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兼具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雙賽道優勢的熱門公司,臥龍電驅(SH600580)過去幾年一直以「一二三發展戰略」為主,將電機產業、新能源產業及系統解決方案業務視為三條成長曲線。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2年和2023年,臥龍電驅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42.7億元和155.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00億元和5.30億元,也就是營收出現增長,但歸母凈利潤出現下滑。
2024年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臥龍電驅實作營收121.94億元,同比增長1.06%;實作歸母凈利潤6.38億元,同比下降30.92%。公司解釋稱,主要系大宗物料價格上漲導致毛利率下滑及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損益專案同比減少所致。
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破萬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電機及控制業務是臥龍電驅的關鍵核心業務,近年來公司並購了數家海外知名電機及控制類產品制造企業和國內大型電機龍頭企業南陽防爆,透過對國外公司的品牌和技術優勢與國內公司的制造成本優勢的融合,公司在高壓驅動整體解決方案、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高端和超高端家用電機、振動電機等領域已經逐步取得了行業的全球領導權。
近兩年,臥龍電驅的工業電機及驅動業務帶來了超過60%的營業收入。2023年年報顯示,工業電機及驅動的全年生產量達3196萬kW,同比增長6.96%,銷售量達3402萬kW,同比增長12.95%,全年收入達96.45億元,同比增長10.02%,毛利率達29.58%,同比增長1.18個百分點。
進一步細分,臥龍電驅搭建了小、中、大三個功率等級的驅動產品及一個適航標準的產品布局,公司還與中國商飛共商19座電涵道縮比機電推進系統技術研發,與沃飛長空團隊就「AE200」電動力技術展開深入交流。此外,公司與山河星航、萬豐奧威、羅爾斯-羅伊斯均有技術研討和合作。
而從下遊套用來看,臥龍電驅的工業電機及驅動產品覆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及工業無人機產業、人形機器人產業。
關於低空經濟賽道,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打造包括低空經濟在內的若幹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強調了要打造包括低空經濟在內的新增長引擎。
據賽迪顧問【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受民用無人機產業高速發展、低空空域改革試點工作持續深化等影響,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高速發展,行業規模達到5059.5億元,同比增速達33.8%;隨著地方支持政策發力及低空飛行活動的日益增多,預計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增長至10644.6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在eVTOL單機成本中,電推進模組占比達40%。根據有關規定,電推進系統應當按照局方接受的標準,隨飛機型號合格證獲得批準。浙商證券研報披露,中國民用航空規章【正常類飛機適航規定】(CCAR-23部)包含的適航準則,應當適用於該電推進系統的特定設計和預期用途,並達到局方可接受的安全水平,因此航空級電驅廠商必須跟隨eVTOL主機廠透過系列適航認證才可裝機生產,而當前eVTOL適航審定周期普遍在3年以上。
預計2026年電驅動出貨超5000萬kW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形機器人已經成為未來科技的代表之一。
馬斯克在特斯拉2024年股東大會上表示,到2040年人形機器人數量將超過人類,可以替代人類完成無聊、危險和人類不願意做的工作,成為工業主力,預計有望達到100億台。
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預測,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為10.17億美元,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51億美元,2024年—2030年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56%;全球人形機器人銷量將從1.19萬台增長至60.57萬台。
而在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中,FSD系統、視覺傳感器、電池組、靈巧手、旋轉關節和線性關節等組部件是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套用的關鍵,其中部份組部件依賴於伺服驅動器和無框力矩電機的技術突破。
臥龍電驅近日接受調研時介紹,公司深耕伺服產品多年,開發了一大批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全數碼化伺服驅動產品,已廣泛套用於工業機器人、AGV、數控機床、工業自動化等領域。透過深厚的積累和技術儲備,公司布局開發了高爆發關節模組、伺服驅動器、無框力矩電機等人形機器人關鍵組部件,以極致性價比助力仿生機器人的產業化推廣套用。
臥龍電驅表示,公司旗下的希爾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工業機器人系統整合商,現為全球多家知名車企提供自動化生產線,並持續獲得全球多家知名車企訂單,公司亦布局了仿生機器人巡檢系統、高空應急遞送系統和外骨骼助力系統等解決方案,可廣泛套用於電力、石化、煤礦、應急救援、醫療康養等多個領域。
浙商證券預測,2024年—2026年,臥龍電驅的工業電機及驅動出貨將達3912.30萬kW、4487.41萬kW和5138.08萬kW,分別同比增長15.00%、14.70%和14.50%,預計分別實作收入110.91億元、127.22億元和145.66億元,增速分別為15.00%、14.70%和14.50%,毛利率分別為29.00%、28.70%和28.50%。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