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個人的感覺(我對這幾個學科的前沿都不算特別了解,特別是認知科學和心理學哲學,很久沒有追蹤過文獻了):這三個概念各有區別。心靈哲學是一個非常成熟、嚴謹的哲學領域。「認知哲學」與認知科學有(從哲學傳統的角度來看)過於密切的相關關系,於是其範圍經常處於波動之中,但無論怎麽說還是可以看出來它與心靈哲學的區別比較明確。心理學哲學有其獨立的取向和問題,但這些問題受心靈哲學的影響較大,因此與後者比較相似,而且(特別是與認知心理學有關的部份)還受到認知哲學的一點影響。
@翟剛的答案相當不錯,我有不少地方是同意他的,當然在很多方面我都有些補充或者有不同的看法。各位可以將兩個答案聯合對照地看。
一,心靈哲學的討論主要是針對心靈的本體、本質等相關問題,形而上學傾向相當明顯;而認知哲學主要是針對認知過程的「how」式討論,盡管其中也涉及形而上學問題,但很多時候可能與認識論的關系更密切。
我們可以列舉出心靈哲學中的一些經典問題:
(1)心物(無論是什麽層面上的)二元論或一元論
(2)心物關系的因果性、隨附性或其他(如平行論)
(3)感受質(qualia)的私密性
(4)意向性與語意、意向性與行動……
,等等。
可見,心靈哲學作為一個哲學領域有兩大特征:
1,研究傳統至少可以明確地追溯至笛卡爾。可供補充的是在如此漫長的傳統下,其研究套路和論證方式也非常成熟且一以貫之。比如笛卡爾是個思想實驗大師,當代心靈哲學的許多知名學者也是;當代心靈哲學文獻的討論相當嚴謹細密(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甚至過於瑣碎),立場涇渭分明,同一立場下的論證之間同構程度高,等等。
2,形而上學傾向明確——特別是問題(1)、(2),問題(3)也與前兩者實質相關。問題(4)在這方面顯得較弱,但也引出自由意誌與決定論等的諸相關問題。
二,與心靈哲學相對的是,認知哲學則有自己的獨特問題,而且這些問題明顯不太「形而上學」。
比如,
@翟剛所說的幾種「主義」(我看的文獻喜歡說是認知科學的幾大「範式」):符號主義(我看的文獻更喜歡說計算主義(computationalism))、聯結主義、涉/具身認知等。盡管它們和心靈、心物關系等問題有關,但不是太直接。它們更直接針對著在認知過程中運作的知識形態,以及該運作的機制、條件等問題:
符號主義、計算主義說的是人的知識由符號構成,認知機制就是對符號的計算。它與認識論的關系不言自明,除此之外還和邏輯學、語言哲學(尤其是其中的「邏輯原子主義」觀點)等的關系更緊密。
聯結主義一則是說認知機制不是簡單的符號計算,其需要訴諸於整個認知神經系統的分布與協作;二則背後預設了知識的語意內容依權重分配於系統中的各個相關神經元中,於是應該是語意整體論而不是原子論的,相應背景也還是語言哲學。
涉/具身認知則大體認為認知與認知者所處的環境(所謂「設身處地」)有關。例如我讀過一篇論文,裏面提到了有人研究「宗教儀式培養宗教信仰」過程中的涉身認知問題。
又比如,認知哲學裏會專門討論一個叫「析取問題」的東西。其實就相當於討論認知者的知覺表征何以可能出錯的問題,甚至還要求一切認知機制都應產生「析取問題」(即不可能不出錯)。這一點在笛卡爾看來肯定是走了歪路,因為他說到底就是要談論一種不可能產生「析取問題」(或至少對他而言不重要。他不怕出錯,怕的是出錯源自被表征的整個世界都是虛幻的。但這種「恐懼」對認知哲學家而言反而不值得討論)的情況。
當然,這些觀點、問題再往下挖掘的話,最後肯定會涉及心靈和心物關系等問題。但就我所見,認知哲學家大多並沒太多挖掘的興趣。此外,認知哲學的訓練和論證方式比較多樣化,相比心靈哲學會更依賴於認知科學等經驗研究材料的支持。
三,心靈哲學有明確的研究物件——心靈,而且該物件是一類entity(在最寬泛的哲學意義上使用該詞),而不是一門學科或知識門類(可以對比科學哲學、物理學哲學、醫學哲學等等)。認知哲學……其實我倒覺得它更像心靈哲學,而不是
