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多發性骨髓瘤最好的治療(用藥)方案是什麽?

2015-05-20知識

北京協和醫院血液內科 李劍 團隊在2021年10月發表於「 Age and Ageing 」上的文章「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 in newly diagnosed older myeloma patients: a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non-interventional study」

最新影響因子 10.668 」

初治老年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老年學綜合評估:一項多中心、前瞻性調查研究

作者: 姚遠#,隋偉薇#,廖愛軍,王偉,陳麗娟,初曉霞,鮑立,岑溪南,付蓉,劉輝,孫春艷,靳鳳艷,閻驊,王魯群,袁成錄,高廣勛,高大,張金巧,賀建霞,胡建達,馬梁明,張路,周道斌,鄒德慧*,李劍*

背景及研究目的:

多發性骨髓瘤(MM)是一種老年性血液腫瘤。2015年,國際骨髓瘤工作群組(IMWG)釋出了包含年齡、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共病的MM患者的老年學評估方案(GA)。該方案能預測老年MM患者的總生存期(OS)和非血液學副作用。同時,老年患者往往存在營養不良、抑郁、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如何在MM患者中達成評估衰弱的共識仍有巨大挑戰。因此,此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探究了真實世界條件下進行MM患者老年學綜合評估(CGA)的可行性、CGA現狀以及治療後CGA改善情況。

方法:

2017年8月—2019年4月於全國21家中心連續招募了349例初治老年MM患者。分別在其診斷時、治療1個療程後、治療4個療程後、誘導期結束及1年後進行CGA評價。評估內容包括體力狀況(ECOG)、日常生活能力(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ADL)、簡易營養評價(NA-SF)、老年抑郁量表(GDS)、簡易精神狀態(MMSE)、生活質素(SF-36)及Charlson共存病指數(CCI)等。對患者進行隨訪,記錄其最佳血液學療效、OS。

主要結果:

349例初治老年MM患者的中位年齡為70(65~86)歲,其中75歲及以上患者占20.6%。349例(100%)患者均成功完成了CGA評估,中位評估所需時間為30(20~70)min。MM國際分期系統(ISS)-I期、II期和III期患者分別占比14.6%、33.8%、51.6%。

初始診斷時,ADL和IADL滿分者僅占比33%和35.5%;41.5%的患者有中度或高度抑郁風險,12.9%有營養不良,41.3%有各類共患病,27%有認知障礙。

根據IMWG-GA分組方法對患者進行分組:健康組占比33%,一般健康組占比23.8%,衰弱組占比43.3%(高於IMWG研究中的30%, P =0.002)。IMWG-GA健康組患者中,有營養不良風險者占比43.5%,有抑郁風險者占比24.3%。

最佳血液學療效方面,80.5%的患者在1年後達部份緩解(PR)或更佳的療效。175例患者已完成全部的CGA評價,治療後CGA評分有所改善。中位隨訪時間26(1~38月)個月,中位OS為34.7個月。

多因素Cox回歸分析顯示,高抑郁風險(GDS評分≤ 5分)、好的營養狀態(MNA-SF評分≥12分)及更少的共患病(CCI<2)與是老年MM患者OS的預測因素。

結論:

初治老年MM患者具高度CGA異質性。即使在IMWG定義的「健康」患者中,亦存在營養不良、抑郁等諸多問題。真實世界研究中,衰弱組患者的占比遠高於IMWG研究,因此對老年MM患者進行CGA評估是非常必要的。經治療後,CGA可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高抑郁風險(GDS評分≤5分)、好的營養狀態(MNA-SF評分≥12分)及更少的共患病(CCI<2)與老年MM患者更好的OS相關。

評論:

隨社會老齡化行程加劇,老年血液腫瘤患者已成為血液腫瘤領域需重點關註的人群。針對該類人群老年學評估的臨床套用也已成為近年來老年血液腫瘤領域的重點研究內容之一。既往研究中,本研究團隊已描述了CGA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套用並證實其具有臨床可行性(中華血液學雜誌,2019)。

本研究是對CGA在老年MM患者中套用的進一步探究。結果發現CGA用於老年MM患者生存期及療效評估是可行的,並行現了之前未包括在IMWG-GA中的營養風險、老年抑郁指數等參數與其OS相關。本研究得以在英國老年病學會會刊(Age and Aging)雜誌發表,主要原因:

(1)該研究為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聯合了國內21家中心,歷時4年時間才完成此研究,研究結果參考價值高。

(2)除進行基線CGA評估外,還評價了治療後CGA變化情況。

(3)獲得了CGA與疾病轉歸之間的關系。

這些發現將進一步加深臨床醫生對於CGA臨床套用的理解,有助於推動開展基於CGA的老年MM患者的幹預性研究。

第一作者

通訊作者

欄目主持人

編輯:劉洋 趙娜
審校:李娜 李玉樂 董哲
監制:吳文銘

版權聲明:

協和醫學雜誌倡導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歡迎轉載、參照,但需取得本平台授權。如您對文章內容版權存疑,請發送郵件[email protected],我們會與您及時溝通處理。本站內容及圖片僅供參考、學習使用,不為盈利且不作為診斷、醫療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