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119認為Sony自7506耳機之後就沒有比它更好的頭戴了?這是設計師故意的?還是真的做不出?

2020-04-07知識

很多問題在這篇回答裏已經解釋過了,

索尼設計師有時是無辜的,索尼完全有能力做一個超越7506的產品。

監聽耳機與HiFi耳機主觀聽感的關系。

這篇回答只對頻響曲線和瀑布圖以及所謂的「能量聚集」做一些補充,因為我經常能看到一些人錯誤解讀。前情提要:關於最小相位系統以及頻域與時域相關性的解釋。

關於頻響曲線Q值可聞性的補充。

相比於高Q值resonance,低Q值resonance更容易被察覺。

察覺與前文提到的低頻重要並不沖突,察覺與偏好以及音質和實際表現並不是完全一回事

相比於Pink Noise而言,音樂訊號需要的察覺域更多一些。不難發現,如果是Q值很小的諧振,只需要很小的振幅就可以聽出可聞區別。但在頻響曲線中「看上去」的差別卻很小。例如上圖中Q等於1時,高頻部份幾乎「看不到」差異卻可以聽出差異。

而這對於一些不知道如何看頻響曲線或者是沒有多少調音經驗的人來說,恰恰是他們所忽略的,或者認為不重要的。進而導致一些人認為「兩個頻響曲線」差別很小但是「一耳朵區別」,所以頻響曲線不重要。其本質在於不知道如何看頻響曲線,而不是頻響曲線不重要。

僅範例

關於Q值的影響,我在一年半之前的第一篇測評裏就有提到,後續一些測評也提到過。這個問題實在太過於基礎,稍微調過曲線的,EQ也好,Acoustic也罷。都明白很多時候反而是範圍越寬的,Q值越小的,「越不起眼」的對聲音影響越大。雖然很基礎,但這個問題實在太簡單太基礎,以至於我確實沒怎麽單獨拿出來講,然而很多「懂HiFi」的大濕卻。。。

而另外一個問題,則在於高Q值諧振需要一定的時間或者說過程才能夠觸發可聞性。即音樂中必須要有內容在這個頻率上,並且維持一定的時間,才能夠使人聽出可聞區別。這也許也是為什麽音樂訊號相比於Pink Noise需要更高的振幅(尤其是在高Q值)才能觸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對於低Q值resonance,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觸發。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低Q值才更容易暴露一些瞬態問題。也就是那些頻響曲線中「看似不起眼」的範圍很寬的「隆起或者凹陷」。(緩降和凹陷並不是完全一回事,flat和smooth並不是完全一回事)

而低Q值的resonance恰恰不容易在瀑布圖中產生「振鈴」

瀑布圖可以揭示共振的存在,但瀑布圖卻並不代表可聞性,而共振尾音的持續時間,除了低頻以外,其他頻段只是一個有趣的工程問題而已。至少在200Hz以上,諧振的察覺過程依靠的是頻譜資訊而不是瞬態特征。

既然寫到這裏了,我想再簡單的談一下為什麽一直有人拿瀑布圖說事。 因為聽到了「瞬態」→看到了瀑布圖這樣一個有時間座標的測試結果且裏面有「振鈴」→感覺兩者之間有聯系→好像是那麽回事→就是那麽回事。

之前有個人諷刺的很對,HiFi不就是張口就來嗎?

是啊,對於一些「懂HiFi的人」來說,HiFi就是張口就來啊。而我這句話可不是張口就來。有人做過科學的調研。

一般人群中對音訊有強烈興趣者,強烈的自作主張傾向,可靠程度,低。

只要我認為科學原理是這樣的,就是這樣的,不需要理論推導和科學實驗證明。

如果是你的聽感,你怎麽說就怎麽說。

可相關原理以及對數據的解釋還是不要「想當然」和任意的「自由發揮」。

而至於你的聽感,以及你到底如何描述了你的聽感。

如果你所做的是一個非盲聽測試,你已經知道了你正要聽的是什麽,你的目光無法忽視你正在聽的產品。 你會產生一個先入為主的觀點,即便還沒有播放音樂。

我做了40年心理聲學的相關實驗,我還是不禁感慨,人類的聽覺真的很敏銳,人類本身就是非常好的「聲學測試器材」。 但前提是,盲聽測試,如果你已經知道你在聽的是什麽,你的主觀評價結果並不重要,你的想法我不在乎。

——Floyd Toole博士

(我正在籌備器材,爭取把以後我測評中的主觀評價部份也做成雙盲聽)

質素和批次問題就更無語了,我的很多對比測評下面都會有人抱怨有些產品質素有問題。我兩年買幾百個耳機,壞一兩個又咋了?我這兩年也就買了幾十個音箱,也壞了倆,這很不可思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