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如何逃出這種「厭班」的情緒?一上班就渾身不舒服,要如何讓自己上班能有點動力?

2024-11-27心靈

我職業生涯到現在十三年了,前面上了六年班,後面七年都是自由職業的形式。

前面六年在「上班」這個對照組,後面七年在「不上班」這個對照組,我想我應該對這個問題有點發言權。

當有對照過後,你就會知道,你的「厭班」情緒究竟來自於哪裏,為什麽即便薪金福利什麽的都挺好的,你依然還是會「厭班」,如何讓自己上班更有動力。

1、絕大多數工作是沒有意義的

上過班的人都知道,我們所做的工作大多數是沒有意義的,辦公室格子間的工作與進廠打螺絲的區別,只不過是換一種比較舒適的環境當牛馬。

工作成果大多數情況下是作為企業生產經營裏面的一個小模組,然後嵌入到一個更大的系統裏面。

我打個比方,比如你種一顆花,養幾條金魚,畫幾幅漫畫,你知道那個東西你做了之後,你能看到一個成果,就是這朵花在成長,這幾條金魚也在慢慢長大,這幾幅漫畫畫出來之後,你有成就感。

但是上班,你看不到這種成就感,你只是充當大資本大機器下面一個模組組裏面的小零部件,你的角色可能是個過流程的,交付任務的,做稽核的。

甚至於像做短影片長影片這些能發揮創意方面的工作,你撰寫文案、剪輯影片、配圖,一系列做下來,最後影片呈現出來可能連個署名都不給你署下去。

單純從追逐結果的角度上看,這世上大多數工作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你只是在幫老板完成原始積累,老板拿出一小部份不對等的錢作為你的酬勞。

2、我們需要對工作主動賦予意義

如何去賦予意義?這個意義跟老板給多少錢無關,跟公司的待遇如何無關,而是需要你主動賦予的。

即,當下做的這個工作,如何把它幹得專業,幹得漂亮。

我舉個例子:

我以前剛畢業的時候去的那個家電大企業,在做戶外促銷的時候,就讓我見到這一幕:

一個我們公司的促銷導購員和顧客的對話溝通引起了我的註意。

他非常能拿捏顧客的心理,沒兩三分鐘就已經成交了一台電熱水器的銷售。

但讓我更驚訝的是,他在與另外一個顧客的交談中,能非常準確地說出這台熱水器是哪一年哪個月上市的,上市時的價格是多少,KA賣場的指導價又是多少,專賣店、國美、蘇寧賣場的價格又是多少,這台機在超市大賣場賣得怎麽樣,銷量如何,同款機型的競品有哪些品牌,競品的定價如何,自己的產品對比其他競品有什麽優勢,全部都能說出來。

就是用話術把顧客圍在他那個促銷小帳篷裏面,因為我們一般聽完導購員的介紹後,會下意識地說一句:

我考慮一下;我去別的店看看,說不定更便宜。

但他,幾乎不給顧客這樣的機會。

我跟他交流了一番,我發現這人就是個移動的數據庫。

回公司後,我立刻查了一下他給顧客介紹的那款產品的型號,上市日期,售價,以及鋪貨渠道的指導價,八九不離十。只不過有些公司的核心資訊,他作為一個基層的導購,接觸不到而已。

他只有中專學歷,幹導購這份工作,做了大概五年。他告訴我:

平時我在大賣場上班,沒顧客的時候,無聊我就會研究這些產品,也會跑到競爭對手那邊去看看他們怎麽給顧客做介紹,也會在競爭對手的導購不在的時候,去研究他們的定價、鋪貨型號。反正在賣場這邊待著也無聊,有點事做總好過發呆著過日子。

他讓我這個公司的策劃助理汗顏,我平時可以坐在辦公室邊喝茶邊看數據,他因為學歷的原因沒辦法,只能受雇於公司委托的第三方,進來做導購。

但我覺得這個人不簡單的,如此用心的工作態度,必定會引來有些人的關註。

等到我從第一家公司離職的時候,他已經被競爭對手挖走了,做了那家公司的廚衛的市場部主管,雖然那家公司的實力不如我原來的公司。

我在過往的回答裏面曾經提到:

我在國企的時候,跟客戶談判,我會非常用心地做記錄,把整個談判的過程記錄下來,後來這些記錄下來的文字對我做生意和做自媒體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我沒講的是,我是深受第一家公司這個導購的影響。

盡管我跟他的交集並不多,但他這種優秀的工作態度卻深刻影響了我整個職業生涯。

3、你在工作中是否找到了目標

在開啟這個小標題之前,我想先列出以下十個問題,大家可以對照著自己的工作看看:

  • 我希望從職位上獲得什麽?除了薪金收入?
  • 我是否有機會做擅長的事?
  • 我在工作中是否得到過肯定和重視?
  • 我適合這裏嗎?
  • 在過去的一年裏,我有進步嗎?
  • 我的領導裏面,有誰是值得我效仿的嗎?
  • 我是否有感覺到自己被擺在了錯誤的位置
  • 我是否善於挖掘自己的優勢
  • 怎樣找到才幹和工作的結合點
  • 我希望透過工作達成一個什麽樣的目標
  • 換句話說,你除了老板扔給你的任務,你被動接受除外,你是否有想過,你的目標是什麽,是否可以透過工作去實作。

    我當時在國企,雖然也養成了比較好的工作習慣,會記錄,會復盤,但我尋找不到做這份工作的目標。即,未來我想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我該去哪。

    「厭班」情緒依然還是非常嚴重。

    就是哪怕偶爾努力一下,也是「間歇性躊躇滿誌,持續性混吃等死」的狀態。

    直到我後來對上面這十個問題進行解析後,我發現,公司沒辦法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去實作職業目標,我開始琢磨著做副業。

    也正是從做副業開始,我的整個精神狀態,開始從「厭班」變得「積極」:

    我得盡快把上班的事情搞定,而且還得不留手尾,我下了班才能心無旁騖地去做自己的事情。

    後來我開始寫作,職業開始有了目標以後,我反而能夠在工作中尋找到樂趣,因為很多工作中的事情能夠成為我寫作的素材。

    我開始會去留意工作中的一些細節,而不是像過去一樣,不知道做了這個工作究竟有什麽意義。

    從「厭班」到「積極工作」,其實只是換了一種形式。

    區別就在於,上班這種形式,很多工作任務我自己沒辦法做主,就連結果我都沒辦法去左右,因為領導一句話就可以讓我的努力付之東流;

    但副業,有人認可我的努力成果,有使用者會看我的文字,有人打賞,還有人給稿費,雖然這個稿費很不對等。

    並且副業是能夠讓我看到職業目標的,是讓我感覺透過努力,可以一點一點接近職業目標的,而不是像上班一樣,自己的命運永遠拿捏在別人的手裏。

    我做了自由職業之後,工作全部自己安排,自己擁有對工作的絕對話語權,我做工作計劃,周計劃、月度計劃、年度規劃,都是自己自願去做的,而不是為了應付哪個領導的任務。

    對於「厭班」這件事,你並不一定要透過辭職或者做副業來得到解決,當然做自由職業是解決「厭班」的最根本辦法。

    如果你沒辦法裸辭,你還得依靠上班這份薪金,請嘗試給工作賦予意義,並試圖透過這份工作找到你的職業目標。

    只有行動起來,有了第一步了,後面你才能慢慢從「厭班」的情緒中掙脫出來,直到你找到那個真正想要的職業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