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藍芽耳機入坑前必看知識與推薦!2023年10款熱門真無線藍芽耳機推薦懶人包,最適合小白的藍芽耳機推薦文章

2023-03-24知識

市面上的藍芽耳機品牌琳瑯滿目,導致了許多使用者有選擇上的困難。 這篇文章將搜集市面上的資料、加上團隊專業經2023年最新10款藍芽耳機推薦,在推薦前幫大家科普,購買藍芽耳機時需要註意哪些事情,包含音質、佩戴體驗、預算、品牌、降噪、串流平台、最新技術規格等等。 如果對於真無線藍芽耳機已經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以點選目錄,讓我們直接推薦20款好音質、搭載新技術的藍芽耳機。

一 前言

1. 真無線藍芽耳機的優缺點?

自從AirPods問世,蘋果帶起了世人對於真無線藍芽耳機的關註,從剛開始大家覺得新奇的怪異造型,到現在路上隨處可見,可說是顛覆了大家過往對於耳機的認知。

真無線藍芽耳機的興起,著實解決了不少不便之處,而真無線藍芽耳機與傳統有線耳機的優缺點,讀者朋友們可以參考下列表格:

而一般的無線藍芽耳機和「真」無線藍芽耳機又有什麽不同呢?

很多朋友會被市面上眾多的稱呼搞得暈頭轉向,有人說藍芽耳機、無線耳機、真無線藍芽耳機,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麽差異? 透過上面表格,我們可以簡單的分辨無線藍芽耳機和「真」無線藍芽耳機的差異,雖然很貼近,但在技術上還是有許多不同。

2. 真無線藍芽耳機是不是比較容易故障或損壞?

關於故障這點,3C產品會有一定的不良率,撇除掉很衰拿到機王不討論,我認為以現今的技術,加上正常使用與保存的情況下,真無線藍芽耳機都能用個兩~三年不是問題。 當然,這邊的前提是你購買的真無線藍芽耳機,是有一定品牌或受到多數消費者使用認證過的。

不過在損壞的部份,只要使用到電池的物品,就必定會是一種消耗品,用久了續航力一定會有比較明顯的降低。 然目前市面上的真無線藍芽耳機幾乎都不能換電池,所以電池如果壞掉,基本上就是要換耳機了。

於此方面,一般的有線耳機若能避免線材折損,就能使用非常久的時間,並且線材也能自行更換,算是其優點之一,這當中的利害如何取舍,就交給讀者朋友們自行參酌摟。

3. 預算不高還能夠考慮真無線藍芽耳機嗎?

關於這個問題,在2022年的今天,我能跟你說:絕對可以! 即便購買的預算不高也不用害怕。 因為以前制作藍芽耳機的技術還沒有那麽發達,蠻常會出現連線不穩、斷線、體感延遲很高的問題,現今各家廠商為了爭奪這塊大餅,藍芽技術越加的成熟,就算只是入門級別的藍芽耳機也能有超值的使用體驗。

舉例來說,以目前300元內的價位,像是小米、MPOW這種主打平價、CP值取向的品牌,完全能做到穩定的配戴和藍芽連線,並且音質表現甚至會高於預期。

如果把預算拉到600元以內,這個價位帶已有許多不錯的選擇,可以滿足部份的功能性、配戴舒適度和連線穩定度,很適合一般學生、小資族。

再把預算擡升到1000左右,基本上已經有很多音質不錯的真無線藍芽耳機了,外形的選擇會比較多元,在功能面也會更加的完整。

二 選購藍芽耳機的必備知識

為了讓讀者朋友們在選購藍芽耳機時能夠更全面的去考量,下述會以淺顯易懂的取向,優先講解每個部份基本的科普知識,再說明如何進行功能、規格面上的判斷。 希望所有讀者讀完這篇,都能夠順利地挑選到最適合自己的藍芽耳機拉!

1. 好音質的真無線藍芽耳機怎麽挑選?

一副藍芽耳機的音質好不好,不能單單只看耳機本身的規格面,其實還有關乎各廠的聲音調教、手上裝置的適配性⋯⋯算是相當多的面向所組成的,同時也要在這邊澄清一個觀念:藍芽芯片並不會影響音質。

以下將由影響音質的三個關鍵因素進行簡單解說,方便大家在入手真無線藍芽耳機時,能有更加全面的認識:

(1)耳機硬件規格

硬件部份通常包含了驅動單體、振膜材質。

a. 驅動單體:

比較常見的有動圈、動鐵,各自的優缺點可參考下表:

