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說「動畫」,我們還是好好說動畫。
【不滅鉆石】確實在制作層面除了很大的問題,基本可以確定是目前david production所負責【JOJO】動畫裏,除了【石之海】之外在動畫制作層面最糟糕的一部【JOJO】。
要說原因,也很簡單。以當時或者說即便是算上現在,david production的【JOJO】組可能都不具備直接產出半年番以上長度的動畫的能力(例外是【黃金之風】),這個是公司體量層面的問題,並不是每個深夜動畫公司都能像BONES剛成立沒幾年就瘋狂搞年番的。
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不滅鉆石】很可能是被整個企劃「趁熱打鐵」的目標裹挾著,以至於【不滅鉆石】整個長達三個季度的動畫,是在【星塵鬥士 埃及篇】完結半年就直接趕鴨子上架,整個團隊應該是沒有什麽喘息的機會。要知道,這個可比【星塵鬥士】這種半年-半年分割放送壓力還要大。
而且因為【星塵鬥士】在整個【JOJO】系列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當時能夠吸引大量的原畫師絲毫不忌諱【JOJO】這個對整個肌肉和體態有著異常作畫難度的作品,直接來到這裏面刷臉。而到了第四部,神風動畫很有可能忙著兩個對自己有著至關重要的元請作品——【「屑動畫」】和【忍者蝙蝠俠】。而這些自由的原畫師,也各自忙著自己的作品,更何況前文已經說了,【不滅鉆石】的制作壓力要比【星塵鬥士】還要大。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不滅鉆石】是越往後整個作畫水準就越保持不住,即便到吉良吉影和岸邊露伴出場的時候,也有「南韓外包回」和「越南外包回」這樣的出現,整個制作團隊都在走鋼絲。然後我們就看到了在最後的高潮階段,我們的吉良吉影同學一下子成了「崩」良「壞」影同學,這個是每個【JOJO】廚不願看到的。人設+總作監西位輝實估計已經修哭了。
實際上,【JOJO】整個動畫體系因為當時的「黑歷史」,已經堵住了不少「可能性」,也就是說這麽多年【JOJO】沒有改編動畫,其原因就在於,因為當時漫畫所處的時代的風潮,【JOJO】對人物題材尤其是肌肉線條要求極高,這一定程度上勸退了一些可能喜歡特效的當代原畫師;另一層面就是【JOJO】原作在粉絲層面受歡迎程度實際上限定了動畫尤其是演出層面的發揮,也就是說,對於【JOJO】最好的改編就是參照漫畫分鏡、盡量還原台詞,別整活兒,帶點擬聲詞就更好了。這些對那些演出家來說,其實並不是什麽太好的取向。
david production在這個層面完成得確實還行,OP無論有沒有神風動畫都瘋狂整活兒,對漫畫的還原度很高,戰鬥激烈的場面直接用換色完成了對觀眾的提醒,某些程度上也實作了團隊能動性的表達。
但很明顯,這方面【不滅鉆石】做得也不夠好,就從開頭第一話東方仗助衣服的花紋和開頭漫畫中三個女同學變成兩個,基本就能看到【不滅鉆石】的「基調」了。當然,倒放還是還有意思的,這個得給好評。
也因為如此,我們能看到【JOJO】在【不滅鉆石】不算成功的改編之後開始鳴金收兵,一年多之後才拿出來【黃金之風】,同樣是39話,我們能看到這次【JOJO】組顯然準備得更為充分——在人設層面甚至請到了岸田隆宏這尊「大佛」,也有田中宏紀的修正回,這完全可以理解成「吃一塹長一智」。
至於【石之海】嘛……反正要是集英社要改【SBR】的話,建議換公司,比如——
Studio K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