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銳評|尹錫悅敗了,所以他們又勝了?

2024-12-20心靈
南韓戒嚴風波尚未平息,但已有人開始「挽尊」。
輿論場上,有一種論調稱,尹錫悅在國內的一片反對聲中失敗,再次展示了「民主」的自我糾錯能力,是美式民主的又一次勝利。
然而,果真如此嗎?
(一)
1948年,南韓在美國支持下確立了三權分立的西方體制。70多年的同盟關系搞下來,「親美」也成了最大的政治正確。這個意義上,南韓的戒嚴風波確實也是一個觀察美式民主「移植」效果的切口。
如觀察人士所言,「一種體制,如果最終不能把最優秀的人才推舉到最關鍵的位置,如果讓黨派利益捆住領導人手腳而無法有所作為,這種體制顯然出了問題。 」
以此反觀,尹錫悅是南韓直選總統以來,第一位沒有國會議政經歷的總統,從政僅8個多月就贏得人生第一場公職選舉。這位政治素人之所以成為大選黑馬,是因為很多選民將尹錫悅當作「反文在寅」的象征。尹錫悅順勢而為,煽動選民情緒,喊話如當選總統,將對文在寅政府進行清算。
可見,尹錫悅當年的勝出更多只是「為選而選」「選無可選」的結果。其上台後,也很快表現出在治國理政上的能力短板,在內政外交上出台了大量錯誤政策,令支持率一度暴跌至11%。南韓政治極化對立愈發嚴重,國會與總統府的矛盾日益尖銳,直至演出了一場6小時的戒嚴鬧劇。
所謂民主選舉,選不出一個能夠解決南韓現實問題的領導人,這就叫「民主的勝利」?
(二)
跳出南韓,「美式民主」在其他國家成功過嗎?
十九世紀初,隨著廢奴運動在美興起,大量黑奴獲得了自由民的身份。對此,美國統治階級發起了「回到非洲去」運動,於非洲建立了一塊名叫利比里亞的殖民地,流放了大量美國黑人。隨著美國國內形勢變化,這塊非洲殖民地成了美國政府的包袱。1847年7月26日,利比里亞聯邦發表【獨立宣言】,成立利比里亞共和國。這是一個完全照搬美國政治體制的國家,甚至連國旗設計也是同個模版。
按照某些人的設想,一個資源豐富、環境宜人的沿海國家,又全盤復制了「人類最先進」的民主制度,這個非洲「小美國」理應走上繁榮富強之路。但現實是,利比里亞從成立伊始就內亂不斷、貪腐橫行,利比里亞政府也從未對國家進行過有效治理,直到今天仍是世界上最未開發國家之一。
美式民主在非洲水土不服,那麽在亞洲呢?
1946年7月4日,曾長期作為美國殖民地的菲律賓,在美國「獨立日」這天由美國宣布其獨立。這個新生國家的政治體制也是高仿美國,被美國親切地稱為「東方民主櫥窗」。
然而,隨著越南戰爭結束,菲律賓失去美國的經濟扶持後,國內矛盾迅速暴露出來。菲律賓160多個大家族利用「美式民主」縱橫捭闔,建立黨派、控制選舉、培養代理,形成了金錢、幫派、槍支所構成的「3G政治」,菲律賓成為世界上腐敗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至於被稱為美國後院的拉丁美洲,美式民主也是一塌糊塗。
1823年,時任美國總統的蒙路提出「蒙路主義」,宣稱「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實則將拉美視為美國的「天然附屬物」,迫使拉美國家按美國意誌行事。
以軍事威脅方式幹涉墨西哥內政,逼迫墨西哥頒布新憲法;派兵入侵多米尼加和海地,威逼當地民眾進行投票選舉;插手厄瓜多爾、危地馬拉等多國內政,推動組建親美民選政府……
在美國的霸權之下,先進行軍事行動,之後扶植親美政府,最後進行「美國化」改造的「加勒比海模式」在拉丁美洲幾乎橫行無忌。但這些國家同樣沒能過上好日子,黑幫、毒品、貧窮、饑荒等等災難綿延不絕,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美國的民主輸出,更像一個無情而自私的「悲劇制造機」。
(三)
長期以來,美式民主故事有兩大支柱:「昭昭天命」與「種族優越」。這兩大「神論」與政治自負相互作用,使美國對自身民主制度產生了某種偏執的優越感。
同時,美國熱衷於搞「民主輸出」也並非真的關心民主,而是為了維護美式霸權。正如美國著名哲學家喬姆斯基在【美國說了算】一書中道破的一個事實:「任何新出現的民主形式都必須符合美國的利益。」
一個現代化政府最基本的內容是能夠實作有效統治,而在功能上則應體現為政府對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有效治理、滿足群眾不斷增長的生活需要,以及有效實作既定的管理和行政目標等。顯然,這些都需要政府根植於本國歷史與文化,方能因地制宜制定政策。
但美式民主輸出只是強行「嫁接」,並不按照客觀規律及實際情況建立一國政府,也就無法建立起最基本的有效統治,無法解決國內尖銳的社會矛盾,無法履行其他社會職能。這就必然導致這些國家政府輪番倒台、社會持久混亂、經濟發展停滯、暴力行為泛濫。
(四)
美式民主之所以在全世界屢屢碰壁,在於南橘北枳的水土不服,更在於其制度本身存在著天然缺陷。
站在18世紀的時間點上看,美國建立的民主共和政體有其進步性。但隨著時間推移,美國的民主越來越背離民主制度的內核和制度設計的初衷,越來越凸顯自身的狹隘性、功能上的局限性和本質上的虛偽性。
比如,民主制度的基礎是自由和平等。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所造成的經濟地位不平等使得權力和影響力成為少數人的特權,這顯然與民主的發展要求背道而馳,也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比如,在兩黨制、聯邦制之下,很多需要集中力量辦的「大事」根本無從推進。近年來,從邁阿密公寓倒塌,到夏威夷毛伊島大火;從俄亥俄火車脫軌事故,到颶風「海倫妮」肆虐……災難救援之拉胯,已證明美國政府連有效維護公共秩序都做不到。
比如,在孟德斯鳩看來「三權分立」成立的核心要義之一是「司法獨立」。就拿「總統特赦權」來說,盡管這一權力的目的是對司法權進行糾偏,但在發展中該權力已經成為權錢交易或維護裙帶關系的遮羞布,「特朗普赦免親家公」「拜登赦免兒子」簡直成了魔法對轟。
當下的美式民主,金錢政治、身份政治、政治極化、社會撕裂、種族矛盾、貧富分化等問題愈演愈烈。這樣功能紊亂的「燈塔」還想著指點全球,註定會淪為笑柄。
(五)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著才知道。」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是各國人民的權利,而不是哪個國家的專利。實作民主有多種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
曾經依靠經濟、科技、輿論等霸權,美國編造出了「民主神話」,並將之視為「歷史的終結」。但「神話」終究只是「神話」,隨著美國霸權的衰落,這樣的「神話」也將被無情地戳破。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評論員 鮑南
流程編輯:u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