現在也有許多是動圈+動鐵組合而成,兼具兩種單體各自優點的圈鐵耳機,如:Soundcore Liberty 3 Pro、Philips Fidelio T1、 B&W PI7。 但這幾種類並沒有絕對好壞,主要還是要看各家廠商的調教功力如何,並不是越多單體就越厲害。

b. 振膜材質:

振膜的材質有許多種包含石墨烯、類鉆碳、金屬、木質、塑膠、復合式振膜等等,不同的振膜材質各有特色,會帶來不同的聽感加成。

石墨烯振膜的特性是輕、保真度高,讓音訊的失真更小,中低音訊更沈穩有力; 類鉆碳振膜的特性是提供強力、有彈性十足的低音表現; 金屬震膜較常見的是鋁合金材質,解析力強,更能聽出音樂的細節; 木質震膜單價較高,音色偏溫暖,中高頻解析較強。

(2)支持的音訊編碼技術

現今在真無線藍芽耳機中,比較常見的音訊編碼技術有:SBC、AAC、aptX、aptX Adaptive、aptX HD、aptX LL、LDAC。

以手機器材來說,目前Android系統以aptX和LDAC為主流; iPhone就只支持SBC、AAC兩種技術,所以蘋果使用者在選購真無線藍芽耳機時需要特別留意。

然而,不只要確認真無線藍芽耳機所支持的編碼格式,手機也要支持相同的編碼格式才會獲得最佳的聆聽體驗。 舉個例子:我拿Apple的手機,最高就是支持到AAC編碼,就算耳機支持到LDAC,手機也吃不到,這時候就是考驗耳機在AAC模式下的調音是否足夠讓你喜歡。

(3)音樂的來源、串流媒體平台

除了以上兩點,使用的音樂平台也會對音質有所影響,如果你是使用Android手機,而且手機跟藍芽耳機都有支持到aptX或是LDAC,想要更好的音質體驗就會建議訂閱有高解析音質的串流平台。

要提醒各位的是,每個人對於音質的體驗感受是相當主觀的,無論是任何的評測,建議都只當作參考來看就好,實際上還是建議到店裏去試聽一下,看耳機調音是不是你的菜。

2. 藍芽耳機的連線很重要嗎?

是的,一副好的藍芽耳機,除了音質與通話表現外,最重要也最基本的就是連線質素了,沒有好的連線品質,就算有再好的功能也是白搭,畢竟沒有人會想要在聽音樂、講電話時瘋狂斷線。 這就為大家整理有關藍芽耳機連線需要留意的事項:

(1)選擇藍芽版本5.0以上

真無線藍芽耳機的連線距離、連線穩定度,與其搭載的芯片息息相關。 因為現階段的技術日趨成熟,各大廠的芯片都具備一定的水準,其實不用特別有品牌迷思。

只要選擇藍芽5.0版本以上的藍芽耳機,通常連線狀況都不會太差。 當然,建議可以在試戴試聽時到處走動,看看會不會有斷斷續續、或是耳機一邊沒有聲音的情況發生,去試試藍芽耳機與裝置的連線狀況如何。

(2)單雙耳切換

以前的耳機可能會有主從耳之分,或是只有某一耳可以單獨使用。 但現在受益於科技的進步發達,很多耳機已經是兩邊耳機能夠單獨使用,在切換上也很流暢。 大家選購時可以註意自己是不是很常會有單耳使用的需求,進而去註意在單雙耳的切換上是否快速、穩定。

(3)藍芽耳機延遲度測試

耳機的延遲度與你所使用的音訊編碼、環境有關,一般來說,能壓在200毫秒以下就是很棒的表現了。

200毫秒以下的延遲度一般使用者在聽音樂、看劇就很難感知到延遲,如果是有玩手遊需求的朋友,最好找延遲度壓在100毫秒以下的,但還是必須說明,即便是有線耳機也會有延遲,所以大家不必追求零延遲的體驗。

關於如何測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開啟你常用的影音串流平台,去觀察人物講話的口型與聲音對不對的上, 而現今搭載5.0以上的藍芽耳機基本都沒有什麽問題;若想要更精確一點的去測量,則可以去玩看看對延遲度要求較高的音樂遊戲或是射擊遊戲。

如有遊戲方面的需求,建議讀者朋友可以選購標榜低延遲的真無線藍芽耳機。 像是:軟硬件皆支持低延遲的Soundcore Life P3,就有很不錯的表現。

3. 如何找到戴起來舒適的真無線藍芽耳機?

