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抱你。
根據你的描述,感覺你可能陷入了一種「共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
這是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共情能力太強,可能就會陷入這種「共情疲勞」。
今天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回答一下你的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呀。
「共情」使人身心俱疲,可能跟這些因素有關
我們的共情能力,跟體力、精力、自制力一樣,本身就是有限的。但我們常常忽視這一點。
英國臨床心理學家西蒙·巴倫·科恩爵士(Simon Baron-Cohen)在【惡的科學】一書中,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分析了共情。他發現,人類的共情能力,就像身高和其他特征一樣呈正態分布。
這意味著在人類社會,有少數人的共情能力極強,「大愛無疆」說的就是這種人;
有少數人的共情能力極弱,比如自戀人格障礙患者。
而我們大多數普通人,共情能力都處於一個中等水平。
這就意味著我們不可能每時每刻都能對別人感同身受。
當人共情能力有限,卻又總是過度使用這些有限的能力,就會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
人們之所以會過度使用自己的共情能力,可能跟以下幾種情況有關:
1.特定職業和生活環境
長期處在需要高共情環境的人,會把共情內化成自己的責任。
有些職業本身就對共情能力有更多的需求:比如醫務工作者、社會工作者、記者、警察、消防員、律師、學校輔導員。
生活環境也是一樣:如果你在生活中需要長期擔任一個照顧者的角色,比如家裏有需要照顧的病人、精神疾病患者、遭遇過嚴重創傷的人,這種環境本身會讓你把」共情「內化為自己的責任,認為自己需要無條件地服務和幫助別人,這會帶來共情上的倦怠感。
2.高敏感
同理心強是高敏感的突出特征之一,高敏感者傾向於吸收、共情他人的感覺,對人際關系中的細節更加敏感,也更易受沖突和他人負面情緒的影響。
而這往往會帶給他們更大的壓力,同樣強度的社交活動,高敏感者會因為感知到更多的資訊和情緒壓力而選擇結束。
3.邊界感缺失
如果你總覺得自己應該對別人的情緒負責,這其實是一種邊界感不清晰的表現。尤其在家庭成員、親朋好友這樣的內群體之間,他們可能會認為有一部份是自己的原因/責任,或者他人唯一能求助的人只有自己,出於內心的同情、關愛、愧疚或者莫名的責任感、使命感而「奮不顧身」。
就像看了一場電影久久無法從劇情中走出來一樣,邊界感不清的人無法從他人的故事中「退場」,他們可能沖上去(甚至是未經邀請的)改變那些引發情緒/問題的現實情境,希望拯救他人於「水火」之中。
4.低自尊
如果並非出於職業的需要,一個將大部份時間和精力傾註在和他人的關系中並致力於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人很可能是低自尊的,他人永遠比自己/自己的家人享有更要的優先級,也就意味著自己/自己人沒那麽重要,而幫助他人解決一個「重大的問題」並得到好的結果所獲得的價值感是非常大的,可以一次次強化「我是重要的/有價值的/可以對他人造成重大影響」此類提升自我價值感的信念。
過度共情,可能會出現「共情疲勞」
就像長期超負荷運動會造成肌肉損傷一樣,過度使用你的共情能力,很可能會給身體和情緒帶來負面影響,這在臨床上有一個專門的概念:共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
心理學家卓思·菲格利(Charles Figley)這樣描述」共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因為長期暴露在共情壓力下,在身體和情感上感到疲憊和功能障礙,導致同情他人的能力下降。
共情疲勞可能的癥狀有:
註意力很難集中
容易被驚嚇
很難對事情保持客觀態度
總是覺得很累或很焦慮
出現麻木、抑郁的情緒
缺乏自我價值和意義感
共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這個詞最早出現1992年歷史學家卡拉·喬尼森的一篇文章中。他在觀察急診室醫務人員時,發現他們正在被一種特殊的倦怠感困擾:一位名叫傑姬的護士傾盡全力去救自己最喜歡的病人,但她失敗了。在這之後,她感到強烈的無助和憤怒。
在這個詞出現之前,類似「共情疲勞」的現象已經被發現並記錄在醫學文獻中。1980年,【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指出「了解他人的創傷可能是創傷」。當時這個現象還沒有被明確界定,但人們已經發現,「接近創傷本身可能是破壞性的,像二手煙」。
奇怪的是:盡管有那麽多人被共情疲勞困擾,但在」感同身受「這件事上,我們往往習慣給自己設定超出自己能力的目標。
如果你幹了一天家務,身體很疲憊,你會很自然地做到沙發上休息;考了一天試,腦子很累,會聽聽音樂放松放松;可當你頻繁地共情他人,感到疲倦、無法繼續共情的時候,卻會在心裏升起一種負罪感:我是不是太冷漠了?
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所認為的「冷漠」,就像渴了要喝水,累了要休息一樣,是非常合理的一種心理需求。當你在共情他人這件事上出現了倦怠感,擔心自己太過冷漠的時候,其實恰恰是情緒在提醒你: 你的共情功能今日已用完,該休息了。
如何正確地共情?
