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倫理體系充斥著虛偽,以「孝道」為代表。
把「孝順」作為一種美德去渲染和鼓吹,其潛意識,就是預設「孝順」並不是發自內心的天性。
時至今日,流行的「替父母洗腳」作為形式上的孝道功課,仍然是這種潛意識的反映。人的腳是臟的,替別人洗腳,需要克服衛生上的本能嫌惡。
倫理道德,都強調要「克己」,這就是封建禮教及其遺存的虛偽之處,癥結在於對人性的忽視。「孝順」也需要逆著性子壓抑自己才能做好。
~~~~~~~~~~~~~~~~~~~~~~~~~~~~~~~
其實,父母並不是那麽容易當好的,是需要很多努力的。真正成功的父母,需要透過自身畢生的努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博得子女發自內心的敬和愛。當子女覺得自己的父母可親可敬,甚至為有這樣的父母而感到光榮自豪,那他們自然會親近父母,會主動傾聽父母的意見,也會自覺牽掛和維護父母。這些本來就是人倫天性,何關乎道德哉?只不過,現實中很多父母都是失敗的罷了,特別是傳統中國式父母。
~~~~~~~~~~~~~~~~~~~~~~~~~~~~~~
我曾經註意過:
- 西方電影裏的親子沖突模式,大都是子女對父母有意見,父母努力發現並糾正錯誤,最後透過父母一方的努力,彌合了親子關系。
- 中國電影裏的親子沖突模式,大都是子女對父母有偏見,最後透過事實教育,最後發現世界上對自己最好的其實是父母,錯的是自己,於是子女一方消除了偏見,彌合了親子關系。
兩種不同的模式,出發點之高下一目了然。
~~~~~~~~~~~~~~~~~~~~~~~~~~~~~~
PS: 我是作為一個有準成年孩子的父親在表達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