配戴體驗因為關系到每個人的耳朵大小、耳廓形狀,其實是相當吃重個人主觀感受的,如果可以的話會建議讀者朋友們不要盲狙,實際到店裏試戴才是上策。 通常會影響配戴體驗的面向有:

(1)耳機設計形狀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真無線藍芽耳機,通常是分成三種設計形狀:耳道式、耳塞式、耳掛式。

沒有一個設計是絕對符合每個人的,如果今天是需要在劇烈運動時使用,那可以優先選擇穩固的耳掛式; 如果僅為了日常通勤使用,那穿戴方便的耳塞式跟耳道式也很適合。

這邊有兩個小地方要提醒:

一是耳塞式的耳機特別吃重個人的耳型,有些人可能戴上去之後會遇有松脫、不穩固的情況,建議是要親自實際配戴過後才會比較準唷。

再來是耳道式耳機對某些耳朵比較敏感的人來說,可能會出現聽診器效應,這部份是不太能夠避免的,或多或少會出現,如果是擔心這個問題的朋友,那可能優先選擇耳塞式耳機會比較適合你。

(2)耳塞材質及大小

藍芽耳機最常見的替換耳塞種類材質為矽膠耳塞與海綿耳塞兩種。

a. 矽膠耳塞:

優勢在於矽膠耳塞對耳朵的侵入感低、防水性好,適合在運動時配戴使用、入耳時可以調整的角度較大。

b. 海綿耳塞:

海綿耳塞的優點則是被動抗噪相當好,聽音樂的沈浸在浸感會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 不過缺點也相對明顯,就是侵入的異物感會較強烈,也有些人配戴過久會感覺耳朵脹痛,這點就看每個人的取舍如何了。

此外,耳塞的大小也會影響耳機的整體音質表現、降噪效果如何,過大的耳塞不耐久戴,過小的耳塞則無法提供被動抗噪和音質享受,強烈建議大家要親自配戴之後再作決定。 如果讀者朋友遇到配戴上會有不適的情形,也可往更換耳機耳塞的方向去做嘗試,或許能有改善也說不定。

(3)耳機重量與大小

耳機本體的重量也是需要註意的一環,現在的真無線藍芽耳機重量約落在5g到8g之間。 而較重的耳機戴起來一定比較不舒服嗎? 倒也不然,因為還關乎到廠商對於耳機本體的配重設計。

舉例來說,之前評測過B&W PI7這副耳機,本體偏大,單耳重量也來到8g,但出乎意料的很合我的耳型,我可以連續戴三、四個小時都不覺得疲累、脹痛。 所以說這部份也是需要實際配戴過,才會知道究竟是不是符合自己的耳朵。

4. 如何評估藍芽耳機的續航力是否足夠?

在選購時,務必考慮藍芽耳機充電與續航力的層面。 廠商通常會標明「單次使用時長、加上充電艙的整體續航時間」,而現階段的真無線藍芽耳機的續航力,單耳大多落在5-8小時、加上充電艙的總時長多在25小時左右。 這方面可從以下幾點進行考量:

(1)自身日常使用情境

可以思考自己平常使用耳機的頻率多寡、單次時長會是多久,是只有通勤時會使用呢? 還是上班中也常常需要戴著耳機進行會議或通話。

(2)是否支持快充技術

如果看上的耳機續航似乎偏短? 那也不用太憂心,現階段有許多真無線藍芽耳機都支持了快充技術,如:Sony WF1000XM4支持充電5分鐘即可使用1小時的技術,在出門前小小的充電一下,可以緩解電量焦慮。

(3)是否支持Qi無線充電

除了快充技術,有沒有支持無線充電我認為也是值得考量的一點,在一兩年前,無線充電技術通常只會出現在旗艦款的耳機上,但在2022的今天,也有不少中低階的耳機已經支持,Wesley認為無線充電雖非必須,但不必多帶一條線就是開心,用過的方便度真的會回不去~

當然,耳機的音量大小、使用高解析的音訊編碼(如:aptX)、開啟ANC主動降噪等功能,也都會影響續航力的長短。

5. 如何判斷真無線藍芽耳機的通話表現?

真無線藍芽耳機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聽音樂,另一個使用的重點就是在通話方面了。 尤其現在受到疫情影響,人們遠距上班上課、影片會議的需求量大增,在通話的表現上也是值得關註的一點。

(1)耳機形狀

大眾普遍認為,棒狀耳機的收音效果比豆狀耳機要來得好,雖然收音效果是與耳機形狀有一定程度的相關聯沒錯,但這其實並不是絕對性的因素,其中還會牽扯到耳機麥克風的數量、設計的位置何在。 而環境噪音的抑制也是藍芽耳機通話表現的重點之一,麥克風收入過多的環境噪音易造成人聲相對變小,幹擾對方的聆聽體驗。

