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團隊-吹雪
字數:7586,閱讀時間:約19分鐘
編者按:編者按:【馬關條約】簽訂後,在俄、法、德的幹涉下清廷以3000萬兩白銀的代價將自己的龍興之地遼東贖回,這種用自己的錢贖回自己土地的行為雖然很可笑、可悲。卻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那麽「三國幹涉還遼」是個什麽樣的過程?又為何要幹涉?日本又是在什麽情況下將吃到嘴裏的肉又吐出來的?清末的東北亞又是個怎麽樣的地緣格局?
「三國幹涉還遼」的形成:俄、德、法、英的遠東的策略
俄國會與德、法一起共同幹涉的背後其實都是對東北亞有著各自的地緣戰略,而妨礙俄、德、法目的就是日本。
因為俄國一直希望在東北亞有一個不凍港,其最早圖謀的是北韓的出海口。因此1885年就曾與英國爆發過「巨文島事件」,(關於此事件可參考筆者在冷研4月24日的文章)但是甲午戰後不僅是北韓,日本在旅順和威海衛的海軍也時刻威脅著俄國在遠東的安全。
但俄國一開始並沒有準備使用武力進行幹涉。這是因為俄國的西伯利亞鐵路尚未修建完畢。(這也是日本一定要在1894年就發動侵略戰爭的原因之一)其次如果貿然使用武力那麽有可能將日本「推」給英國,只不過到了1895年年初清廷敗局已定,在此情形下俄國政府分別於1894年8月21日與1895年2月1日舉行了二次特別會議。
在第一次會議中俄國僅表示外交幹涉,但在第二次會議中作出了3項決定:
-
增強在太平洋的海軍實力,並由財政大臣撥發款項。
-
外交部須與英、法等國達成協定,如果日本與清廷在簽約後侵犯了中國在東北亞的重要利益便要對日本共同壓力。同時「維護」北韓獨立。
-
如果未能說服英國,那就與歐洲別國訂約「維護」北韓獨立。
這裏提到的歐洲別國其實指的就是法、德兩國。
對於法國來說早就想要將勢力擴張到東南亞。第二次鴉片戰爭和之後的清法戰爭都是明證,只不過雖然在清法戰爭中曾經一度占領澎湖列島,但戰爭的結果未能使其如願,等到甲午快臨近結束時既為了自身利益也為了與俄國的同盟而選擇幹涉其實並不意外。
而與法國相比,德國似乎更主動的想要加入幹涉的行列,因為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在1882年出版了【中國論集】第2卷中很明確的提出要在清廷的都城附近尋找合適的港口。因此德國如果幹涉那就有很好的借口「租借」到遠東的港口。同時讓俄國將目光對準東方還可以減輕自己在東線的壓力。(德國東部的領土鄰近俄國)
因此到了1895年3月23日德國外交大臣馬沙爾居然主動向駐俄國使館發出了想要共同幹涉的意願。
而俄國駐日公使希特羅則在2月14日就與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展開了一次「私人對話」並稱:「 日本不能企圖讓清廷割讓東北地區。 」
但是到了4月初日本在【馬關條約】內要求清廷割讓遼東的意圖被爆出後,俄國朝野對此非常不滿。德國更是表示:「 日本已經危害到了歐洲的和平。 」並在4月8日由德國外交大臣馬沙爾電令德駐日公使哥特司米德向日本外務省表達:「 日本吞並旅順將會是對東亞和平的威脅。 」
但此時的俄、德對於應該采取何種手段進行幹涉仍然沒有底。因為英國的態度始終模棱兩可。
4月11日俄國只得再次召開特別會議,出席會議的包括海軍元帥亞歷山大維支大公、外交大臣羅拔諾夫、陸軍大臣萬諾夫斯基、海軍代理大臣契哈乞夫、財政大臣維特等人。並做出了兩項決定:
-
遠東需要恢復到「戰前」狀況。
-
正式通知清廷先不要急於換約,俄國方面將堅決主張日本放棄遼東半島。
4月16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召開了高級官員會議。此會議中透過了一項至為重要提案:將日本排除在大陸體系之外。
17日俄國正式邀請法、德共同對日本發起幹涉。法、德當天就同意了俄國提案。如此一來幹涉日本還遼的三國同盟正式確立。
然後俄、德、法還是想邀請英國共同加入。而且德國比俄國更主動。因為德皇威廉二世曾經親自查閱外交大臣送來英國拒絕聯合幹涉的電報。而當時的威廉二世據說非常氣憤英國的「短視」。
那麽英國為何會拒絕?此時的英國又在作何考慮呢?
