的幸福感和自我成長產生負面影響。Kaeding等人(2017)也發現,對自己的表現抱有嚴格的、完美主義期望的咨詢師,職業倦怠程度更高。

    為了防止咨詢中不可避免的挑戰所帶來的負面結果,咨詢師需要格外關註 情緒調節方面的靈活性:比如,采取認知重評(cognitive reappraisal)的情緒調節技術比簡單地抑制情緒表達更能提升幸福感 。此外,持有自我同情和接納的態度有助於咨詢師認識到自身專業的局限性,從而更少在情緒調節中遇到困難。

    4. 註重身體健康

    如果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生活會變得異常艱難,進而影響人的情緒、認知和行為。良好的睡眠、規律的鍛煉和健康的飲食被認為是三種最有利於身心健康的因素。

    此外,休假對於調整日常作息、緩解身心疲勞和從超負荷工作中恢復精力具有重要意義。根據APA(2018)的調查結果,雖然這些積極影響只能維持較短的時間,但休假的確有助於大多數人減輕壓力、改善幸福感和提升工作績效。

    5. 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是指「 他人提供的資源和互動,也指幫助一個人應對壓力的社會關系 」,它可以來源於家人、朋友、同事、領導等。咨詢師可以依賴的資源包括個人或團體督導、朋輩支持等。Killian(2008)發現,強大的社會支持增加咨詢師的幸福感、減少壓力感知。

    個人支持(即來自朋友、家人的支持)是自我關愛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促進咨詢師工作生活平衡的一種方式。對個人支持的滿意度與更高的自尊、更好的心理靈活性以及較低水平的抑郁和焦慮有關。

    然而,Rupert和Kent (2007)也發現,與配偶討論工作中遇到的挫折與更高的情緒耗竭程度成正相關。盡管這一發現可能表明工作壓力對個人生活領域產生了負面影響,但也可能意味著,當咨詢師因工作而耗竭時,會更有可能尋求外部資源的幫助。

    此外,咨詢師還可以從督導那裏尋求專業支持。 督導可以成為咨詢師提前認識工作中可能出現的負面情況和不良癥狀的一種資源,同時為辨識這些癥狀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 。Merriman(2015)認為理想的督導應該包括為咨詢師制定自我關愛計劃,並監督其實施情況。

    此外,督導還可以幫助咨詢師確定進一步培訓的需要、檢查工作量、指導職業發展、鼓勵工作與生活平衡,並在咨詢師面臨職業危機的時候提供支持。

    6. 豐富精神世界

    正念和在工作中創造意義是咨詢師在精神上自我關愛的兩種主要做法。

    作為一種精神實踐,正念被定義為「 一種完全專註於當下的意識體驗,在不加判斷的情況下關註出現的想法、情緒和感覺 」。在研究中,使用正念的咨詢師報告了註意力、自我意識、同理心和忍受困難情緒能力的提升(Keane, 2014)。

    意義創造的過程包括三個組成部份:

  • 從個人價值觀和信念的視角來解釋事件;
  • 設定能夠產生生活目的感和個人控制感的目標;
  • 嘗試解決存在問題並找到生活的終極意義。
  • 意義創造的過程鼓勵咨詢師將壓力源置於他們的價值觀和信仰體系中,回憶他們在這個領域工作的目的,並將工作與生活的終極意義聯系起來。

    沒有比知道你在另外一個人生命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更快樂的事情了,這是一個永遠不會喪失其特殊意義的事情。

    為了更好地實作這份意義,也要記得照顧好自己。

    reference: Barnett JE, Baker EK, Elman NS, Schoener GR. In pursuit of wellness: The self-care imperative.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7;38(6):603–612. Bettney L. Reflecting on self-care practices during clinical psychology training and beyond. Reflective Practice. 2017;18(3):369–380. doi: 10.1080/14623943.2017.1294532. Chang K. An opportunity for positive change and growth: Music therapists’ experiences of burnout. Canadian Journal of Music Therapy. 2014;20(2):64–85. Kaeding A, Sougleris C, Reid C, Vreeswijk MF, Hayes C, Dorrian J, Simpson S. Professional burnout, early maladaptive schemas, and physical health in clinical and counselling psychology trainee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17;73(12):1782–1796. doi: 10.1002/jclp.22485. Merriman J. Enhancing counselor supervision through compassion fatigue educ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2015;93(3):370–378. doi: 10.1002/jcad.12035.

    或許你還想看:

    線上心理咨詢真的有效嗎?

    人的性格是與生俱來的嗎?

    當你的秘密被發現是什麽感覺?

    學心理咨詢,來簡單心理Uni 。匯聚海內外名師,針對不同階段的心理咨詢學習者,提供音訊、影片、直播、長程訓練專案等多種培訓課程,專業針對性強,體系化程度高。目前已有30萬+人參與學習。

    這裏有100+門課程等你來開啟喲,課程學習戳 → @簡單心理U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