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你不是你,別人眼中的你也不是你,你眼中的別人才是你。
或許你很難理解,但其實這就是心理學中的「投射」。
如果你不知道這個概念,就會很容易活在一種邊界受損的狀態中,因為控制與被控制而憤怒,由於指責與被指責而羞愧。
投射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是說一個人會把自己身上難以接受的一部份,丟給外界,讓別人來承擔這份羞恥,這份「壞」。
投射聽起來很晦澀的術語,其實在生活中很常見。
簡單來說,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口鍋,這口鍋裏裝著羞愧、憤怒、未療愈的創傷等等,但背著它太痛苦了,所以我們會毫無覺察的把這口鍋甩給愛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這樣就不用面對痛苦了。
自己有某種惡習或壞想法,就推測別人也有相同的惡習和想法。
透過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想法、性格、欲望轉移到別人身上,指責別人惡劣,把別人當成替罪羊,逃避自己存在的問題。
舉例來說,一個人在犯錯誤後,沒有相應的自我反思能力,反而把錯誤歸結到他人身上,轉移責任,忽略自己的責任和問題。
你和朋友一起吃飯,有個人不停說話,你打斷他後,他開始指責你,覺得你不想聽。上司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