(2)通話降噪技術

除了從人聲收音、環境噪音等方面去作評判,也可以留意是否有支持通話降噪技術,現在常見的降噪技術有Qualcomm® cVc™8.0、ENC、大象聲科Elevoc Vocplus™三種, 而這三種通話降噪技術的目的都是為了增進對方聽到的人聲收音品質、降低環境噪音幹擾。 而降噪技術並沒有孰優孰劣,只要廠商調教合宜,基本上都會有不錯的功效。

一般來說,室內的通話比較不會有問題,而戶外因為車流聲、蟲鳴鳥叫等噪音較多,所以可以在戶外實際用藍芽耳機打電話給朋友,進行通話實測,再請朋友幫忙給予回饋,需要留意的是,一般電話和Line通話務必要分開測試,因為Line會自動進行通話降噪, 分開測試的結果才會比較準確。

主要就是觀察人聲收音是否立體清晰、聽起來會不會有斷訊或雜訊、會不會聽到很嘈雜的背景噪音,進而去了解該藍芽耳機通話表現。

6. ANC主動降噪是什麽?

真無線藍芽耳機的降噪功能分為主動降噪與被動降噪。

(1)被動降噪

簡單來說就是指耳機本身的物理隔音,透過耳機本身的材質、形狀、貼合度等眾多因素來物理性的直接隔絕掉外界的聲音。 一般來說,由於入耳式耳機會深入耳道,所以被動降噪效果會比半入耳式的耳機(如:AirPods)要來得好。 當然,被動降噪的阻隔性也跟選用的耳塞有關。

(2)主動降噪

原理就是用麥克風去接收外在環境的噪音,並針對噪音的頻率,透過耳機芯片演算,產生與噪音相反的反向聲波,讓兩者去相互抵銷,以達到消除噪音的聽覺效果。

現階段來說,根據各家降噪技術背景的不同,通常都是針對特定頻率、規律的噪音進行消除,目前的真無線藍芽耳機在面對風雜訊、中頻的不規律人聲等還是很難消除得非常徹底,部份高階藍芽耳機會針對風雜訊有對應的降噪解決方案,比如Jabra Elite 5。

關於主動降噪需要留意的部份有:

a. 耳壓感

主動降噪開啟後,通常會感受到一股耳內壓力,就是那種稍微緊繃的感受,由於每個人對於這種「耳壓感」能承受的程度不一,建議要自己試戴後再做決定。

像我自己就覺得AirPods Pro的耳壓感對我來說太大了,在開啟後大概戴個十分鐘就會覺得很悶、不舒服,所以最後便沒有入手了。

b. 降噪深度

在現階段的真無線藍芽耳機市場上,每款耳機的抗噪能力都不一樣,再加上每個人對降噪振幅的需求也不太相同,需要大家親身體驗之後才會知道耳機的抗噪能力是否符合預想。

c. 個人化調整

較早推出的真無線藍芽耳機,往往不能調整降噪振幅(或稱深度),通常只有開啟/關閉兩種模式可選。 不過因應每個人對主動降噪所帶來的耳壓感承受能力、使用場景不同,現階段有較多廠商已經針對這方面進行最佳化,讓使用者可以自己調整藍芽耳機的降噪振幅,在使用上更加人性化,購買前也可評估自身有無這方面的需求唷。

d. 自適應降噪

除了以上三點必須了解的面向之外,這邊再補充一個近日逐漸興起的「自適應降噪」。自適應降噪這個功能,可以依據場景的不同,自動為使用者調整降噪深度,好處就是能讓耳壓感降到最低,盡量減輕使用者在使用時的不適感,但這個功能目前通常只會在旗艦耳機上面出現。

7. 通透模式是必備的嗎?

通透模式又稱為環境音模式。 平常我們帶著耳機走在路上、搭公車,又或者是在戶外運動時,除了會對環境保持一定的警戒,也可能會隨時與人進行交談,這時我們便會需要聽到周圍環境的聲音(如:車子的喇叭聲),所以通透模式的出現,其實就是為了確保在使用耳機時的安全性,同時也避免讓我們疏漏重要的通知、警訊, 所以我覺得真無線藍芽耳機的通透模式是蠻重要的。

而好的通透模式基本上就是從收音效果來觀察,像是:

收音聽起來會不會霧霧的、悶悶的。

收音效果有無明顯的失真、不自然,或是有機械音的情況發生。

是否會針對特定頻率的聲響進行放大。

舉例來說,我自己的Sennheiser MTW2在開啟通透模式時,會特別放大「金屬制品碰撞的聲音」。 像是硬幣掉到桌上、衣服口袋中的鑰匙與硬幣敲到時,因為那個聲音在我耳機中會變得特別大聲且尖銳,有時就會嚇到。

8. 如何知道防護系數夠不夠?

