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中國為什麽會誕生出那麽多高認知的窮人?

2024-04-28心靈

這個問題隱含前置假設設條件是:高認知的人本不該窮。很遺憾,這是不對的。

窮不窮,第一相關不是認知高不高,而是——幹不幹。

別說什麽有人天天花天酒地也有錢。你看著花天酒地,其實人家是在廣交人脈,但凡會捕捉關鍵和機遇的,從這些看似不掏心的逢場作戲中也能找到機遇。這個也是實幹。不是只有被規定好科目的學習、制造、創作和研究才是實幹。在花花世界中精準捕捉時機也是能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三人行就有咱師,術業有專攻,是個很樸素的道理,但很多人體察不了這個道理。高認知的人,也可能會有另一些缺陷。比如逢場作戲這種事,有些高認知的人要麽拉不下臉,要麽根本就不屑於這麽做,要麽反應不夠機敏。

不屑於這麽做的,那是只在乎自己的情緒。提供不了情緒價值的交際,有物質價值也不稀罕。拉不下臉的,性格內斂,你讓他做,他別扭,他痛苦。

反應不夠機敏的,推心置腹可以。但酒桌調侃,他就是隨機應變差,說不到點子上。沒人說高認知也必須高機變。有些反應快,社交能力強的,初中畢業就去當笑面虎、很會說甜言蜜語、特會順耳話的,那還成了詐騙犯鋃鐺入獄了,這種認知也不一定高。

所謂高認知,很多就是坐而論道。君子之談,淡如清水。他也不是為了利啊。比如在知乎上寫東西這事,它絕對是個咂摸認知的事,但有幾個錢?如果一個人把這份精力都用在琢磨怎麽掙錢上,至少它比在知乎掙錢吧?但玩知乎的人,不就圖個認知交流嗎?不就是為了換點情緒價值嗎?

有些人,我們一眼就看出來這是個掙錢的料。因為他的所有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以及自我激勵方式,都是在為得到更多的財富服務。一分一厘的增長都能相應激勵他。他們這種他有幹勁兒。那些高認知悶頭伏案的老教授,就沒這幹勁兒。可如果實幹的人,認知低一些,我們也早早看出,上限就是個小老板。如果他機運好,獲取了超過他本身層次的財富,這種也很容易最後又賠光。因為「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暴發戶如果自身圈子和後代教育環境不跟進,沒有不沒落的。

很多人真得認知低,才會找不到認知界限,以為有錢人都是高認知,高認知都是有錢人。

所謂的有錢人就高認知,那是因為他有足夠的物質資源,能交下來一群願意跟他分享資訊的認知還不錯的朋友。

真得就是你有錢,只要你不無禮,只要你有耐心聽,你能聽到更多的訊息。因為交際平台層次高。然後這些從別人那裏獲取的訊息,這些聽來的分析,這些可能是鸚鵡學舌又去跟別人說一遍的道理,就會讓有些本身就雲裏霧裏的人覺得——啊,他的認知好高啊,怪不得他有錢。但同樣的話,你窮,你有沒有耐心和能力自己去搜尋和提煉這些資訊,那麽你就一無所知,就容易被那些三板斧的話唬住。又因為你下意識帶著仰望,給對方加著成功光環,就會覺得對方認知高。但是如果你再鸚鵡學舌,把這段話照搬給別人,除非是一般人也不會拿出來分享的有物質價值的小道資訊,你可能會被同層次的人認為是眼高手低,誌大才疏,牛吹說大話。因為你沒這個主角光環。現實就是這麽諷刺。所以稍微老實點的,也不出去亂說那些所謂「高認知」的話,和不夠親近的人,不分場合情景,不分關系定位,去說這些帶有個人立場和價值觀的話,本身也是認知混亂的表現。交淺言深是大忌。

