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又一個泡沫破了!旅遊,正成為2024年最難做的生意

2024-09-13心靈

作者 | 瀾瑟

智谷趨勢 | ID:zgtrend

又一個泡沫破了!

被寄予厚望的旅遊,突然成了2024年最難做的生意。

站在C位的網紅城市們,今年GDP不僅沒起飛,還很慘淡:天水、哈爾濱、淄博一季度GDP同比增長在3.7%—4.5%, 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5.3%)

大部份景區上市公司生意也在下跌:12家披露半年報的旅遊景區上市公司, 有8家要麽利潤下滑,要麽在虧損路上狂奔

甚至連航空公司,都還沒走出虧損的泥淖:南方航空、東方航空、國際航空、海南航空平均虧損15億以上。

更詭異的是:

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2024年上半年,國內出遊人次27.25億, 同比增長14.3% 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2.73萬億元, 同比增長19.0% 整體人均消費由963元增至1002元。

明明旅遊人數和消費都在增長,旅遊行業怎麽就揭不開鍋了?錢都去哪了?

我們可能無法再用以往的邏輯,看待旅遊業。

景區們虧慘了

12家披露半年報的景區上市公司,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有的利潤下滑:

麗江股份凈利潤同比下跌7.22%

西域旅遊同比下跌4.38%

大連聖亞同比下跌21.24%-47.49%

有的由盈轉虧:

西藏旅遊凈虧損260萬元,同比下跌187%,

曲江文旅凈虧損1.50億元到1.80億元,同比下跌1548%

張家界甚至擴大了虧損:凈虧損5800萬元至6300萬元,上年同期凈虧損4100萬元。

什麽? 張家界不是已經火到了南韓嗎 怎麽虧成這樣?

實際上,天門山、武陵源這些熱門自然景點不屬於這家公司,這家公司主要提供為其配套設施和景點。

之所以虧得這麽慘,是因為旗下的「大庸古城」專案,上半年購票人數僅有2000多人,幾乎是門可羅雀。

這座計劃斥資20億打造的所謂「食住行遊購娛」綜合體,本來是為了留住遊客,多花錢,而對標杭州宋城建設的。不僅拆建一大批「古建築」,還推出了【 遇見大庸 】【飛躍張家界】等演出,但和其他人造古城一樣,基本是照抄成功案例。

千篇一律的結果,只能是和其他人造古城一樣被遊客避雷。有一些網友發避雷貼,吐槽大庸古城:「這個地方現代不現代,仿古不像古」「本地人外地人都不願意來」。

張家界屬於傳統景區的老毛病,離開了自然資源就玩不轉,而曲江文旅更讓人詫異。

要知道,曲江文旅也算是卷王中的卷王,手下大IP「大唐不夜城」不斷玩轉新花樣,從不倒翁小姐姐到「盛唐秘盒」「長安十二時辰」等,一次又一次火遍全國。

誰能想到,這麽努力的曲江文旅 從2020到2024一直在虧損

「大唐不夜城」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僅為23.53萬元,相當於每天賺1307元。

其實不奇怪,大唐不夜城作為大型人工景點,在日常運維、宣傳方面成本很高,但是這裏門票、演出都免費,普通遊客可以逛逛就走。最終只賺得人流量,卻沒賺到一點真金白銀。

相比張家界,西安的曲江文旅算是地方文旅中轉型比較成功的,但離開了門票、演出經濟,仍然轉不過彎來。

而且曲江文旅不僅賺不到錢,還有大量壞賬,光上半年就計提了小2億的壞賬,大部份來自西安曲江新區事業資產管理中心、西安曲江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辦公室、西安曲江文化產業發展中心,累計壞賬超過5億。

這些都是國資控股的兄弟企業,不僅幫不上忙,還只能互相甩鍋,最終淪為「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境地。

欠錢的下一步是什麽?只能是變賣家產還債。事實上, 曲江文旅已經在砸鍋賣鐵自救了。

就在前兩個月,曲江文旅連續轉讓兩家子公司股權:西安曲江唐邑投資有限公司和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管理有限公司,後者甚至是100%股權。

作為老牌文旅企業,曲江文旅核心業務就是景區營運與酒店資產,短時間內卻接連拋售兩大核心資產股權,說明水真的要漫過脖子了。

要是砸鍋賣鐵都抵不過,就是河南孟津文旅的下場:今年2月,孟津文旅被1億元債務壓垮破產,成為首例破產的地方文旅集團。

孟津文旅就是耗資近9000萬元建設小鎮,卻沒有充分考慮營收,不收門票,也沒有租金回流,無法覆蓋高額成本,最終因欠債嚴重被大股東洛陽旅遊發展集團拋棄。

錢的兩大流向

問題是,旅遊這麽火熱,遊客兜裏的錢似乎也花出去了,究竟都流向哪了?