市面上的真無線藍芽耳機大多是IPX4~IPX6的防水等級,對於偶遇的小雨、健身等場景已經夠用。 然而,無論是何種防水等級的藍芽耳機,都還是會被微小的水蒸氣滲透,有機會因為受潮造成短路損壞,所以千萬別戴著耳機洗澡。

而防塵等級我個人覺得不是那麽重要和必須,因為多數人應該不太會去一些極端環境; 也在這邊建議常留大量汗水的讀者朋友們,優先挑選防水等級較高的藍芽耳機會比較好。

此外,這邊的防水系數等級,是在實驗室內以「純水」所測得的結果。 我們日常所接觸到的雨水、汗水、海水,都不是純水,所以實際環境與測試環境還是有所出入的,防護能力也會跟著打折扣,務必要多加留意。

9. 常見的操作方式有哪些呢?

現今常見的真無線藍芽耳機操作方式,大多是分為觸控式、按鍵式兩派,而這其中又以觸控式為主流大宗,按鍵式目前比較常見於入門款的藍芽耳機。

(1)觸控式

以「多次點選」跟「長按」的方式去調整如聲量大小、切換上下首歌、暫停或播放、喚醒語音助理等功能。 優點在於,觸控操作的藍芽耳機不太會對耳朵產生不適; 缺點的部份就是根據廠商的不同,需要記憶的操作手勢也不盡相同,而且有時候會有誤觸或是觸控不靈敏的狀況發生。

(2)按鍵式

在耳機上會設有實體按鍵,讓使用者更快速的去調整音量、播放暫停等功能。 優點是比較不會誤觸,但缺點是在按壓實體按鍵時,很容易將耳機一並往耳道內擠壓,進而造成不適、脹痛,這點是需要留意的地方。

10. 有App支持能獲得完整體驗

前幾年,在真無線藍芽耳機還沒有這麽發達時,各廠多著重在硬件的調教比拼。 如今,在藍芽耳機百家爭鳴的情況下,真無線藍芽耳機支持的App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App支持在過去多是高端旗艦款才有的功能,不過現在也下放到許多中低端的耳機上。

而常見的App支持、能調整的選項大致如下:

(1)自制調音

讓使用者可以根據平常聽的曲風、偏愛的聲音去調音,把耳機所呈現出來的聲音調整成自己喜歡的樣貌。

(2)自訂操作手勢

自由調整想要的操作方式,不必受限於原廠系統給出的設定,如此一來在日常操作上會更加直覺。

(3)主動降噪/通透模式的調整

有些耳機會支持主動降噪/通透模式的段數調整(就是指降噪/通透的程度),讓使用者可因應場景不同去做切換,這時就需要App來幫忙了。

(4)固件更新

有些耳機在出廠後,可能原始的版本有些小災情或是需要新增功能,這時廠商就會更新固件去解決。 這時使用者便可以透過App更新耳機的固件,去提升運作穩定度或是新增功能。 如:Soundcore Liberty Air 2 Pro透過固件更新,追加支持了LDAC音訊編碼。

因為有了上述功能,耳機整體的可玩性會上升不少,所以才會建議大家去選擇有App支持的藍芽耳機。 在主編心中App做得很好的品牌是Jabra、Soundcore,可自訂的選項非常多,並且Soundcore App也有內建免費無失真音樂,讓使用者無需訂閱串流平台也能享有Hi-Fi無失真音質,Jabra APP還有白噪音讓使用者在睡前、辦公時可以選用。

三 2022年10款搭載新技術、好音質藍芽耳機推薦

接著要為各位來推薦2022年值得購買的10款真無線藍芽耳機,以下的款式包含了入門平價、主打通話、適合運動配戴、好音質等等各種面向,每一款都是值得購買的好產品!

第10款:Soundcore Life Note E-入門最佳選擇

Life Note E采用棒狀入耳式的設計,指向桿偏短。 搭載了藍芽5.2版本,帶來了很不錯的連線穩定度,而且平均連線速度體感不用一秒,算是相當的快。

調音方面是走三頻均衡的取向,采用10mm的驅動單體。 在這個價位帶來說,雖然只是入門款式,但個人覺得解析力算是蠻高的,贏過同價位帶不少耳機,不過音場聽起來略窄,某一些高音聽起來有些微的毛刺感。 通話表現方面搭載了ENC通話降噪加上AI降噪演算法,實測收音不錯,更有IPX5的防水系數,對於偶遇的小雨、不小心潑到水、些微汗水也不用害怕。

