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寶釵寫的「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能被當成黑點被一些讀者罵那麽久?

2021-06-25知識

沒想到能有這麽多贊,說實話其實就是結合寶釵的個性把這首詞拿白話轉譯一下,別再誇我了,實在慚愧。

再借用一下評論裏一位朋友對「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的理解,「和不離不棄芳齡永繼一樣,它暗指的其實是失去了‘好風’之後,這美麗的柳絮最終也將‘委芳塵’。所以這詩一方面是贊揚寶釵高潔的精神,但一方面也是暗示她不幸的命運。」我認為這個理解更到位

因為沒有完整閱讀整首詞。

這首詞是在林黛玉結桃花詩社後姐妹們第一次嘗試寫詞,主題是柳絮。從古至今的詩詞中,柳絮相關的詩詞往往是走悲傷路線,姐妹們的詞也大都如此,只有寶琴和寶釵嘗試了更積極的風格,而其中寶釵的詞顯得更為優秀。

這首詞開篇第一句,「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均勻」兩個字用得極妙,姐妹們都是一致稱贊的,因為柳絮本就是紛紛亂亂的東西,而寶釵卻偏偏以一個比較積極的詞評價它,從心態上就體現了不同。「蜂團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小說裏提到過幾次春末姐妹們搞活動餞別春神,以及寶玉黛玉葬花的內容,這在中國的詩詞中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春天的逝去象征著青春的逝去,象征著一次衰落,所以與此相關的詩歌也大多十分悲涼,連紅樓夢這部作品都不可避免用了這一主題。但在這裏,寶釵走了與之完全相反的路線,為何春天逝去就一定要悲傷而衰頹呢?「柳絮」就一定要逝去化為塵土嗎?

而到了下闕,可以說就是對上闕問題的回答。「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這句首先是表明自己的心態,外界的力量可以改變我的生活,可以摧殘我的形態,但我的本質仍是原樣,我的內心是不變的。「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則在此更進一步,外力不一定都是摧殘我的,若有「好風」推舉,我也可青雲直上,個人理解這裏的「上青雲」不一定只是指名聲地位的上升,更多應該是指一種開闊豁達的心態,是我願自己的境界更上一層之意。

寶釵和黛玉不同,相對更幸運的人生和機敏聰慧的處世之道使她的心態相對更為積極,她身上表現出很多儒家君子的風度,這首詞就頗有幾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味道,盡管紅樓夢的結局仍免不了「三春過後諸芳盡」,但這首詞所表現出的詞作者的心態仍有可供欣賞之處,僅僅理解為貪圖名利想當寶二奶奶什麽的就太膚淺了。

想到了再補充一點,寶釵這首詞其實可以和林黛玉的那首對照來看,她們兩個的人設其實就是「理」與「情」的對照。黛玉偏重「情」,她的詩詞通常更真摯,更深入表達出她的情致。這次「柳絮」的主題恰合她的命運,因此她的詞哀婉纏綿,觸動人心。但是過多的悲情常常郁結於心,被人反復咀嚼,是會失真人的身心的,所以寶釵時常會勸黛玉出來走走散散心,也會阻止寶琴寫詩時作些傷悼語句。這次結社姐妹們大多走的傷悼路線,以寶釵一貫的看到大家不好就幫一幫勸一勸的風格,以及她重「理」的人設,當然就會一反柳絮詞以往常用的主題,走積極一些的路線。從這個角度上講,「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就更不可能表達對名利的追求了,哪有勸人這麽勸的?

然而此時賈府正漸漸走向末路,大觀園不能再庇護眾女兒,這次結社應該算是她們最後的快樂了,很快悲劇的命運就會加於她們身上,就像開頭參照的那句評論,失去了「好風」,她們終將「隨逝水」、「委芳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