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緒如同眼睛一樣,也有自己看不到的「盲點"。透過了解自己的情緒盲點,從而把握自身的情緒活動規律,可以有效地調控自己的情緒。
情緒盲點的產生主要是由於以下3個方面:
(1)不了解自己的情緒活動規律。
(2)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變化。
(3)不善於體諒別人的情緒變化。
其中,能否把握自身的情緒規律是情緒盲點能否出現的根源。
認識到情緒盲點產生的原因,我們便需要從原因入手,從根源上把握自身的情緒規律。這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鍛煉, 以培養自已與之相應的能力:
1.了解自己的情緒活動規律,培養預測情緒的敏銳能力
科學研究證明人都是有情緒周期的,每個人的情緒周期不盡相同,大概為28天。在這期間,人的情緒成正弦曲線的模式:情緒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在人的一生之中迴圈往復,永不間斷。
計算自己的情緒規律分為兩步:先計算出自己的出生日到計算日的總天數(遇到閏年多加1天),再計算出計算日的情緒規律值。
用自己的出生日到計算日的總天數除以情緒周期28,得出的余數就是計算日的情緒值。余數是0、4和28,說明情緒正處於高潮和低潮的臨界期;余數在0~14之間,情緒處於高潮期;余數是7 時,情緒是最高點;余數在15~28之間,情緒處於低潮期;余數是 21時,情結是最低點。
由此可以看出,情緒有高低起伏。我們不要認為自己會永遠處在情緒高潮期,也不要覺得自己會一直處於情緒低潮期,在情緒好的時候提醒自己註意下一階段的低落,在情緒低落時告訴自己會慢慢好起來的。
我們所吃的東西、自身的健康水平糊精力狀況,以及一天中的不同時段、一年中的不同季節都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許多人雖然重視了外在的變化對自身情緒的影響,卻忽視了自身的「生物節奏」。
其實,透過尊重自己的情緒周期規律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是很有必要的。
2.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變化,坦然接受自身情緒狀況並加以改進
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變化,首先要對自己之前的情緒經歷做一個簡單梳理,從之前的經驗來尋找自身情緒的活動規律。同樣的錯誤不能犯第二次,這正是掌握情緒活動規律後得到的經驗。
一個有敏銳感知能力的人,能夠在自己一次的情緒失控中回顧反思,總結、評估事情的前因後果,並最終達到提升自己情緒調控能力的目的。
畢竟,情緒的偶爾失控和爆發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倘若情緒失控成為常態,則不是一件好事。
想要控制白己的情緒變化,還需要對自己的情緒弱點做一個分析總結,去認識自己的情緒易爆點在哪裏、情緒失控的事情可能會是什麽,事先考慮好如果再次遇到同種情形所需要選擇的應對方式。這樣可以在事前做好準備,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防止情緒失控之後被動解決所導致的追悔莫及。
3.學會理解他人情緒和行為,同時反省自己
人際交往中,理解的力量是偉大的,但在通常情況下,雖然人們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希望別人能夠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卻往往忽視了理解別人。這就是為什麽人的情緒出現盲點的外在原因
理解他人的需求、情緒和感受等有助於增添交流的共同話題和認同感,有助於彼此之間形成和諧健康的人際關系。
透過對別人情緒的反觀來看自己的情緒變化和體驗,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從而把握自身的情緒節律和促進自身緒狀況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