所謂高認知都是有錢人。真得也要看人家願意認知哪一塊。你要把認知點都加到投資理財方向上,肯定比都加到哲學文學上來錢更快。可能只要加一點點掙錢內容點,就可以遠遠超過兩袖清風的窮書生。就像以前的炒房客,也炒成千萬身家,但除了樓市政策相關知識、渠道和見識之外,你看那些人和市儈嘴臉的市井之流他有什麽區別,一群鉆錢眼兒裏的高中學歷老漢有高認知?但人家就是富啊。你以為你一個大學生坐在公交車上,從車窗看旁邊那輛寶馬,就幻想著黑乎乎的玻璃裏駕駛座坐著得是什麽高人,其實裏邊可能就是個初中畢業,連東漢和西漢哪個在前邊都不知道,連中常會有幾個人都不知道的包工頭。可人家就是富啊。富,要什麽認知?

肯幹,你就會相對自己縱向而言,更富。

橫向怎麽辦?橫向靠自己是沒辦法的。橫向的話要看上限了,不能僅憑一兩個因素就一概而論。確實,認知差、眼界窄妨礙著財富上限的擴容,哪怕特別能幹能吃苦的把下限拉很高。每個人天賦和出身是不同的,起點不一樣,運勢也不同。但這個時候,想盡可能彌補自己的上限不足,你要有胸襟。認知和先天和早年教育有關,補起來不容易。但你剩下有限的認知內容點都往一個方向上絕對沒問題,杠桿擴大效應很強,那就是——從善如流。

有些人為什麽一輩子小老板到頭?因為他聽不進去別人的勸。別人的認知無法為他服務。道理不復雜,就是你認知不夠,用別人認知來湊。正好你也有些資源能獲取別人認知。按說你有了一點點錢,還想往上走,應該求賢若渴,見賢思齊,愛才如命,聞道勤行。但很多人,嫉賢妒能。自己有了些錢,卻奔著做葛朗台去摳,去享受,而不去用這些財富資源擴大、擴張自己的根基,獲取更多更高的平台與人際資源。勢利眼兒們見到有才能卻資源不如自己的人,不想著從那獲取更多有價值的資訊,獲取這些有能力的人的幫助,卻要和人家比才能,要壓人家的才能,以證明自己之所以有錢不是靠運氣而是靠自己的才能,維護內在的自尊心,這種就觸頂到頭了。斷自己的機會。

幹不幹,決定下限。不幹就不富,認知頂多換點情緒價值。有些人的情緒價值說真的就是和掙錢這事無關。人人都說自己不願做窮人,但做富人要付出的那些,比如敞開了自尊心任由風吹雨打,比如舍棄自由和個人空間,比如一定程度放下健康、舒適的生活,甚至有些其實是犧牲了家庭生活的,卻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做的。有的人覺得自己很苦很累,那是身體上。但可能精神上在逃避,躲在當和尚撞鐘的舒適區,渾水摸魚混日子,麻痹自己。不去沖擊不可替代的核心價值,那不叫幹。真正的幹,是把自己投出去,什麽都不在乎,鐵了心要占據一個在某個方面周圍的人取代不了自己的位置,就為了掙錢。但人的潛意識指引和意願,並不重合。一說辛苦都在訴苦,一遇困難有人先找理由。扭扭捏捏,怨天尤人,投機取巧,渾水摸魚的這幾路,其實不明白什麽叫全身心的投入,可能一輩子都沒有過。

很多認知不高不低的最能掙錢,恰恰是因為他們最放得開,收放自如,內心天然平衡。

幹了,縱向比自己就不會窮,這個社會餓不死任何人。但橫向比,瞎幹和會幹的人差距是巨大的。認知,會影響財富上限,尤其是自知之明。就幹個最最最簡單的快遞驛站,兩家挨一塊,你都能看出一家排大隊,一家沒有人。差勁的人,你說他幹吧,他覺得自己也幹了,但沒一點自知之明,連為什麽得罪只需遞個東西的顧客他都想不明白。你說窮吧,他也不窮,手忙腳亂也很辛苦,他都到達自己財富極限了。但他的極限確實就這麽可憐巴巴的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