一方面,落到線上旅遊平台手上:

尤其是攜程,第二季度凈利潤39億元,同比增長了501%,凈利潤率高達30.47%。

其他線上旅遊平台也賺得盆滿缽滿:

同程第二季度凈利潤6.6億元,途牛旅遊第二季度凈利潤4300萬元人民幣,上年同期凈利潤為22萬元,美團第二季度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收入強勁增長51%。

它們的成功恰恰印證了「鏟子效應」:

因為競爭太過激烈,淘金的人賺不到錢,反而是給淘金者賣鏟子的人掙了大錢。

畢竟「淘金」本身已經供過於求,都賺不到什麽錢。據文旅部數據,2019-2023年,A級景區增加了三千家,平均收入下降近4成。旅行社數量增長了近2萬家,年平均利潤降到了6.65萬元,平均每家旅行社的月利潤5538元。

與旅遊業相關大交通、住宿業也出現過剩。

國內航線方面,今年1-5月六大航司,總需求相比2019年增加了10.7%,但是總供給增加了16.9%。住宿業方面,僅上半年就多了5.1萬家民宿,同比增加24.6%,再創新高。

在旅遊人數持續釋放的情況下,反倒是對接交通、住宿和景區的中間商有了可趁之機。

另一方面,錢還流向真正拿捏遊客體驗感的景區,長白山、九華文旅、迪士尼業績就很輝煌

長白山凈利潤2000萬元至2300萬元,同比增加72%,

九華旅遊凈利潤為1.14億元,同比較去年同期上漲2.65%

迪士尼凈利潤約19.11億美元,同比增長49.41%,只算內地的上海迪士尼,去年客流量也超過1300萬,創下新高。

長白山的火爆要歸功於南方小薯仔對冰雪遊的熱情,途牛數據顯示,2023年十大冰雪遊熱門客源地中,南方客源訂單占比接近70%。

身為東北冰雪旅遊帶的「最高極」,長白山不僅具有更奇特的冰雪景觀,還經歷更徹底的重建,除了透過下移山門、增設網約車等措施打破冬季封山的歷史,還打造雲頂市集、雪絨花露營地等沈浸式業態產品吸引遊客。

九華旅遊 則得益於寺廟遊、玄學的流行。

在現實壓力下,很多人在上班和上學中選擇了上香。 攜程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寺廟相關景區門票訂單量同比增長310%。

而九華山恰恰是全國寺廟最多、僧人最多、真身菩薩最多的 佛教名山 ,素有「香火之盛甲天下」的美譽,自然成為寺廟打卡必經之地。

而峨眉山雖然利潤有所下滑,但仍然掙了不少錢,上半年凈利潤1.33億,也屬於蹭到了寺廟遊。

迪士尼就更不讓人意外了,不僅有強大的影視動畫IP,還具備令遊客欲罷不能的造夢能力:迪士尼園區內看不到主題景觀之外的任何建築,而每一個景觀細節追求契合動畫設定,樂園裏的不同角色還有專屬的簽名等等……

可以看到,不管是冰雪遊、寺廟遊,還是童話遊,這些賺到錢的景區都離不開一個核心要素:

充分提高遊客沈浸感和體驗感,給予他們足夠的情緒價值。

文旅大淘金時代

隨著遊客兜裏的錢調轉流向,旅遊業已經進入2.0時代。

在觀光遊為主的1.0年代,旅遊做的是「茅台生意」: 只要旅遊資源足夠稀缺,門票+索道+演出三件套直接躺贏,有時費人費力的演出都可以舍去。

就好比那五嶽,只要上過語文課,只要背過「五嶽歸來不看山」,這幾座山就是旅遊必經打卡點。

這時候,這些國資文旅成了地方財政的重要稅收渠道。上市公司峨眉山A也曾披露,門票收入除了要上繳管委會之外,「景區新農村建設資金」也要抽走數個百分點。

但在2.0時代,體驗感打敗稀缺性,成為旅遊決勝的關鍵。

流行一整年的 Citywalk 能讓一條街、一個商店甚至一個菜市場成為景區,因為它們正能反映一個城市最原始的地道風味和風土人情。

而演唱會、音樂節能徹底釋放人們的熱情,促使人們為了一場演出、一個偶像奔赴一座城。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平均跨城觀演率超過60%。

這也促使正統景區為打造更充足的遊客體驗感,進一步卷服務、卷特色、卷價格,不然就是前面所講的那些傳統景區的下場,虧到底褲都不一定保得住。

但在體驗感時代,景區出圈已經沒有標準答案,只看能不能打動遊客的心。

而在這一趨勢下,可以預見的是,

作為地方國有資產,相當一部份跟不上時代的傳統景區,會走向「砸鍋賣鐵」甚至破產的不歸路,就像曲江文旅、孟津文旅一樣。

而最先當炮灰的,可能就是像大庸古城這樣千篇一律、毫無體驗感的人造古城。它們不僅承擔不起地方政府的創收負擔,還會拖當地後腿,很難不成為第一個靶子。

這並非危言聳聽,重慶、內蒙古、甘肅發出的省市級檔都出現「砸鍋賣鐵」的字樣,重慶市璧山區甚至成立了「砸鍋賣鐵」工作專班,江蘇、四川、湖南財政廳也表示要盤活國有資產資源。

「砸鍋賣鐵」的主要方式就是要依靠地方國企和城投平台,處置或積極盤活存量資產,不少傳統旅遊景區就是這類資產。

不過,在1.0向2.0過渡的時代,這或許也是一場文旅大淘金。

篩掉無用的泥沙,才能讓真正的金子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