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黃河清。
最近陸續有朋友私信我,說 在學校就能夠靜下心來學習,可不知道為什麽,一回到家就是做什麽都提不起精神, 每天就是躺在床上花式癱,一癱就是一天。這時候,腦袋裏雖然有個名為「勤奮」的小人總喊說:「你快起來啊!不要再頹廢了呀!」可也就是這個時候,另外一個名為「懶惰」的小人就會把「勤奮」小人按在地上使勁摩擦,直到他閉嘴為止。可以說,真是非常典型的:道理我都懂,可是臣妾就是做不到啊!
所以,究竟為什麽我們一旦在家就難以提起精神做正事呢?
首先,是「場域」(Field)的問題。 場域是社會學家布迪厄提出的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一個場域可以被定義為「在各種位置之間存在的客觀關系的一個網絡,或一個構型」。進一步說,場域是一種具有相對獨立性的社會空間。當然我們可以先不必太糾結於這個有點拗口的學術定義。 在我們要討論的問題裏,簡單來說,場域就是「家」這個地方究竟包含了哪些要素,而這些要素又是如何影響了你的每一個行為。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就明白,我在廈門的父母家裏也依舊能夠高效地工作學習,甚至因為節省了上下班交通時間,我的效率可以做到比平常的工作日還要高,這是為什麽呢?
其一,我的父母也在每天都筆耕不輟地做研究,寫東西。因此我們家大部份時間段裏非常的安靜,沒有各種嘮閑嗑的聲音,電視在絕大部份時間裏也都是關著的,你甚至會有一種你不學習反而和這個家格格不入的感覺。
其二,我的房間裏沒有任何可玩的東西。目之所及的地方只有散落各處的硬核學術書籍和各種各樣打印出來的資料,沒有玩具,也沒有什麽漫畫小說。唯一也許能用來打發時間的只有一台年齡比我小不了多少的電視,開啟也許能看看……人影兒?也許。
其三,我的書桌面向窗外,看不見床,桌面上的東西也非常少,基本上就只有一台電腦,偶爾會再多幾支筆,一個本子,除此之外就什麽也沒了。
以我的例子你不難發現,我所處的這個「家」的場域其實 充滿了各種對學習工作專註的元素 ,我腦海裏的那個「勤奮小人」在這裏和「懶惰小人」打架也就會占盡天時地利,也就不那麽容易輸了。
當然你可能會問,可我並沒有一個你這樣的家呀,那我該怎麽辦呢?不著急,我們之後會說如何才能做出改變。
其次,是「從眾心理」作祟。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都是從眾的動物。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你在超市買完了菜準備結賬,你發現有兩個收銀台看起來好像開著,其中一個排了很長的隊,另一個卻一個人也沒有,那麽你會選擇哪個收銀台去結賬呢?
大部份人都會選擇默默地排在那個很長的隊伍的後面,一小部份人會選擇走到近處去看一眼那個沒人排隊的收銀台然後再回來排隊(其實不一定看到了什麽),而只有極小一部份人會真的嘗試去那個沒有人排隊的收銀台排隊試試。這就是從眾的力量。
那人究竟為什麽會從眾呢?因為大多數人的選擇其實是一個非常安全的選擇,對了沒有問題,而錯了也不打緊,有那麽多人跟你一起錯,錯也就不丟人了,或者甚至錯也可能變成對了。
回到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上來,我們從小其實就一直被告知「回家就要好好休息」,「假期就是拿來休息的」,而如果我們稍微接觸一下資訊源也不難發現,大眾普遍討論的都是「回家怎麽能好好休息」,「這個長假在家裏能怎麽玩」,於是問題也就不經意間從「該不該休息」變成了「該怎麽休息」。在這樣的前提下,想要學習工作,自然會嚴重動力不足。
當然還有,假期頹廢在家,一事無成,落下了工作和學業,這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了大眾的選擇。所以如果你也這麽做了,其實沒有人會說什麽,大家還會迅速表示同情和理解。但反之,如果你選擇反其道而行,在家努力,繼續用功,如果有所成就那還好說,如果沒有什麽短期可見的結果,那你就反而好像變成了一個瞎折騰的異類,這反而變成了一個風險很大的選擇。於是跟風選擇在家自然而然地頹著,也就非常好理解了。
最後,是缺乏最直接的「刺激」。
人和動物最主要的差別之一,就是人可以透過觀察他人的行為來學習,而他人的行為也會對每個人構成激勵。我們常說的「見賢思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是這個道理。比如:你看見別人運動,你也會想運動;你看見別人吃飯,你也會想吃飯;而當你看到別人學習,你也會想學習。這也就是為什麽一個人學不下去,可只要結個伴,學習就變得容易了很多。
可是在家的時候,這些刺激就全部消失了。
雖然諸如「別人不會在努力吧」、「要是他們就這樣超過我了怎麽辦」這樣的想法也會偶爾飄過你的腦海,可畢竟這些人並沒有真的在你眼前努力,這些所謂的想法飄過也就飄過了,都沒能真正構成你振奮起來的動力。於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大多數人都一樣,從記不清什麽時候開始,不論回家還是休假,都變成了學習的絕緣體,即便下了大決心發了大願想做出改變,收效依舊非常有限。
那我們又可以怎麽改變這個現狀呢? 這裏針對我們剛剛提到的幾大問題,和你分享幾個簡單有效的小方法:
首先,針對場域的構建。
如果想要有學習狀態,在家中一定要能構建屬於自己的學習空間。這個空間可以是一個房間,可以是一個角落,也可以就只是一張書桌。這個學習空間要盡可能滿足如下幾個要點:
1. 能看見的東西盡可能少,特別是各種和你想學的內容無關的東西,盡可能都放在看不見的地方:
2. 向父母親戚說清楚你進入學習空間的時間段,並明確要求他們在這個時間段裏不要來打擾你;
3. 當你進入學習空間,如非必要,把手機留在學習空間以外一個你看不到的地方;
4. 書桌面向的位置最好不是床……看著看著就想躺一下是一種難以描述的誘惑。
其次,針對從眾的問題。
我們需要打破「在家就該休息」這個根深蒂固的想法。不妨可以從先換上一身在家裏不常穿的衣服開始,比如上班或約會穿的衣服。然後好好把自己打理一番,當你覺得自己不再像在家裏的樣子的時候,工作學習的狀態也就來了。
最後,針對缺乏直接的「刺激」。
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妨利用一下現在各個直播網站並不缺乏的直播自習、直播學習,當有一個哪怕虛擬的人在你面前學習,你很快就會覺得堅持學習不再是那麽一件痛苦的事情。當然,你也可以有選擇地參加一些以「學習成果分享」為主要內容的社群,多看看別人在家裏怎麽工作,你自己也就有工作的動力了。比如:「帕利曼·高效能人士修煉團」裏大家分享的學習成果,看著是不是突然動力滿滿:
所以在家不必再頹著啦,學點什麽好呢?不如就和孤閱的小夥伴們一起學習吧!
如果你想獲得更多幹貨內容,找到誌同道合的寶藏同學,可以關註【孤獨的閱讀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