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如何反駁明朝「長達200年片板不得下海」?

2021-07-06知識

其實這個問題不在「片板不得下海」,因為「片板」這個說法本身就很經不起推敲

在【大明律】中,海禁相關的條目「私出外境及違禁下海」中是這樣說的:

凡將馬牛、軍需、鐵貨、銅錢、緞匹、綢絹、絲綿私 出外境貨賣及下海者,杖一百。挑擔馱載之人,減一等。貨物船車並 入官,於內以十分為率,三分付告人充賞。若將人口、軍器出境下海 者,絞。因而走泄事情者,斬

清代的海禁條例於此基本相同,就不多提了

但若是說到「片帆」,顯然清朝更適合:「無許 片帆入海 ,違者立置重典」 [1]

(在平定台灣鄭氏以後關於海禁的問題多有反復,在這裏說清楚,免得玻璃心清粉找我麻煩)

很多人喜歡說明朝長達200年片板不得下海,主要是因為他們把清初的政策嫁接到明朝,然後把立法和實際施政劃等號

而且,從海禁設定的出發點來看,明初的海禁政策來源於兩方面:

海難不靖和朝貢貿易

海難不靖很好理解,東南沿海一帶張士誠的殘余勢力還有自元末便肆虐中朝沿海的倭寇,這些都為明初的海防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也正是因為對海寇的提防,明初的海禁政策主要目的是杜絕民間走私

「沿海去

參考

  1. ^ 清世祖實錄.卷九二.順治十二年六月壬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