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麽一去不復返呢?
作為千千萬大學生的一員,我們好像常常會懷念中學階段,懷念童年等,或者就時不時的內耗,抑郁,焦慮等,很少有真真切切活在當下的人。可能這就是我們看起來不快樂的原因。
當我看到這個問題時,我頗有感觸。最近看過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裏面說: 我們的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系。 最開始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在上高二,我當時是不相信的,因為在我的小世界裏,我和周圍的人都只是表面來往,也沒有知心朋友,所以我根本感受不到這句話的力量。
在高中的時候,哪怕偶爾遇到了和同學間的小矛盾,我一般都會對自己說:過眼雲煙罷了,還要學習呢,還要考試呢,學不好考不好也就玩不好,這些事情不重要…用這些理由來勸自己不要死守著不放。但是後來回想起來,其實自己當時根本就沒意識到,這些小事情在「暗中讓我分心」,讓我的學習效率降低。
後來上大學了,自己第一次住宿舍,加上自己敏感,不喜歡吵鬧的環境,性格、生活習慣和室友們也很不一樣。她們喜歡晚睡晚起,我喜歡早睡早起。時不時的會發生矛盾,我最開始的態度是冷處理+遠離,我也不想過多解釋,怕招來更多麻煩,後來自己越來越受不了這樣的生活氛圍,內心開始抱怨環境等,但自己就是不想冷靜表達自己的想法,還和室友發生了幾次較大的矛盾,學習也沒考出理想的成績,自己的心情幾乎每天都很遭,畢竟是室友,每天都擡頭不見低頭見的,那段時間過的很不愉快。我甚至都不想回寢室睡覺,想起了網上那些寢室事件,就心有余悸,想悄悄租房子。
幸好,我遇到了一個性格穩定的女生,她因為從初中開始就住校,對於我向她傾述的煩惱,她覺得都是很小的事情。我說你們寢室吵嗎,她說每個寢室應該都差不多吧,我睜大眼睛一臉質疑,我說我感覺我們寢室最吵。她說:「因為你討厭她們,所以你就把你的註意力放在了她們那裏,你就時常關註她們的行為,不斷 強化 她們很吵很差勁的形象,你可能根本沒有註意過其它寢室的情況吧」。忽然就醍醐灌頂,想起了那句詩:「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後來,我嘗試各種方法,讓自己平靜下來,腦子裏很少去想一些室友的事和行為,把更多的精力傾註於探索自己身上。我漸漸發現其實其它寢室也有很多內部矛盾,也有很多我看不慣的地方,只是自己沒有身處其中。我也漸漸明白了, 人的本質內容是社會內容 ,離群索居就違背了人的社會內容這個本質內容。和室友們僵持的那段時間,我把自己封閉起來,不僅沒有和室友說話,和熟悉的同學也幾乎不說話,那種孤寂讓人痛苦。書上的與世隔絕現實世界可能根本做不到。人既然具有社會內容,那就應該順應自然,過群居生活,社會內容讓我們生活在各種各樣「關系」中,哪怕是宅男宅女,也做不到沒有「關系」的活著。正是因為人的社會內容,正是因為我們生活在「關系」之中,或許才會說「我們的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系。」
柯景騰:你信不信十年後,我連 log 是什麽都不知道,還可以活得好好的。
沈佳宜:我知道。
柯景騰: 那你還那麽用功讀書。
沈佳宜:人生很多事本來就是徒勞無功的啊。
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短短三萬多天,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對於青春,還是用描述代替評價吧,畢竟那個時候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有很大的不同了。
最後,我想說處理好人際關系後,多看書,多向內探求自己,多實踐,很多事情自然就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