其實英國之所以拒絕其實也是出於對其自身遠東利益的考慮:
抵制俄國從東北亞南下太平洋。而且在英國看來日本也許不會對俄國讓步。而事實上英國在清日開戰初是最想幹涉的,因為作為最早轟開清廷大門的國家英國在遠東的商業利益比別國更多。
所以開戰初非常擔心其商業利益受到影響。但隨著戰爭的進行不僅其商業利益未受影響。甚至當【馬關條約】的條款中包括了日本要在長江流域設定工廠後反而會更有利英國的資本輸出。如此一來英國便直接拒絕了俄、德、法的聯合幹涉要求。
但4月20日英國外交大臣金伯利致電英駐日公使楚恩詢問日本政府此時的態度。而楚恩第二天的答復是:「日本不會聽從俄國的警告。」 但英國駐德公使斯太爾發回來的報告讓金伯利非常吃驚:「俄、德、法三國決定共同幹涉 」。
面對2份截然不同的報告英國政府只得在4月23日舉行內閣會議。會上得出的結論是:「 女王政府認為日本會拒絕俄國的警告 。」然而這次英國政府的判斷實屬嚴重失誤。因為就在23日的當天下午俄、法、德駐日公使分別向日本政府送出了「勸告信」,其大致內容為:
-
日本對於遼東半島的占領將危機清政府首都。
-
朝野的「獨立」有名無實。
-
不利於遠東的和平。
鑒於此等狀況,金伯利只得在27日召見了日本駐英公使加藤高明。當天加藤的回答是:「 日本政府不會讓步。 」對此英國最終決定不參與幹涉,但也不支持日本。因為對於英國來說並不願意這場東北亞的戰爭繼續下去,更不願意直接站在俄、法、德對立面。
那麽面對俄、法、德的幹涉,日本又該如何應對呢?
日本應對幹涉的外交策略
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的訊息傳出後俄國駐華公使喀希尼馬上勸告清廷不要急於批準條約。同時國內的外交大臣羅拔諾夫立刻向德、法、英提出就日本占領遼東半島發起幹涉。於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親令德國遠東艦隊與俄國艦隊聯系。
▲【阪上之雲】劇照:旅順港
4月20日日本駐德國公使青木周藏急電日本外相陸奧宗光:「 德國認為日本已經違反了國際外交慣例。 」
4月22日陸奧又接到日本駐俄國公使西德二郎急電:「 俄國決定反對【馬關條約】,法國也正準備一起行動。 」對此陸奧準備一邊搶先與清廷換約一邊主動多次向日駐各國公使發電詢問各國下一步動向。
然而在4月23日下午俄、法、德駐日公使一起約見了日本外務省次官林董。並在會見時提出了關於【馬關條約】中對於清廷割讓遼東半島的反對意見,同日俄國的遠東艦隊還在神戶、煙台等地舉行了「軍演」。
當晚6時30分,林董在與俄、法、德駐日公使會談結束後急忙報告給陸奧。到了此時陸奧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於是第二天的4月24日,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人在廣島召開禦前會議。首相伊藤博文在會上提出了3個方案:
-
以武力拒絕俄、法、德的幹涉。
-
送出國際會議處理。
-
接受俄、法、德的的「勸告」將遼東半島交還於清廷。
會上經討論後透過了第2方案。但由於此時陸奧並未出席會議。伊藤會後便與大藏大臣松方正義、內大臣野村靖一起來到陸奧住處繼續協商。而在外交眼光毒辣的陸奧看來按照此時日本的「國際地位」如果實行第2方案勢必招來新的幹涉。
因此陸奧向伊藤透露先對俄、法、德進行「外交程式」:根據各國外交動向來制定策略。如果都不能讓步那就必須讓步。但對於清廷必須寸步不讓。此意向也得到了明治天皇的批準。
於是從4月26日開始日本便「雙管齊下」:想要爭取外交上的「援軍」以及分化俄、法、德。
但是在英國保持「中立」後,能成為日本「援軍」的大國只剩一個國家了:美國。為此陸奧在當天下午4時便電訊日駐美公使栗慎一郎美國的態度。
但美國此時在亞洲的利益其實只在台灣和琉球,因此除了答復會讓清廷盡快批準條約外並不打算幫助日本反幹涉俄、法、德。
既然共同對抗行不通,陸奧就只剩下了分化一途。