@翟剛所說的「(關於)認知科學的哲學」。因此我不太同意將其稱為「認知科學哲學」。
「科學哲學」之類以學科為哲學物件的命名很明顯有一種「meta-」式的考慮,即這門學科本身就在產生哲學問題,哲學是對這門學科之研究的元研究,比如學科自身的合理性、方法和基本物件的形而上學考察等等。但認知科學與哲學的關系比這個要復雜很多。認知哲學當然涉及到一些對認知科學基本物件——認知過程——的形而上學考察,但極少討論認知科學自身的合理性與方法等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哲學與認知科學之間更接近於平行共享研究物件的交叉和相互輔助的關系,而不是「meta-」式的關系。事實上,我所接觸的認知科學文獻都將自身視為一個學科群。(如果沒記錯的話)該學科群由哲學、心理學、神經科學、電腦科學、語言學、人類學等六個學科組成。在認知科學看來,哲學從屬於這個群,而不是對它的「meta-」式考察。
當然,叫不叫「認知科學哲學」很大程度上是語詞之爭,我只是提醒各位註意了解認知哲學與認知科學之間的復雜關聯罷了。
四,僅就我自己所見的狹窄範圍內,我比較懷疑「心理學哲學」這個用語已經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接受(因為確實少見)。另一方面,它跟心靈哲學之間也有明確的關聯,但它確實有其獨特性。
Richard Boyd等編的「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裏有專門的一部份是「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裏面花大篇幅討論folk psychology(一般轉譯為大眾心理學,其實就是普通老百姓都會用的常識「心理學」)的問題,特別是它與"scientific psychology"(即科學化的「專家心理學」)之間的關系。比如Churchland的「取消主義」即取消folk psychology的合理性,並嚴格約束所有關於心理的理智討論都應該是scientific psychology。當然,不喜歡取消,就還可以談論兩者之間的還原、不可還原等之類的關系。
除此之外,folk psychology似乎也是認知科學的一個重要問題。比如,關於folk psychology的本性,或者「根據常識如何理解他人心靈」這個問題,有兩種競爭性的立場,一種叫「模擬」理論(大體認為理解他人心靈就是將自己模擬為他人,設身處地的設想。詳見
Folk Psychology as Mental Simulatio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一種叫「理論」理論(大體認為理解他人心靈就是根據自身固有的folk psychology理論進行理論推演。詳見
Folk Psychology as a Theory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以我現在的觀點來看,其實頗有認知科學中的「涉/具身認知」與「計算主義」這兩大範式之間競爭的意味。(本段為2016年4月23日18:00更新補充)
這樣的「心理學哲學」有明顯的心靈哲學式關懷,很大程度上相當於沿用一般科學哲學的方法來討論心靈哲學中的問題(1)、(2)。因此,它既與心靈哲學相似,但方法和出發點都是科學哲學的,這非常獨特。此外,該部份章節中還涉及唯我論、主體間性等問題,還涉及到一點認知心理學。因為我沒細讀過,就不再多說了。
然而,除了該書,我在其他地方都沒有見過「心理學哲學」這一詞匯,哪怕是討論folk psychology的似乎也沒有專門宣稱自己做的就是「心理學哲學」。其理由也許是學者們認為folk psychology這樣的問題從心靈哲學或者認知科學的角度出發來討論就可以了;這樣的話,留給真正的「心理學哲學」的空間就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