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家棟 編輯/高莘)
兩周前ASD 2.0(Apollo Self Driving)釋出會的媒體問答環節,極越汽車CEO夏一平真情流露的落淚,在社交媒體意外走紅。
極越汽車CEO 夏一平 極越汽車
盡管作為現場的聽眾,每個媒體都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這位技術出身的CEO在經營上承受的壓力,以及走出舒適圈沖在一線的「不破不立」,但在互聯網的捕風捉影下,難免也會有不少人認為夏一平只是在賺流量。
9月10日,夏一平從極越07釋出會到會後的采訪環節,都沒有再度哽咽。用他自己的話說,「如果為了流量,我應該今晚哭。但說真的,我不是為了什麽流量,我認為做出真正好的產品,才是真正的流量。」
「
不為流量而做流量」
當然,如果從近半年極越汽車在行銷端的變化,其實不難看出,這個正在透過口碑逐步擴大銷量的「造車新勢力」,恰恰是最需要流量推動的品牌。
作為2021年便含著「百度」與「吉利」兩個金鑰匙誕生的品牌,曾經的集度汽車卻因為造車資質等問題,變成了市場中的遲來者,直到去年10月,搖身一變成為現在的極越品牌後,首款車型極越01才被正式推出。
但猶如當年極狐與華為合作時的聲勢浩大,在產品遲遲未能落地的前提下,品牌早期積澱的聲量也早已被消耗殆盡。
夏一平曾坦言,「沒有流量就是最大的問題」,汽車不像是普通電子消費品,普通人沒事不會去逛汽車門店,從使用者知道這個品牌到決定進店試駕,中間有很長的決策過程。
極越也曾試著學習小米、華為的行銷方式,但後者內建的流量光環,並不能簡單地復刻在其他品牌上。沒有強大的創始人IP和影響力,沒有百萬、千萬的使用者基礎,作為新品牌,知名度的爬升總是困難的。
「我們當初對於極越01的形勢過於樂觀了,認為智能化才是核心賣點,這也導致了在傳播層面的迷失。」夏一平向觀察者網表示,「但極越01在操控、空間很多方面的實力是非常強的。後來,在所有的傳播策劃裏面,把極越01的產品力又一條條分解,揉碎了重新講了一遍,相當於在消費者場景裏把極越01重新釋出了一次。」
從今年年初開始,極越首先在內部進行了大規模的架構調整,並全面更換了行銷團隊以適應新的行銷策略;夏一平也親自加入短影片的拍攝,為消費者答疑解惑。
傳播渠道的增加,為極越帶來的銷量變化是直觀的,5月交付首次超過1000輛,7月達1019輛,剛剛過去的8月,極越01則創下2117輛的交付新高。
不過,與互聯網盛行的「為了流量做流量」不同,夏一平在極越的傳播策略上,有著更為清晰明確的方向——讓使用者看完以後了解極越、認可極越,並願意到店試駕。
從極越07的釋出會來看,夏一平放出的親身出鏡影片,也證明了其為產品代言的諾言。
夏一平影片號截圖
為了證明車輛安全性,「極越07從20米、45度斜坡上,進行了連續兩次、多達十幾圈的翻滾測試,全車智能感應電動門全部可以正常開啟」;為展示自身對隱藏式門把手的安全性考量,「極越07在正面、尾部60km/h,側面30km/h三重碰撞後,車門變形的前提下仍可開啟」;「零下18℃的冰封解鎖測試下車門也可開啟」;對於車輛搭載的麒麟電池,「夏一平親自上場實測1200度噴火槍實驗,在氣凝膠測驗過程中直接用手來感受在火槍烘烤下電池溫度的變化」。
就像夏一平所說,雖然「費車、也費CEO」,但這種能夠把極越07的產品力更直觀真實地展示給使用者。他在采訪中提到,「上個月,極越整體上發了1.3萬條影片,曝光量過億,在此基礎上,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我們的產品,對我們產生興趣,到門店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多了。」
事實上,就連極越07釋出會本身邀請的嘉賓,也展現了夏一平期望在增加流量的同時,為產品做背書的願景。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左)、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中)、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右)參加極越07釋出會 極越汽車