續航力方面單次8小時,搭配充電艙則來到32小時。 雖不支持 Soundcore APP,但內建三種EQ模式可透過觸控調整,相當佛心,很少看到千元初的耳機還可以調整音色。

總體來說,以其不到800元的價位來說,是非常超值的選擇。

第9款:Beats Fit Pro-AirPods Pro的兄弟機

Beats前些陣子被Apple收購後推出的旗艦藍芽耳機,外觀設計采入耳式,且有鯊魚鰭的設計,供使用者幫助耳機更加穩固,實際配戴體驗非常舒服,比起AirPods Pro更加適合在激烈運動中使用。

Beats Fit Pro也是搭載Apple自家的p芯片,基本上功能與老大哥AirPods Pro一致:主動降噪、通透模式、IPX4防水、空間音訊等該有的功能一項都沒少,連線、跨裝置的使用也一樣迅速穩定,在續航表現上比AirPods Pro來得更好, 單次使用提升到6小時,可應付絕大多數的使用情境。

音質表現上也是維持Apple的風格,三頻均衡的白開水調音取向,但低音比起AirPods Pro而言較為飽滿,蠻適合聽一些流行樂; 可稱贊的是,實測通話收音效果還算不錯,主動降噪也保持AirPods Pro的強勁。 需要註意是它不支持無線充電,雖具備充電5分鐘能使用一小時的快充技術,但這個價位帶的耳機竟不支持無線充電,在方便性上打了點折扣,蠻可惜的。 整體來說,推薦給希望能在運動、健身中使用的使用者購入。

第8款:Monster Clarity 8.0 ANC-功能完整、美式調音首選

Monster Clarity 8.0 ANC有黑白兩色外觀可以選擇,而且材質不同。 白色款使用的是霧面親膚,黑色款式則是用亮面塑膠。 因為材質的不同,在重量上也有些許差異,不過是屬於偏輕的重量,配戴上也相當穩固。

規格方面,搭載了藍芽5.2版本,用手機看影片幾乎沒有延遲,單雙耳切換也很快,同時沒有主從耳限制,兩只耳朵都能夠單獨使用; 防水等級是IPX5,平常運動防汗水、輕微的小飄雨都沒問題。

通透模式聲音很自然,沒有那種透過麥克風接收放大的失真感,整體很接近人耳直接聽到的感受,僅是稍微小聲一些; 音質保留Monster獨家招牌調音,跟6.0 ANC有比較大一樣的是,在低音的部份沒有那麽的震撼,偏Q但速度不快,算是收斂了不少,整體聲音偏溫潤厚實。

Monster Clarity 8.0 ANC各方面的功能都很到位,降噪大概可以把八成的噪音消除,而且可以進行調整,通話表現也有一定水平,也有支持App,音質表現依舊維持Monster美式調音,給予很足的低音感,相當值得推薦。

第7款:Philips TAT5506-3.5K內功能齊全藍芽耳機

Philips TAT5506 耳機采用棒狀設計,與充電盒一樣,在材質上都是使用亮面及霧面塑膠去做拼接,需要留意的是比較容易沾染指紋等臟汙。 不過耳機本體的配重很不錯,重量也還算輕巧,整體蠻貼耳的,完全不會壓到耳廓或是造成擠壓,戴起來相當舒服且兼具被動降噪。

使用體驗的層面,受益於搭載藍芽5.2,無論是連線手機或是筆電,實測下來連線穩定度相當不錯。 而且有支持入離耳偵測功能,拿下耳機便會自動暫停影片或音樂,再戴上就會自動播放,實用性大增。

Philips TAT5506搭載了自家ANC Pro主動降噪技術,開啟後在音量方面約能隔絕掉70%的外界噪音,降噪效果有感。 通透模式的使用感受很棒,外界環境音聽起來是自然的,沒有把聲音過度放大的問題,也不會出現機械音。

音質部份,搭載了金耳朵聲學團隊所調教的10mm單體,聲音偏向清澈通透,重低音夠力不過下潛度適中,人聲明顯靠前、細節清楚,解析力不錯,中高頻雖較普通,但不會刺耳影響聆聽。 音場一般,沒有特別寬廣,但也不感狹窄,可把大多數的歌曲好好演譯,而且有支持飛利浦自家的Headphone App,可以調整各式參數,以不到3.5k的價格而言,功能性相當完整,值得推薦。

