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米爾頓·艾瑞克森流派的催眠具體是怎樣繞過來訪者阻抗的?

2021-03-31心靈

艾瑞克森流派繞過阻抗的核心是間接暗示(indirect suggestion)

基本原理是,透過一連串的事實陳述,連結被催眠者意識與無意識。然後透過不同的手段(解離、混亂、制約等),讓意識在不知不覺中,重新和無意識連結,達成出神(恍惚、催眠,英文trance)狀態。

這樣說比較學術化,舉幾個例子如何連結意識和無意識:

1、你已經知道,如何體驗像太陽照在你皮膚上,所產生的溫暖之類的愉快感覺。

被太陽照在皮膚上,溫暖舒服的感覺,是每個人都有過的。所以這是事實陳述。意識層面的判斷絕對沒有問題。不會引起阻抗。但在潛意識裏,喚起了「溫暖」這種體表狀態,以及「愉快」這種情緒。

2、我們知道在你睡覺時,你的無意識會做夢。

這也是意識層面的事實陳述。但調動了「無意識」,並引發了「做夢」的暗示。

類似這樣的間接暗示很靈活,但不是一次有效。往往需要多次間接暗示。所以艾瑞克森的催眠往往時間很長。表演性質的快速催眠案例比例很少。

3、你正坐在椅子上,背靠在椅背上,雙腳放在地上。同時,你也能感覺到椅子對你的支撐。

這是最常用被推廣最多的「yes」定式。也就是先說三句事實陳述,然後做一句引申。在這裏,引申的是「支撐」這個詞。為了讓被催眠者更有安全感。

然後再說下如何利用技巧讓意識和無意識重新連線,進入trance(出神)狀態。

1、制約:你喜歡坐著還是躺著,進入催眠?

問題是喜歡坐著還是躺著。而間接暗是不管怎麽選,都進入催眠。這個句式也常常被用到銷售話術中。比如:你需要一個還是兩個雞蛋。

2、混亂:例如握手催眠

握手催眠是艾瑞克森少有的快速催眠技巧之一。核心邏輯是先引發對方的習慣行為,當自己舉起手時,對方也舉起手。而在快要握住手時,利用暫停、輕觸、推壓等方式觸發對方的僵直狀態。然後快速匯入催眠。實話實說,這個很難。需要非常豐富的技巧。

3、解離:你的意識在聽著我說話,而無意識中探索著更多的東西。

解離是對人的解構。比如上面的句子,就把意識和無意識做了解構。

附言與個人感受:

艾瑞克森的催眠很難。因為沒有明確的結構。或者說,艾瑞克森的結構是建立在來訪者身上的。這需要以來訪者為核心,用非常強的觀察能力,配合適當的技巧進行互動。而這也正是大多數催眠師欠缺的。

我學常規催眠的時候,大概32課時就可以做簡單的催眠。按部就班做下來,似乎也是個催眠師了。

而學艾瑞克森很難。一個工作坊下來,似乎學到了一些東西。但是自己用的時候,又覺得莫名其妙。大概在第三次工作坊過後,才找到一些感覺。

下面,對題目發起挑戰 不關心催眠治療的,可以不看

個人認為艾瑞克森流派,對於是否繞開來訪者阻抗。並不是一個必須的行為。

如果我們往上看一層。艾瑞克森流派催眠的目標和核心邏輯是什麽?

眾所周知,艾瑞克森是心理治療師。他對心理問題的解讀是:患者的意識和習慣意向所形成的,僵化的習得性限制。

這裏麪包括了意識形態,阻抗等等。

而艾瑞克森的解決思路是:依靠某些溝通策略,喚起、調動和移動患者在某些方面的聯接過程和心智能力,從而間或達成某些治療目標。

坦白說:這句話轉譯的很拗口。

我試著結構化一下:

1、你得了解患者的心理行為定式,包括核心認知、防禦機制、或者阻抗等等。

2、在1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模型(策略),滑動原有的行為定式,讓無意識重新和意識連結。形成新的心智能力。

在這個原則下,催眠只是一個過程,以超出其平常意識或自主控制範圍的方式,喚起和利用患者自身的心理行程。

換句話說,催眠不是目的,只是有效的手段。而所謂阻抗,在這個結構下,首先考慮的不是繞開。而是如何利用(善用)。阻抗即是問題,同時也是資源。

參考文獻:【艾瑞克森催眠教學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