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華為的 HiLink 模式,相比小米的智能家居的生態布局,哪種模式勝算更大?

2020-05-09知識

這麽說吧,三年前美的就跟小米搞過合作,但也就是現在這個樣子。

這本身就是個垂域和平台之間的博弈。

搞個智能家庭的平台很難?別鬧了,協定都是現成的,隨便包一層出個硬件誰也能搞出來。

所以站在海爾美的的角度上,必然不想受制於平台方,但影響力和線上營運經驗又沒有平台方強,所以都是試水性的合作,美的基本上把國內所有做智能家庭平台的全合作了一遍,包括小米阿裏華為等等。

合作這東西,誰稀缺誰就是爺。

互聯網廠商有營運能力有渠道,確實有一定稀缺性,但你做不出來家電啊,我能做出來家電也是我的稀缺性,你不找我合作你還能找誰?

所以就形成了典型的 二維博弈模型

喜歡A廠產品反感平台B | 喜歡A廠,平台無感
------------------------------- | -------------------------------
喜歡平台B,廠商無感 | 喜歡平台B,反感廠商A

你們看到很詭異的合作(上下遊還略帶競爭的兩家),其實都是這麽回事。

廠商想搶左下角那部份使用者,平台想搶右上角那部份使用者。如果他倆不合作,就只能分別維持左上和右下兩個角上的使用者,而合作,就可以增加一些使用者。

直白一點解釋,比如美的與小米合作,一些本來還在猶豫買什麽空調的米粉可能就會買美的的,同樣他可以吸走阿裏、華為各家的使用者,銷量會增長。

反過來,一些不相信平台而相信美的的使用者,有可能會因為美的而開始使用平台的智能生態。

但是,你可以很容易看出來這個合作不可能長久,最後必然一拍兩散。

因為廠商不可能願意如此受制與平台,因為一旦平台壟斷了,就可以分分鐘推廣自己的競爭對手。這東西就是先上分點紅利,然後馬上踢開自己做。

反過來廠商作為相對壟斷的一方,反倒是各家智能平台都接一份,只要銷量上去了就好,還可以根據出貨量控制智能平台的大小,防止平台扶植自己的小弟。

所以你就會看到這個:

美的智慧

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好像在智能家庭這個事兒上,還是廠商腿稍微粗一點。

所以,結論是,這種平台與家電廠商合作的模式根本就是短期行為,必然會死掉的。

小米的模式才是對的,必須破釜沈舟,自己搞,才能把事情搞成。

傳統競爭是真刀真槍的幹,互聯網廠商競爭是還沒開打就先捅自己三刀,看誰能挺過去。

看準了方向,就看誰效率高,誰對自己比較狠。

不好意思,小米在智能家庭領域又領先友商五年,慢慢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