只不過此舉依然無效:4月24日陸奧想要以保護德國在遠東的商業利益為名希望德國結束幹涉。但在4月27日德國駐日公使哥特司米德再次來到日本外務省用非常強硬的口吻回絕了林董。
而針對俄國的分化則是從4月25日開始。當天陸奧發電給日駐俄公使西德二郎表示會「保證」其「遠東利益」來試探其動向。但當天俄國的外交大臣羅拔諾夫在與西德二郎的會談中表示:「 俄國不能接受日本的「保證」,並且日本政府應該接受俄國的勸告 」。
而在4月28日俄國駐日公使希特羅渥與法國駐日公使哈爾滿甚至開始威脅林董:「 日本政府如果想要先發制人,那麽就會招致新的困難與幹涉。 」
到了4月29日俄、法、德公使一大早就對林董下了「最後通牒」:
要求日本在【馬關條約】批準前給予答復。於是陸奧以外交手段進行拉攏、分化的策略以失敗而告終。為此陸奧只得先「退一步」:
向俄、法、德公使表示日據的遼東半島除了金州部份永久占領,其余則「完全開放」,而清必須付出另外的代價。並以此來向俄、法、德「討價還價」。
然而金州的行政轄區其實包括了旅順、大連灣。因此俄、法、德的回復都依然是不能接受。
5月1日西德二郎將這份外交文書送出給俄國政府後,俄國政府便於5月2日召開內閣會議來討論日方的部份「退讓」,其結果是:俄國認為日本依然占領旅順口、大連灣有礙於和平,日本必須接受最初之「勸告」。而且此提議還得到了沙皇的批準。
隨後的5月3日日本駐德公使青木也向日本國內發回了德國駁回日本部份「退讓」的回電。但最讓日方吃驚的是5月5日日駐英公使加藤向國內的回電:英國也贊成俄、法、德對於日本的「勸告」。
因為遼東半島「回歸」清廷對於英國其實是有利的。只不過英國回復日方的途徑很耐人尋味:不是本國政府的正式聲明或者外交文書,而是透過德國駐英大使斯太爾來向日駐英公使加藤表達。
與此同時為了讓日本完全讓步,俄國足足集結了5萬軍隊在海參崴。另外德、法的海軍軍艦也大量出現在了遠東海域。
為此伊藤博文當著山縣有朋等人的面算了筆賬:僅僅是與清開戰就讓日本國內幾乎所有的常備陸軍此時大部份都派往了遼東半島。考慮到此時日本國內並沒有做好更大規模的戰爭準備。由此如果開戰那就要再把這些軍隊再調回來防禦日本本土,但此舉需要大量的時間。而海軍此時大部份都在2000裏之外的台灣海域。況且聯軍在遠東海域的軍艦噸位高達12萬噸,而日本海軍算上繳獲的北洋艦隊的軍艦總共加起來也就8萬噸。
因此到了5月5日日本終於同意放棄永久性占領的遼東半島。因為到了此時如果再不同意,那麽不僅清廷就有可能毀約,甚至日本本土還可能面臨俄、法、德的攻擊。
而俄、法、德在日公使則在5月9日對日本接受「勸告」表示「祝賀」。5月10日明治天皇詔書上這樣表示此次事件:
朕因清國皇帝之請,命全權辦理大臣,與其簡派之使臣,會商訂結兩國媾和條約。
然俄德兩帝國及法蘭西共和國政府,以日本帝國永久占領遼東半島之壤地,為不利於東洋永遠之和平,以勿永久保有其地域,慫恿朕之政府,顧朕恒眷眷於和平,而竟與清國交兵者,洵不外以永遠鞏固東洋和平為目的,而三國政府之友誼勸告,意亦在茲。朕為和平計,固不吝容納之。
至更滋事端,致時局益艱,治平之恢復益遲,以釀民生之疾苦,而沮國運之伸張,實非朕之本意。且清國依媾和條約之訂結,以致諭盟之悔,使我交戰之理由及目的,炳然於天下。
今顧大局,以寬宏處事,亦於帝國之光榮及威嚴無所毀損。朕乃容納友邦之忠言,命朕之政府以此意照復三國政府。若夫關於交還半島壤地之一切措置,朕特命政府與清國政府商訂。
今媾和條約即經批準交換,兩國和親復舊,局外之國亦斯加交誼之厚。百僚臣庶其善體朕意,深察時局之大勢,慎微戒漸,勿誤邦家之大計,朕有厚望焉。
只不過這份詔書完全黑白不分:不僅將對外發動侵略戰爭說成是「東洋和平」,甚至將與清廷的不平等條約說成是「和親」。但將俄、法、德的幹涉說成是「友誼勸告」。這種欺軟怕硬,只服力、不服禮的日本慣性思維在這份詔書中也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5月30日俄、法、德駐日公使再次來到外務省與陸奧會面並提出3個問題要求予以答復:
-
日本政府要求清廷的「贖遼」費用是多少?
