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為什麽大學成抑郁重災區?

2024-06-12心靈

就是以前積壓的許多問題,到差不多20-25歲這個關頭,終於壓不住了。

主要包括:

可怕的家庭關系;

不斷耗竭孩子的父母;

沒有真正的朋友的事實;

無目的感、找不到真實的自我的「空心感」。

上述問題並沒有隨著年齡增大而解決(可能家庭問題因遠離父母會好點,但現在人都越來越自我、越來越在自己的小世界裏,所以和室友同學的相處,可能也是又一個人際關系難點),又追加了下述問題:

逐漸認清自己必須投入社會當牛馬這個事實;

但在大學學的東西對「如何正確的當牛馬」其實並沒有參考價值;

內心裏並不想當牛馬;

也找不到屬於自己的欄;

但又不得不當牛馬;

甲方身份即將轉乙方的恐懼感和落差感;

以及「沒人能真正幫到自己」的事實。

「社會關系失效」是一個更大的問題。

能理解彼此的通常是境遇相近的那些人。在大學就包括同學、室友、社團成員等。

但現在大家都卷,彼此都是眼紅的物件,同情和理解難以說起,哪怕是大學生,部份「早熟」的,也開始和社會人一樣,挖空心思想著掏身邊的人來肥自己,所以人際關系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

再加之行銷號和各種利益相關群體的洗腦(女的有女的洗腦方式,男的有男的),導致男女之間的理解鴻溝與日俱增,仇視加劇。想要從戀愛關系中得到些許救贖,最後往往留下的卻是紮心和惡心。

又因為現代人什麽都是做好的「完美品」,直接拿來用,因此更無法忍受一個有瑕疵的伴侶。

也無法找到能忍受自己瑕疵的伴侶。

談個戀愛,熱戀期過後就分手的很常見。(其實就是一開始被光環效應蒙蔽了雙眼,只看到對方優點,等激素退後,雙方也都不裝了,缺點出來了,就都忍不了了)

難以形成長期、穩固、有安全感的親密關系,反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戀中,被傷得牙都不剩,還從此對親密關系有了一定回避和恐懼傾向,這又進一步阻止個體投入新的戀情。

在外部壓力劇增,個體內部都像高壓鍋的情況下,找不到釋放的途徑,找不到精神上的救贖,最渴望能拯救自己的愛情卻又不如人意,人活得越發孤獨、越發不知所措。

而黎明前的黑暗總是特別濃稠,特別難熬。

對未知的恐懼比未知本身更難熬。

知道有什麽在醞釀著,卻又不知道什麽時候爆發,就像處在板塊交接地帶的日本人一樣,彬彬有禮的表象下,是不知何時會爆發的變態。

比起如何獲得好工作、如何獲得高收入,與其活在別人的眼光裏,有時候照顧好自己的心理更為重要。

人生是馬拉松,大多數重大事件不可控,適當佛系一點,放慢一點,哪怕犧牲一些短期的成績,也要讓自己擁有持續跑下去的健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