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哪些思維方式是你刻意訓練過的?

2019-11-26知識

樂觀歸因的能力

我們在發生一件事情之後,都會嘗試去解釋這件事情「為什麽」。這種解釋其實是存在一個思維邏輯的。

在心理學上,這個邏輯的判斷過程叫做「歸因」。美國心理學家維納(B.weiner)有一個歸因的模型,將歸因分成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internal attribution\external attribution),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stability),可控制歸因和不可控制歸因(controlability)。簡單說,就是這個表格(摘自【人格心理學】)

乍看這個分類,覺得挺正常的,你好像也這麽歸因。但是在我們的思維模式中,歸因會有兩個穩定性的思維方向。

樂觀的歸因的方法是:

發生了好的事情:傾向於用穩定的內部可控的歸因。比如,考試考好了,因為我聰明,格外努力,學習能力也很強,技巧掌握的也很好。總之,這個歸因是指向自己可控的穩定的方向的。

發生了不好的事情:傾向於用不穩定的外部不可控的歸因。考試考砸了,考題有點難、練習不夠、競爭激烈。

對比一下,悲觀的歸因方法:

發生了好的事情,考好了是因為這次題目出的簡單,碰巧好學生沒來參加考試,運氣好。

發生了不好的事情,考砸了,自己笨,自己蠢,自己無能,自己練習不夠,自己學習能力差。

感受一下這四種情況,總結起來就是好事兒因為自己,壞事兒因為其他。乍聽上去好像是在給自己找理由,但其實,這背後有兩個事情。

一個是如果常使用悲觀的方法,會形成一種「反芻思維」,沒完沒了反省自己,覺得自己有問題,如果一直陷入這種「穩定性」的負向自我歸因,很容易產生抑郁的情緒,如果壓力大,周圍持續有這種刺激,很可能就會發展成抑郁癥。

中國的娃,從小就被要求「自省」「反思自己的問題」,其實反思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可以嘗試用不穩定歸因去反思問題,比如可能是自己不夠努力,或者自己沒掌握技巧,需要更多的練習。但是不要嘗試用穩定歸因,說自己笨,沒能力。

也是【人格心理學】裏面,基於樂觀歸因的實驗,這麽描述:

這個背後還有一個心理學的邏輯就是「是否認為一個事情可控」。

如果認為自己的生活可控,那自己的生活就會更加的美好。相反,就很容易陷入傳說中的「習得性無助」中。

比如,心理學裏的一個實驗是觀察養老院的老人們。實驗條件是A組老人實行「自己控制」的生活,可以自己決定安排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動手布置自己的房間、屋子裏給他們一盆花讓他們自己負責養,自己疊被子等等。B組老人,所以的事情都由工作人員來做,給他們一盆花也會由工作人員來澆。一段時間對比之後,B組老人的身體情況明顯沒有A組老人好。

其實之前自己一直都是典型的「反芻思維」,看事情也總往絕對化的悲觀方向看,對自己對他人都會有很不好的影響。基於以上,發現一定要鍛煉自己「樂觀歸因」的能力,讓自己的思維和自己的生活更可控,是自己努力可以訓練的一種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