-
現駐紮遼東的日軍何時撤退?
-
日本政府必須保證各國在台灣海域航行的船只可以「自由航行」。
對此日本內閣於6月4日召開會議。5日向俄、法、德駐日公使發表了聲明,但在聲明中並未答復3個問題中的任何一個。卻要求俄、法、德在日本進一步向清廷索要「贖遼費」時給予日本協助。
而當得知日本政府要求清廷必須多付出1億兩白銀作為「贖遼費」並以此為與俄、法、德談判的基本條件時,俄、法、德政府都對此大為不滿。於是在7月4日俄、法、德駐日公使發表聲明:日本政府要求的賠償金必須是個「公平的數碼」。
於是7月16日日本內閣只得再次召開會議並向俄、法、德表示清廷的「贖遼費」可以減為5000萬兩白銀。到了7月19日陸奧宗光病重,西園寺公望並出任了代理外務大臣。而在上任當天西園寺便收到了俄國駐日公使希特羅的反對文書。
而在事實上德國其實已經同意5000萬兩白銀的「贖遼費」。但在7月24日俄國駐德公使奧斯登在會晤德國外交大臣羅登漢表示:「 日本之要求實屬不當。 」
而在8月6日法國駐德公使海貝特在會晤羅登漢時也表示:「 要求日本讓步並非清廷,而是俄、法、德,故日本政府進一步索要的賠款應由俄、法、德決定。 」
此後的俄、法、德政府對於清廷下一步支付的「贖金」做了評估並在9月11日向日本送出了「意見書」。此文書中正式確定了清廷的「贖遼費」為3000萬兩白銀,而且日本在收到後必去立即撤兵。
對此感到「無奈」的西園寺只得在10月7日向俄、法、德駐日公使表示接受「意見」,並承諾在收到清廷的「贖遼費」後的3個月撤兵。
至此俄、法、德對於日本的幹涉在沒有動武的情況下以外交形式解決。此後的談判便只在清、日兩方進行。但接下來「倒黴」的依然還是清廷:日本仍然保留向清廷索要3000萬兩白銀作為「贖遼費」的權利。雖然這筆錢是多少是俄、法、德說了算。
最後的一場外交戰:清廷與日本的【遼南條約】
10月10日,此時已經卸任日本外務次官林董已在駐清公使的任上幹了4個多月。當天他赴清廷的總理衙門提出與清廷談判的照會。當天接見林董的是敬信、翁同龢、榮祿。但3人在收到外交照會後向林董表示:「須奏稟皇上,詳加計議」。林董便看出總理衙門有意拖延便於當天通知了參與馬關談判的李鴻章的法律顧問伍廷芳。
而李鴻章其實早已得知了日本受到幹涉。因此一直想要繞過幹涉國與日本私下單獨解決。於是幾次與林董秘密談判。而林董也將這一切電報給了西園寺公望。但日本國內還是想要兩頭討好,所以對於李鴻章的提議一直都未重視,直到10月10日林董在總理衙門碰了釘子雙方才進行了正式接觸。
而光緒也在10月14日命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與其談判歸還遼東半島。10月15日總理衙門向日本駐華公使林董正式發出照會:
準貴大臣面交照會內開本國允許奉天南邊地方交還貴國管屬之約,請奏派全權大臣會同商議等因。著派文華殿大學士李鴻章為全權大臣,將歸還遼旅事宜,與日本使臣林董定期開議。欽此。
由此雙方正式開始了最後場談判。
10月22日下午2時30分李鴻章、林董在北京總理衙門開始談判,這次談判的主要內容是圍繞「贖遼費」而進行。對於日本索要的3000萬兩白銀李鴻章雖然多次想要爭取再削減至1500萬兩。
但日方因已經與俄、德、法「協商」完畢。因此對李鴻章的諸多建議「寸步不讓」。但最終林董還是同意「盡可能」縮短撤兵期限。隨後在10月27日電報給了西園寺公望。
