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馬鑫洋9月4日報道:外賣薅羊毛竟薅出300萬?近日,兩男子虛開店鋪,並且勾結優惠券持有者制造虛假訂單,騙取某外賣平台補貼300余萬元。涉案人員徐某某、章某等5人被楊浦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依法提起公訴。徐某某是某外賣平台在外省負責拓展商戶的經理,靠拉攏店鋪註冊達到約定數量獲得收入和提成。原本做的好好的他,結識了他的「前任」經理——章某。兩人平日裏對互聯網經濟都有著濃厚的興趣,一次偶然的機會,章某談到了某外賣平台的補貼機制——優惠券持有者手中的券。章某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利用該外賣平台的補貼機制,透過虛構交易「薅」得優惠券這一平台補貼的「羊毛」。這一提法迅速成為點燃徐某某心中貪婪之火的助燃劑。
「思路」被開啟的徐某某眼前一亮,立刻補充道:「我們可以註冊假店鋪,然後找到優惠券持有者,用假身份和賬號去購買,制造交易假象,進而將優惠券套現。」兩人的思路迅速交匯,一個完整的詐騙計劃在他們心中悄然成形。
兩人很快便開始了他們的「致富捷徑」。徐某某負責技術層面的操作,註冊了近9000家看似正規但實際上空殼的線上店鋪,精心設計了店鋪頁面,上傳了從網絡盜取的商品圖片,並設定了誘人的價格,但所有商品均為虛構,並無實際庫存。而章某則擅長人際關系的構建,利用社交媒體和網絡論壇,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吸引了一批同樣貪念作祟的「合作夥伴」——優惠券持有者。
團伙成員分工明確,徐某某和章某負責在某外賣平台上架大量虛假店鋪和虛假產品,將產品價格設定為100.1元,有補貼的優惠券持有者購買徐某某和章某虛假店鋪的商品,實際支付0.1元。最後某外賣平台與商家結算後獲得優惠券的「套現金額」,徐某某、章某再與優惠券持有者進行二次瓜分結算。
「我們利用多個賬號和虛假身份進行交易,以規避平台的監控。同時制造虛假的消費資訊,讓平台誤以為商品已正常售出並配送完成。」徐某某和章某及其同夥,透過不斷迴圈這一流程,迅速積累了大量的優惠券這一平台補貼。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非法所得迅速膨脹,竟達到了驚人的三百多萬元。但紙終究包不住火,某外賣平台的風控系統逐漸發現了異常,遂報警。
日前,楊浦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依法對徐某某、章某等5人提起公訴,法院判處徐某某、章某等3名主犯有期徒刑十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其余兩人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