第6款:Libratone Air+ 2-配戴舒適度佳、MacBook Pro適配性高

北歐小鳥耳機Libratone,在京東、天貓都是非常知名而且熱銷的一個品牌,之前有評測過上一代Track Air+ SE,印象很好,因為配戴感很舒服貼耳 。 這次Air+ 2的配戴體驗一樣很棒,腔體是橢圓形的設計,剛好卡在耳廓上,側躺著用都沒問題,沒有延伸的耳管這點跟AirPods Pro的設計一樣,有些人不喜歡入耳式侵入耳道的問題這點就蠻好的,Air+ 2是目前評測到的舒適度數一數二的真無線。

耳機外觀三角形的部份是做陽極噴砂,非常有質感,芯片使用的是Qualcomm非常新的QCC5141,支持TWM映像技術,所以左右耳切換非常順,支持App可以調整一些客制化的操作,包含手勢、EQ、降噪等級、裝置切換等等,裝置切換這點我測試起來的確是非常好用, 但前提是要下載Libratone的App,比較大的亮點是這一次抗風噪的能力還是保持在水平之上,我拿電風扇開最大,基本上80%風聲都聽不見,剩下的20%也不會在通話的時候被收錄到。 另外必須誇獎的是它在筆電上的適配性很高,是測試到現在完全不會出現斷續問題的藍芽耳機,很適合開會。

音質跟前一代一樣是走三頻均衡的路線,並且Run in過後並且開aptX會有更好的音色,Run in 前我自己體驗的缺點在於解析跟分離度不夠好,大家記得拿到耳機時要Run in,小鳥家的耳機我覺得有Run後會有差。 如果你是要配戴體驗、質感非常棒的藍芽耳機,Air+ 2就很適合。

第5款:Samsung Galaxy Bud2 Pro-三星手機專用

Galaxy Buds2 Pro在外觀上有紫、黑、白共三色可以挑選,每一款配色都很有質感,整體設計比起上一代Buds Pro更加的迷你輕巧。 在外觀方面,三星強調為響應環保,機身上不會再有過多的電鍍、鋼琴烤漆,因此這次的Buds2 Pro在充電艙跟耳機本體上全采用了消光設計,減少生產過程對環境的汙染。 而在配戴上受益於機身小巧,可以很輕松的卡在耳廓當中而不會覺得不舒服。 。

搭載了以Dolby Atmos為基礎的360度空間音訊,是利用智能運動追蹤傳感器追蹤頭部轉動的方向,再釘選音效的方向增加整體的真實感,實際體驗下來感受很不錯。

藍芽采用了5.3版本,估計可以藉由後續更新韌體去支持到新一代的藍芽音訊技術,日常使用上連線速度很快,沒有什麽延遲感; 同樣具備了IPX7的防水等級,突然遇到下雨天也不避擔心; 降噪部份,可以消除約80%的聲音,但對於一些捲動的輪胎聲、突發人聲還是未能完美消除,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耳壓感算小,不會讓人不適。

聲音表現上人聲稍微靠前,氣音、唇齒音都能聽得到,整體的聲音明顯靠前,與背景音樂有相當的的分離度,調音上是以重低音為主; 中音的表現不錯,走一個圓潤溫和的路線。 高音舒服不會刺耳,整體而言是偏重、耐聽的聽感,推薦使用Samsung手機的朋友可以參考這款耳機,享有完整的三星生態圈。

第4款:Sennheiser MOMENTUM True Wireless 3-經典三代之作

MOMENTUM True Wireless 3作為森海旗艦無線藍芽耳機的第三代,也是聲海將消費級產品的業務易主到Sonova後推出的首款旗艦耳機,外觀上與前兩代圓圓的造型不同,反而更靠近了旗下中階的CX系列那種比較方正的線條。

耳機做工維持了一貫的質感,在配戴上,過去圓潤的造型對某些人來說其實會壓迫到耳廓,這次的方正外型可以說是更貼近大多數人的耳型,此次也新增小小的耳鰭設計 ,能夠幫助使用者在配戴、拿取上更趨穩固。 其他規格,擁有專屬App可以自訂EQ、支持主動降噪與通透模式、IPX4的生活防水,值得一提的是,大改過後的森海海App,在操作上的豐富程度我自己是相當滿意的。

音質維持森海一慣的調教風格,低頻給的量多,聽感偏濃郁,下潛的深度很夠,鼓點的回彈Q度很棒,人聲部份有些唇齒音,中高頻的延伸性聽起來更好了; 承襲了前代就頗優秀的開闊聽感,整體的音場感受,無論是縱向或是橫向都比前代來說更有提升。 同時解析力也很足夠,就算是聽大編制的樂曲也能夠應付,完全不會有背景樂器糊成一團的情況,也不會讓聲音之間相互影響,在音質表現上可說是更上一層樓。

