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長三角腹地,人口數量、地域面積均不占優勢,卻能躋身「萬億之城」;非一線城市,但從「工業明星城市」、細分市場「隱形冠軍」集聚地,到「新能源之都」,這座城市總能覓得良機。
面積不大,能量不小;其名為「常」,卻不尋常。
走進3200多年歷史的「中吳要輔」,這座江南城市有著怎樣非比尋常、不止於常的發展邏輯?
覓渡無橋
「常州」之名始於隋,北倚長江、東臨太湖,大運河穿城而過。
既是水城,橋多。但這裏最負盛名的橋,卻是一座早已消失的「覓渡橋」。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常州知府李嵩主持建造覓渡橋,初為單孔石拱橋,後多次重建、改建。20世紀70年代,覓渡橋隨子城河的填沒而被拆除。
覓渡無橋,何以盛名?
延陵西路188號,靜立一座江南祠堂風格的古建築,門楣上懸掛著茅盾手書的「瞿秋白同誌故居」的橫匾。清晨,激昂的國際歌準時響起,與隔壁覓渡橋小學的瑯瑯書聲交匯。
市民在常州市瞿秋白同誌故居參觀(2024年1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覓渡」,是瞿秋白一生行跡的隱喻。他從少年時候起就憎惡一切惡濁的社會現象,之後上下求索,苦苦尋覓,為的就是找到通往新世界的「渡口」。
常州城區景色(2023年12月2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渡口,記錄下這座水城最重要的歷史時刻。蘇東坡從艤舟亭泊舟登岸,終老於古運河畔;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從這裏出發,不畏艱險、投身革命;雜貨鋪裏的青年學徒華羅庚北上求學,終成「人民的數學家」……一代代仁人誌士延續古城文脈,匯入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革新的洪流。
心中有彼岸,才會有渡口。「覓渡」早已不是一座橋的名字,而是一座精神地標,留在這座城市的血脈裏。
無中生有
10月14日,理想汽車第100萬輛整車在常州下線。2016年,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懷揣創業夢想,在全國多地碰壁後落戶常州,2023年企業年營收已突破1238億元,「三頁PPT造車」的佳話也傳為美談。
如今走在常州街頭,馬路上隨處可見綠牌汽車,停車場分布著成排的充電樁,建築屋頂有大片的光伏板,「新能源之都」的氣息撲面而來。胡潤研究院釋出【2024胡潤中國新能源產業集聚度城市榜】,常州位居第三,僅次於上海、深圳。
理想汽車因常州而成就。類似「無中生有」的故事,在常州常能看到、聽到。
夜幕下的中華恐龍園,一座科幻感十足的巨型金字塔從迪納索湖中緩緩升起,火焰、水柱、空中飛人閃現,裸眼3D、增強現實等技術,光影交織遊弋……20多年前,從未發掘出恐龍化石的常州建成恐龍主題樂園,打造了一座長三角青少年共同的樂園。如今,街頭的共享單車都是恐龍模樣,網絡熱梗「騎著恐龍去上班」成為現實。
圖為常州中華恐龍園(2024年1月4日拍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常州過去只有幾個傳統公園,全年旅遊收入不足300萬元,如今擁有A級景區40家,那些最吸睛、吸金的景點都來自於‘無中生有’。」常州市文廣旅局局長嚴俊如數家珍,說起「小題大做」天目湖、「點土成金」古淹城、「移花接木」鹽湖城……
茅山腳下的江蘇常州金壇東方鹽湖城夜色(2023年12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無中生有」的背後,是不墨守成規、善領風氣之先的創新傳統。
「事事當爭第一流,恥為天下第二手」,清代常州人惲敬和惲南田的這兩句話,道出了常州人的性格和城市精神特質。200多年後,常州街頭仍能看到「勇爭一流、恥為二手」的標語,盡顯這片土地的生機與活力。
行者常至
改革開放之初,常州湧現出金獅單車等一大批名品名牌名企,「工業明星城市」風頭強勁。但在星光耀眼的蘇南板塊,常州的工業產值規模略遜一籌,人口、地域面積都不占優,民間一直調侃「蘇錫無常」。
人生起伏,唯堅韌與奮鬥不負年華,城市也是如此。2023年,常州本地生產總值沖至10116.36億元,一躍成為全國人口最少、地域面積較小的「萬億之城」。
「常州的重新崛起,不靠運氣靠手藝。」江蘇省經濟和資訊化研究院副院長陳英武分析稱,常州一直在尋求傳統產業升級,方能覓得藍海,搶占先機。
理想汽車之於武進,寧德時代之於溧陽,比亞迪之於新北……十余年來,3400多家新能源企業在常州集聚成鏈,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動力依舊澎湃。
在江蘇常州理想汽車智能制造基地總裝車間,工作人員在檢查車輛外飾(2024年5月31日)。新華社記者 柳文惠 攝 「我們相信時間的力量,更相信相信的力量。」常州市市長盛蕾表示,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是一場甘於寂寞的旅程,必須懂得產業、舍得投入、等得成長、容得失敗。
常有覓渡人,方有得渡處。「文氣」與「硬氣」流淌在常州人的血液中。作為2011年就獲批的「老牌」文明城市,常州社會文明程度始終保持在第一方陣,統計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全市共有3.2萬余人次獲得見義勇為獎勵。
也有人用一碗銀絲面形容常州人。纖細的面條看似樸實無華,卻每個步驟都不含糊,雞蛋清揉面增加韌勁,母雞、大骨、鱔魚吊湯提鮮,再佐以各色澆頭,更要保證盛面時面碗滾燙,方才能成就一碗「面、湯、哨、熱」俱全的精致。
2024年6月14日,在位於常州市武進區的新譽集團有限公司電磁相容實驗室,工作人員在進行器材偵錯。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從大運河常州段向西南約10公裏,長蕩湖與滆湖之間的「兩湖創新區」正在加緊建設,合成生物島、細胞科技港、東方碳谷,新產業與新城市空間交相輝映。滆湖上掠過的長風,掀起長蕩湖的片片漣漪。
文字記者:蔣芳
海報設計:潘一景
統籌:劉梓桐、何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