10月29日下午2時30分李鴻章與林董舉行第二次談判。李鴻章仍然懇求減少「贖遼費」。但再次被駁回。因此清廷只得接受「贖遼費」為3000萬兩白銀。
而清廷之所以接受3000萬兩白銀的條款是因為在此時從駐俄公使許景澄、駐法公使慶常處得知了俄、法、德已與日本「協商」完畢。由此李鴻章覺得:
「日本允還遼南,全恃三國劫持之力,償款數目已由彼定議畫押,即為憑據,無可更改。此時再以減少相商,必不肯協從,日本更無所畏忌。殊於邦交國體有礙。且恐耽延日久,另生枝節。 」
11月4日雙方在第三次談判(也是最後一次談判)中將「贖遼費」確定後雙方協商了日本歸還遼東半島的細節。隨後於11月8日雙方簽訂條約,即【遼南條約】。11月11日光緒和明治天皇在同一日批準條約。
11月29日雙方換約,並在該條約生效後在遼日軍開始撤退。至12月11日全部撤出。12月28日西園寺公望告知在日各國公使日軍已經全部撤出遼東。
然而戰爭並沒有結束,因為此時整場甲午戰爭期間最為慘烈的台灣保衛戰依然在進行中……
總結:俄國幹涉緣由與騙局
自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合奏、連橫」等外交策略就成為了亂世中的常態。只不過到了清末這樣的行為通常被稱之為「以夷制夷」。雖然「還遼」有著李鴻章的「小計倆」但歐洲列國本身在遠東的利益並不一致,因此雖然整個甲午戰爭期間各國大多觀望,但在馬關談判後歐洲列強終於坐不住了。其中尤其是俄國。
因為這個國家從清初開始其領土就不斷的向東南(也就是中國東北)開始延伸。從【尼布楚條約】至【璦琿條約】等一系列條約可看出其對中國的領土野心是昭然若揭。
因此俄國對日本幹涉以及將「贖遼費」減少至3000萬兩白銀的緣由除了上文提到的圖謀遼東之外其實還有2個理由:1.日方要求的賠償金越少日軍撤退的時間也越快。而並非是俄、法、德發善心。2.作為「弱者」的日本並沒有與俄、法、德「討價還價」的資格。
而在甲午戰爭後清廷需要的巨額賠款根本無力償還,於是俄國還為其提供了部份擔保。所以此後幾年裏清廷的朝野輿論從「以夷制夷」變成了「聯俄抵日」,
到了1896年初,總理衙門收到一封請帖:5月18日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禮。總理衙門經商議後本來是想派正在出訪法國的湖北布政使王之春前去。但遭到了俄國駐清公使喀西尼抗議:級別太低,希望李鴻章前去。然而李鴻章並不知道等待他的只是又一個陷阱…………
參考資料:
紀錄片
【多國視野下的甲午】第8集
【血色黃昏—李鴻章的洋務生涯】第8集
書籍
【甲午戰爭國際關系史】戚其章著 第5章 人民出版社
【甲午戰爭始末】王樹強主編 第14章 中國文史出版社
【中日甲午戰爭全史】關捷總主編 第四卷 第1章 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日甲午戰爭外交史】孫克復編著 第7、9章 遼寧大學出版社
【日俄戰爭:起源和開戰】和田春樹著 第3章 易愛華、張劍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吹雪,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份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