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歐洲主要已開發國家的人均收入不及美國?

2016-05-31知識

謝邀

@清頌

。好問題,可惜只有3個人關註。我以前想過這個問題,比如工作時長,GDP指標缺陷等,然而苦於懶惰,並沒有去專門看一些相關的學術研究,直到今天。回答晚了,請見諒。

正文前聲明下: 對大部份國家來說,GDP和GNI的區別不是很大,除了愛爾蘭這樣比較特殊的國家。所以下文我們就統一用GDP來代表了。

簡單來說,人均GDP這類宏觀指標對於老百姓平常的生活標準來說屬於 不完美指標(imperfect measure) ,它並沒有考慮汙染,預期壽命,收入不平等,死亡率等很多因素。也因此,美國人均GDP高於西歐主要已開發國家,並不能「粗淺」的代表西歐國家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就不好。

這也是很多媒體或文獻的「通病」 - 因為GDP數據是相對好獲得的 ,所以他們習慣用GDP來簡單比較國家實力或代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比如中國收入方面的研究 ,可以簡單的用人均GDP做proxy,但是這方面的學者更傾向於用人均可支配收入 (household disposable income) 等數據。 再比如我前段時間寫的愛爾蘭的回答 :愛爾蘭那麽高的人均GDP,隨便可以甩美國德國幾條街:

愛爾蘭的經濟發展有什麽特點?為什麽 GDP 的增速遠高於歐盟平均水平? - 錢糧胡同的回答

其次,針對歐洲盧森堡等小國的問題: 題主提到了盧森堡這樣的小國人均收入高於美國,但是這樣的小國有一些特別:

  1. 很多工作的人住在周邊國家邊境地區,比如德國馬克思的故鄉特里爾,然後平常上班開車或坐車去盧森堡,晚上再回德國 - 這些人的產出算作盧森堡的,然而分母裏面沒有他們
  2. 同時,盧森堡這樣的國家產業單一,基本全靠較高收入的金融服務業,和其他國家可比性不強

那麽,講故事就要從頭講到尾,所以下面我們先回顧下歷史上各國人均GDP的差異變化,以及學術上是如何解釋的。 同時,先表態,免得被噴:指標的選取不同而導致的各國差異不同,仍然只是表面現象 - 美國的快速發展,在近代迅速超過歐洲主要已開發國家也必然有其背後的原因。 :))

##正文走起

題主說到歐洲主要已開發國家,如德國,法國,英國和意大利的人均GDP或人均GNI無論怎麽看都低於遙遠的美國,對的,而這個差距在google的世界發展指標裏(人均GDP)表現的也很明顯:


可以看出,近代幾十年來美國一直是領先歐洲已開發國家的, 那時間再往前推移的話又是什麽樣呢? 這裏補一張圖(還是人均GDP)供參考,表達的是「大分化」(The Great Divergence)這個現象 - 即 世界大部份國家在很久以前人均GDP差異很小,從1600年後開始出現分化,直到近代的大分化

上圖這麽長時間的跨度是基於一個叫做 Maddison Project的數據庫 和之後的一些研究 (連結:

Maddison Project

)。能看出來,1600年以前,世界大部份國家之間人均GDP差異並沒有很明顯。如果以300美元為最低收入標準(也就是說每天收入低於1美元)- 夠低了,那麽1300年的時候MMR指標(Max-Min Ratio,常用於收入類研究: 最高人均收入(國家)/ 最低人均收入(國家))的比值大概是1620美元/ 300美元,約等於5(1620美元為當時收入最高的國家:荷蘭,數據做過處理,以1990年美元為標準)。然而,這個比值隨著時間一直在擴大,國家間的分化越來越明顯 - 從1870年的10(英國)擴大到2010年的100(美國)!

換個角度看(下圖):1870年以後,假設美國的人均GDP是100美元的話,其他國家相對是多少美元。

說了這麽些,其實學術上的解釋確實很直接 :首要影響因素就是 人均工作時長 。2004年的時候Prescott等論證過:如果把人均GDP這個指標改換成每小時GDP,那麽這些已開發國家之間會非常接近,然而美國仍然以相對微弱的優勢領先其他國家。換個方法,如果不采用人均GDP這個單一且相對不完美指標,而把預期壽命,消費平等度等因素綜合考慮進來做成一個新的指標,那麽西歐已開發國家的指標仍然和美國是非常接近的,具體可參考Jones和Klenow在2015年的論文(比如法國,人均GDP是美國的三分之二,而考慮了其他福利等指標後,法國是美國的92% -> 好吧,還是沒贏...)。

當然,美國人工作時間長並不是歷來就這樣的,比如近代1970年到1974年之間德法英還是勤奮過的(下圖):

說到這裏, 人均GDP這個表面差異基本解釋清楚 了, 而背後真正造成美國與西歐國家差異的原因很大可能取決於一個國家如何有效的利用其生產要素(productive inputs) ,比如采用全要素生產率(TFP)這個指標來分析。如下圖(相對TFP指標),亞洲主要國家這些年的快速增長及人均GDP的增加與TFP的大幅提高不無關系(當然,亞洲國家最開始的絕對生產率比較低也是一個原因):

那麽,簡單對比了各國家TFP和其收入的絕對差異(或增長率)後,就要繼續深究,是哪些因素影響了TFP?學界(Isaksson, 2007)總結出來的一些主要因素如下(而美國的發達也就好理解了):

  • 教育質素(這個比較好理解,教育與培訓對於提高生產率有直接影響)
  • 醫療質素(其他條件一致情況下,健康的勞動力生產率更高)
  • 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建設與投資提高全社會的生產能力與效率)
  • 制度(經濟結構,資源再分配等)
  • 金融發展:美國的直接融資(資本市場) vs 歐洲大陸的間接融資(銀行)
  • 知識吸收能力和溢位效應(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spillover effect)
  • 對外開放度 (trade openness)
  • 當然,這些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參考文獻

  • A. Isaksson, "Determinant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 literature review", Feb 2007. UN working paper
  • Jones, Charles I., and Peter J. Klenow, "Beyond GDP: Welfare across Countries and TIme," April 2015. Standford University unpublished manuscript
  • Prescott, Edward C., "Why Do Americans Work So Much More than Europeans?", Quarterly Review, July 2004, pp.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