如何共情才能避免「共情疲勞」?
1.想「共情」卻不被影響是不可能的;也許,你應該先觀察自己是怎樣被影響的
我們常常期待這樣一種理想狀態:既做到共情,自己又不被影響,這本身就是不太可能做到的。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需要調整自己的預期:
與其追求理想化的「不被影響」,不如先來觀察自己是如何被影響的。
這個觀察,其實就是在傾聽他人的時候,拿出一部份的精力來捕捉自己的念頭和反應。當你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被卷入的過程,也就逐漸有了跳出它的能力。
2.敷衍式共情:糊弄不可恥,還有用
放下「要幫對方解決問題」的執念。要知道,大多數人就是為了傾訴,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無法在短期內解決。很可能傾訴者本人都沒有真正搞清楚自己的問題是什麽,解決就更不可能了。這個時候,可以嘗試下敷衍式共情。
簡單重復對方最後一句話,或者簡單回應以下句子,比如:
「嗯嗯,是是是」
「你說的有道理」
「我理解你的感受」
「對對對,太讓人生氣/難受/沮喪了」
「這不是你的錯」
……
為了防止對方詢問你解決問題的方案,你要嘗試先把這個問題拋給TA,先於TA提出,「你準備怎麽辦?」或者坦誠地說自己不知道。
3.發覺自己開始「機械共情」時,停下來
當你發現自己已經無法聽這個人說下去,或者只是在機械地做出「我理解你」的姿態時,停下來。
「感同身受」本身就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即使是對於專業助人的咨詢師,也無法做到完全的共情,更不要說普通人了。不要把「共情」當成一件必須要做到的任務。
「無法再聽這個人說下去」是共情疲勞的一個明顯征兆, 沒有傾聽作為基礎,任何共情都是虛偽和浮誇的。這代表著傾聽者需要暫時離開這種情緒的漩渦出去透口氣了。
4.謹慎給出建議
還是上文提到的,很多時候,傾訴者本人都還處於情緒中,搞不明白自己的問題是什麽。這個時候,與其盲目地給建議,不如了解更多資訊:
你現在感覺怎麽樣?
他做了什麽?
你自己覺得呢?
怎麽能讓你好受點?
這個時候,你只需要傾聽就好了,而這些問題,恰恰能幫當事人理解自己的問題。
5.劃分人際關系圈層,把精力留給真正重要的人
共情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能力,你不需要時時刻刻使用它,把它用在對你真正重要的人和事上。
劃分人際關系的優先級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以自己為核心,按重要程度把你的人際關系分級,把它放在一個日常可見的地方,提醒自己要按順序給出自己的共情。首先是自己,然後是重要的家人、朋友,依次類推……
劃分關系層級還能幫你看到自己當前的共情使用情況:比如一個會花整個周末去做誌願者,卻不能抽出一個小時跟自己的伴侶孩子聊天的人,共情的使用就是頭重腳輕的。當他看到這個參照系的時候,就可以有意識地進行調整。
共情是一種珍貴的能力,前提是你不把自己當成一個理解和處理他人情緒的工具。「感同身受」是一件奢侈品,它需要飽滿的能量、準確的理解力,和一點點機緣和運氣。
在共情別人之前,先照顧好自己。
感謝 簡單心理咨詢師
李娜 、 胡威凜
對本文的幫助
reference:
Simon Baron-Cohen, The Science of Evil: On Empathy and the Origins of Cruelty ,ISBN:9787559810397
Meadors; et al. (2008). "Compassion Fatigue and Secondary Traumatization: Provider Self Care o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s for Children". Journal of Pediatric Health. 22 (1): 24–34. doi:10.1016/j.pedhc.2007.01.006. PMID 18174086
Barnett, Jeffrey E.; Baker, Ellen K.; Elman, Nancy S.; Schoener, Gary R. (2007). "In pursuit of wellness: The self-care imperative".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8 (6): 603–612. doi:10.1037/0735-7028.38.6.603. ISSN 1939-1323.
Neff, K.D.; Kirkpatrick, K.L.; & Rude, S.S. (2007-02-01). "Self-compassion and adaptive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1 (1): 139–154. doi:10.1016/j.jrp.2006.03.004. ISSN 0092-6566.
https://www. theguardian.com/news/20 18/aug/02/is-compassion-fatigue-inevitable-in-an-age-of-24-hour-news
「簡單心理」成立於2014年,是國內領先的一站式心理健康 服務平台,只提供高質素的心理健康服務。 找專業心理咨詢師 ,來簡單心理。
想尋求心理服務,卻不知如何選擇?試試「心理評估 」服務,請戳「https:// jdxli.com/4djS9g 」。 專業心理評估顧問幫你梳理困擾,並量身客製心理健康方案,按需推薦匹配你的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