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在心理咨詢中來訪者和咨詢師是怎樣一種關系呢?

2018-10-25心靈

很多咨訪關系在實際咨詢之前就已經開始。

有一個問題,我問過幾百人。

這個問題是,如果各位要找咨詢師,會找一個什麽樣的咨詢師。大家普遍是這樣回答的:要找一個理解自己、有溫度、穩定可靠有安全感、能解決自己問題的咨詢師。但,當我問及他們,如果現在就去找咨詢師,會從哪些角度考量咨詢師呢?

大家說法很不一,有的說從個人感覺去找;有的說從受訓背景去找;有的說要試驗幾次;還有認為需要有心理行業的朋友推薦。這些討論是有意義的,但我今天想說,很多訪客開始找咨詢師之前就已經和咨詢師建立了某種「聯系」,關系就已開始。

常見的是理想化關系。 訪客在尋找咨詢師時,如果很註重對方的地位、影響,則是理想化投射。比如,我之前遇見一位新手咨詢師,她一定要從國內某協會少數的幾個人中尋找,因為她認為「這個協會在國內的會員沒有幾個人」。我當時了解她的情況,也比較了解這個協會背景,對她提出了勸告,最終她不聽,結果咨詢數次就以慘烈受傷結束。

越是理想化強烈,越難以忍受咨詢師的過失,對咨詢師的專業要求期待就越高。理想化還可能附著在咨詢師的人設上,比如有某些知名高校背景、精神醫學領域、教授資格,都會讓人心底覺得「安全感」,這種不經分析和判斷的安全感,往往來自於個人需要。

這種關系一開始就是將自己放在低位、將對方放在高位的需要。

理想化的訴求,分健康的理想化和創傷代償性理想化。前者是認為對方是好的,一種渴望到其身邊和與其共行的願望,對方做不到完美也會理解;後者則是緣於早年理想化挫敗產生,會對咨詢師產生持續的完美期待和要求。經常換咨詢師,甚至換了幾十位咨詢師依然不覺得滿意,背後可能有理想化議題。

最常見的是卻是密友關系。 很多訪客找咨詢師,不是基於慕名的理想化,而是基於「相似性」。比如,一位抑郁患者更希望找到一位曾經抑郁但後來走出來過的咨詢師;一個工科背景的訪客更希望找到一位曾經是工科背景的咨詢師;而帶娃的咨詢師則更容易「吸引」帶娃的媽媽訪客。

這是因為相似會讓人覺得更容易被理解。

密友是一種信任和無話不談的親切感,這種關系是很有利於建立咨詢聯盟的,因為它具有平等性,同時也具有情感的溫度和活力,訪客不會感覺到自己是一個被治療的病人,也不會覺得會被如此以待。咨詢師也不會覺得自己的外在展示有多重要,而是能和訪客像密友一樣去交流探索。

訪客對咨詢師的期待,是反應了內心渴望的。

初次訪談,就覺得咨詢師一定要「治療好自己」,看似是完美期待,心底是有融合式需要,覺得對方要完全滿足自己,同樣這也體現在破壞設定、控制咨詢行程、不按照要求預約咨詢師卻隨時隨地給咨詢師打電話種種方式上。

一旦開始咨詢,則訪客的咨詢師的關系趨於多元化。隨著咨詢進展,訪客心靈的需求變化,咨詢師也變得或近或遠,可能是由遙遠的理想化關系到無話不談的密友,也可能是持久的遙遠隔離後某一天開啟心扉,咨詢師可能是訪客心中的某個「壞人」、「朋友」、「導師」、「依戀物件」、「喜歡自己的人」。

無論是哪一種,都深刻且真實,不是輕易用理智就能擺脫。關系,看別人和自己親身體驗,完全是兩回事。咨詢師的在場、穩定,為復雜的關系擺蕩提供了基礎,這需要咨詢師的人格修養比較高,且自己大部份的情結創傷都已完成修復。

2024.1.9 隨筆、心理咨詢的一點經驗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