此次釋出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等人紛紛到場,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也發來祝賀影片。曾毓群在作為極越07首位車主時表示,「百度的Robin負責智能化,我這個Robin負責電動化(李彥宏與曾毓群的英文名均為Robin)。」
做品牌不是一蹴而就,作為一個全新的品牌,透過硬核的產品力,強化行銷提升知名度才是其通向成功的關鍵。「使用者關註的,就是我要親測的。」當夏一平選擇在繁雜的流量中,堅持以產品為導向,或許便能夠解釋為何如今依然缺乏曝光的極越能夠博得越來越多使用者期待。
「無智駕不未來」
除了流量本身,夏一平還在近期反復提到「高階智駕」對於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在極越07的釋出會上,他甚至喊出了「2025年是淘汰非高階智駕車輛元年」的口號。
就像夏一平自己所言,「哭也能換回流量,但好的產品才是真正的流量。」極越對於好產品的定位,便集中在高階智駕上。當然,這也是建立在極越01已經在SEA架構上為整車的品質做好背書的前提下。
面向智駕,中國消費者也最能夠切身地體會到市場變化。從去年至今,無論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品牌,在釋出會上談及最多的產品賣點,便是智駕能力。
一如當年的電動化變革,智能化的浪潮同樣洶湧澎湃,2022年,國內還鮮有車企能夠實作城市智駕能力,特斯拉也一度被看作高階智駕市場的啟明星。
極越汽車
然而,僅僅時隔一年,以問界、小鵬為首的國內車企們,便將衡量智駕技術的維度,提升到了城市NOA的全國開城數量;再到2024年,極越以國內唯一「純視覺+OCC占用網絡+AI大模型」方案進入市場後,高階智駕的競爭也升維度至全程接管次數的下降,以及類人化駕駛風格的比拼。
夏一平在接受采訪時提到,「我認為到今年第四季度,能夠在中國做到全國都能開智駕的品牌非常少,因為有這個技術實力和能力的公司在中國屈指可數。一旦智駕落地,這一技術將很快占領消費者心智。」
他認為,從明年第一季度開始,消費者對高階智駕技術的關註會持續增強,因為這是所有同類產品的核心宣傳點。而能夠做到在全國範圍內落地智駕的企業,將擁有非常快的叠代速度,這也將持續拉開與其他品牌之間的差距,逐漸淘汰一些品牌。
同時,對於自身的「純視覺」技術路線,夏一平也有著絕對的信心。
他表示,目前華為、小鵬都在向純視覺方向轉型,從技術角度來看,「如果想做智駕全國都能開,又想泛化做得特別好,又想做端到端,純視覺可能是現在最好的選擇。」
而純視覺之間的競爭,則將考驗各家企業之間的競爭力,夏一平以馬斯克今年斥資40億美元購買芯片,組建超算中心舉例,直觀解釋了企業算力規模帶來的有利競爭,極越的優勢則依托於其背後股東之一百度的算力支持。
市場的起點,不止於銷量
「我睡覺很少的,平均每天睡5個小時。我覺得要有足夠的努力,用一天的時間幹別人幾天的事情,總有一天會做成的。」
雖然沒有再度落淚,但經歷了連續的釋出會與近期高強度的直播拍攝,夏一平在極越07釋出後的興奮之余同樣透露著一絲疲憊。
但他心裏清楚,極越01剛剛沖上2000輛的月交付數,還遠談不上銷量拐點的到來。極越需要的,仍是透過極越07進一步提升品牌的影響力以及銷量數碼。
從極越07的宣傳策略與定價,也能夠看到一年時間以來極越的快速成長與變化。
極越汽車
在極越07的產品介紹中不再拘泥於對「汽車機器人」的執著,而是面向更廣闊的目標使用者全面鋪開解析產品力;在定價與優惠政策上,不再盲目以成本、利潤為考量,而是吸取極越01的前車之鑒,給出直接面向同級市場的價格權益。從結果來看,限時優惠一萬元以後的極越07,起售價已經進入20萬元以內。
盡管不少人在釋出會後仍在質疑極越的智駕究竟能否與鴻蒙智選相抗衡,也有人在盤算19.99萬元的極越07與小米SU7誰更劃算,但相較過去在市場對比中的無人問津,或許當下能夠被拿來與車市中呼聲最高的兩家「汽車企業」進行比較時,夏一平與極越便已經成功邁出了面向市場的關鍵一步。
至於消費者到店試駕後又將做出怎樣的選擇,夏一平有著他的自信,中國車市也終將給出答案。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