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聽說「線上心理咨詢師可以年入 300 萬」,是否有可能性?心理咨詢行業的真實收入情況是怎樣?

2023-12-13心靈

其實這裏面有一個悖論,如果希望賺錢,獲取豐厚的收入,那麽心理咨詢不是一個好選擇。

心理咨詢師某種程度和醫生的倫理是相似的,它提供職業成就感,尊嚴,和體面的回報。而不是追求豐厚的回報,追求豐厚的回報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人格」問題,比如自戀型人格,偏執型人格,完美型人格等等。甚至有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

因此,回答題主的第一個問題是,在一個不是以追求豐厚回報為基礎的職業, 談一個明顯超出「正常分布」水平的收入,本身就不能說是一個以心理咨詢為主導的心理咨詢師

為什麽這麽說呢, @俞林鑫 算了一筆賬,如果只是以心理咨詢來計算,要極高的收費和極高的咨詢小時數才可能達到年入300萬元。

這是一個不可能的關系,如果收費極高,就很難有大量的咨詢小時數;而有大量的咨詢小時數就不可能收費極高。

這很好理解,收費越高,受眾人群越少,或者咨詢次數/人就少,而這兩個指標都和咨詢小時數有關系。因為它們代表了接受較高消費的受眾群體數量。如果你反駁,就是有那麽多的人願意花那麽多的錢和時間來做心理咨詢;那麽,在這個充分市場化的「行業」-心理咨詢行業,這樣市場套利的空間會被極大降低。

怎麽說呢?如果300萬那麽好掙,就會有更多的進入者,甚至會吸引一些骨灰級的玩家進來搶占市場,最後的結果,收入必然回歸到這個行業應有的一個區間浮動。

第三,心理咨詢市場是有年回報超過300萬元的心理咨詢師,但是他們的主業往往不是心理咨詢。

當然,並不是說他們不是全職心理咨詢師,而是他們的主業會在和心理咨詢有關的區域拓展。最常見的是賣課、培訓和督導,部份咨詢師還有版稅收入。而這幾項收入都和市場巨大的「新進入者」有關系。

即,雖然心理咨詢的affordability並不能滿足300萬元的年收入,但是,對心理咨詢感興趣,對心理學感興趣,希望進入心理咨詢,和心理咨詢行業本身特有的持續學習模式等有關的人士數量提供了龐大的affordability。

打個比方,花1-2萬元做心理咨詢,很多人覺得好貴啊,因為他們中大多數人會和去醫院看病做比較,在有醫保的基礎上,看病的消費支出比起心理咨詢的支出算是廉價的。但是,如果只花1-2萬元去學習一門技能,很多人會覺得很劃算。雖然後續投入不少,但人類的德性決定了,一旦開始投入,後面就會持續投入(社會心理學中的登門檻效應),除非興趣轉移了,價值觀轉移了,或者沒錢/沒有最低可以接受的回報了。

所以, 真正具備龐大消費能力的是「學習」心理咨詢的市場,而不是「心理咨詢」的市場。 這個市場別說300萬元,頭部IP每年近千萬收入都有可能。

當然,從我個人的角度看,我認為優秀的心理咨詢師從心理咨詢轉移到心理咨詢教育無可爭議。只不過,不宜用他們的光環來構建心理咨詢行業的幻象。

不過,屠龍者往往成為惡龍,很多收入過高的IP對心理咨詢這個行業的亂象應有一定的社會責任。當自己成為一種保守的知識權力話語時,實際上對行業的健康發展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們一方面促進了行業的發展,一方面也為行業帶來了消極風險。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