電池續航力單次使用為7小時,搭配充電盒可達28小時,這代也終於支持無線充電了,也支持快充,只要充電10分鐘即可播放音樂1小時; 而之前為人詬病的降噪也得到改善,三代的降噪是有感的,耳壓感也不會過重,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關註一下。

第3款:Apple AirPods Pro(第2代)-蘋果生態系專用

AirPods Pro一代在經歷兩年多後,終於在2022年迎來了後繼更新,耳機本體的外觀上與一代相比並沒有太多變化,主要的變化在於充電艙新增了一個掛繩開孔,跟多了會發出聲音的喇叭配置,幫助使用者在弄丟充電盒時可以更快速的找到。

繼承了一代的所有優點,本體輕巧、配戴舒適的同時也不太挑耳型。其他功能麪包含強勁的降噪效果、清晰自然的通透模式; 跟蘋果的生態系完美融合,不管是在連線速度、連線穩定度,跨裝置的切換上都有著絕佳的體驗。 而空間音訊更是一大主打的亮點,增加了聲音的立體度及環繞感,對於喜歡追劇、看電影的使用者來說相當的實用,能讓人更身歷其境。

而這次AirPods Pro 2 用上了最新的p芯片,在音質上對比過去可以說是有不小的躍進,尤其是在中低音的表現更加強勁。 操作手勢上,滑動耳機桿的設計也讓調整音量更加方便,且不會一下子就調整了太多。

過去讓人覺得偏短的耳機續航力也在這次的更新中獲得改善,單次續航來到六小時,搭配充電艙可以來到30小時,相信已經可以滿足大部份人的需求。

第2款:Sony WF-1000 XM4-藍芽耳機界的資優生

Sony的WF-1000 XM3推出後就一直有高討論度,除了主動降噪水準很高外,音質、App等方面也都獲得很高的評價。 新的XM4在外觀上完全跳脫XM3,變小變圓潤的外型讓穿戴體驗好上XM3不少。 充電艙大小也比較好攜帶,放在口袋不會有負擔。

不同於XM3的獨立降噪芯片,XM4改為獨家的整合型V1藍芽芯片,可支持LDAC超高音質編碼,且降噪效果一樣很卓越,可說是真無線藍芽耳機的頂標了。 相比降噪已經很強的XM3又更進步了點。 如果很在意降噪功能的話,XM4肯定能夠滿足需求。 不過通透環境音就與前一代相差不多,已經很清晰但還是有層薄霧的感覺。

音質方面,雖然還是不支持aptX,但這次XM4直接上到最高階的LDAC藍芽編碼,逼近AAC編碼4倍的流量。 在細節上只要配合Hi-Res的音源,可以獲得非常好的細節呈現,分離度也很好,所以XM4在聽大編制的音樂,像交響樂可以展現多層次的優勢,加上厚而不重的低頻與細致的中高頻,整體感覺是非常好的。

整體來說WF-1000 XM4已經十分優秀了,價格也很好,如果你是預算充足的朋友,那直接下單XM4是不會後悔的。

第1款:Jabra Elite 7 Pro-藍芽耳機界「中端價位之王」

Jabra Elite 7 Pro 靠優異的音質、降噪、易用表現成為該公司最暢銷的真無線藍芽耳機。除了在外觀上與85T有明顯差異,改進的矽膠耳塞,搭配DMDA數據模型推演演算法,能更貼合使用者耳型,以達到更舒適的穿戴體驗,和更出色的噪音隔絕效果。

音質呈現上,低頻聽起來渾厚,在彈性與深度上有著恰到好處的平衡,中高頻部份,完美還原聲音細節。增加低中高頻豐富層次感的同時讓音場呈現更加寬裕。每個聲音都能有適當的表現,不會互相幹擾,整體聽感是均衡的。

主動降噪效果相當好,在多數場合都能有一定水準的降噪效果,可透過App去調整降噪跟通透的模式。低頻被過濾的很幹凈,降噪振幅更勝以往的同時耳壓感下降不少,長時間開啟也不是問題。

在通話上,使用了獨家的MultiSensor Voice通話技術,結合了雙骨傳導VPU、4MIC、AI智能環境辨識功能加上通話降噪演算法,收音表現立體、清晰不幹扁,可有效壓制背景噪音,讓通話時得以清楚溝通,不受到外在的任何幹擾,是市面上最好的通話耳機之一。

此外,左右耳都能獨立使用,在單雙耳切換上也流暢。 而且有支持IPX7的防水系數,非常適合運動使用。

綜合Elite 7 Pro的規格跟表現,無論是在通話表現、音質、降噪強度、防水系數等功能都屬上乘,是一款全方位的旗艦機種,表現堪稱是「中端價位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