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末,當我寫下「一位普通北京市民的2020年消費記錄」的第一個字時,沒有想到它能寫到第五年。
2024年所有讓我覺得值得記錄的消費,總結起來,都是為了兩件事:省時間,添樂趣。尤其是「添樂趣」,也就是「玩兒」。過去這一年,我覺得這是生活裏最重要的事兒之一。愛玩兒跟愛吃一樣,是正當的,不丟人。 玩兒也沒有高下之分,開心就好。 我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貪玩兒是不好的,但回到當下,玩兒是一件很重要的正經事兒,是滋養自己的重要手段,或者換個說法,叫熱愛生活——
文| 原版二姐
日式搬家和掃地機器人
因為2023年買了個房,2024年最大的一筆花銷,自然是和房子有關。
裝修我選的整裝,因為懶,圖省事兒,裝得也比較簡單,幾乎談不上什麽風格,就是實用。電器也是跟裝修公司定的,今天裝這個、明天安那個,我似乎對那些特別有用的大電器們沒什麽感情,只是覺得又完了一件事兒。 整體裝完,更大的感覺就是煩,太煩了,這輩子再也不裝修了。
但整個搬家的過程中,還是有兩樣具體的東西,讓我覺得值得消費。
首先,實名表揚日式搬家:舊家管打包,新家管擺放(我們因為沒想好什麽東西放哪兒就自己擺放了,所以嚴格說來我們是半日式)。全日式298一立方,半日式(管打包搬運不管擺放)258一立方。5立方起。不算便宜,但是省心省時間。師傅們利落又細致。我那十來個有貓的杯子呀,都包得仔仔細細。每個箱子上都寫明箱子裏面是什麽東西,一目了然。還給了一個表格,每一個箱子的編號和裏面的內容一一對應,方便後續尋找想找的東西。
以為要用一整天時間,結果早上9:30開始, 12:30就已經都運到新家來了。一想到有那麽多個箱子待整理,我和棟梁(我先生)一鼓作氣!出去吃飯喝咖啡!玩兒了仨鐘頭,回家就躺下了,並開始就「什麽東西放在哪兒」展開了愉快的對罵……
一開始還挺有規劃的,後來我就急了,什麽東西放哪兒也沒所謂了,總之先拆箱,先塞到櫃子裏,屋裏騰出空間來再說。後續的細致整理收納,我也不著急了,給自己5年時間完成。
十幾個杯子,包得嚴嚴實實地送到新家
另一個實名感謝的是掃地機器人。
裝修的時候沒有經驗,我選的地磚既難擦,擦完了跟沒擦差不多,還不耐臟。因為家裏有貓,網上教的那些清潔方法我也不敢用。所以搬家之後將近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擦地成了讓我頭疼的事兒,既要三天兩頭地伺候它,伺候完了還跟沒伺候區別不大。本身不是愛做清潔、做家務的人,而且幹了半天又沒什麽成就感,有那麽些天,一想到要擦地就怒從心頭起。
在過日子這件事上,我是低能兒,但是願意向朋友們學習。學習的方法就是她們推薦什麽我就買什麽,功課我也不做,因為她們都替我做完了。各路的朋友們向我推薦了掃地機器人。一個高中同學說,「 科技是幹什麽用的,就是把你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的,人生苦短,那有限的時間就應該用來做其他想做的事兒,用來玩兒都不丟人。 」
綜合各種意見,交叉對比之後,趁雙十一優惠促銷,我入手了一個掃地機器人。不到三千塊錢。給它起名叫「 石原裏美 」(熱衷於給家裏的一切起名字)。這麽說吧,自從掃地機器人來了,我自己再沒擦過地,沙發下面一些如果我自己擦需要彎腰,甚至跪在地上才能夠到的地方,它很輕易地一扭身兒就能進去,我特別愛看它在各種腿兒之間繞來繞去,可顯它能耐了。
每次「石原裏美」在屋裏以掃拖模式幹活兒、我在一邊兒幹別的的時候,都會覺得這個小家電真是買對了。你說它真能比我擦得幹凈多少嗎?真能。而且人家任勞任怨、一聲不吭、讓啥時候幹啥時候幹、讓擦幾回擦幾回,比我脾氣好多了。 目前唯一的遺憾是老貓還是害怕,我就盼著老貓有一天也能勇敢地騎上掃地機,在屋裏風馳電掣,驕傲地巡視她的江山。
搬進了新家,總有人問我感覺怎麽樣,感覺就是住起來的確方便很多,有電梯上下樓,還有車位,多晚回來都沒事兒,離地鐵也更近。但論感情,還是舍不得老房子的那些老鄰居。
老房子的對門兩口子人都特別好。跟對門住這麽多年,得到他們照應的事兒不是一件兩件。對門大哥是電工,幾乎家裏什麽東西壞了,他都會修。有一次我家馬桶壞了,那是特殊時期,出門買東西都不是很方便,更別提找物業或者約個師傅上門給修了,是對門大哥過來給我修的,忙乎了半個多小時,修好了。對門大姐做飯有好手藝,做了什麽好吃的都想著給我送一份,我一個不會做飯的人,能吃上熱乎乎的正宗糊塌子,還不是因為有對門大姐。
得知我們要搬家,對門兩口子都說舍不得。我也舍不得他們,他們讓我確確實實地相信「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是真的。依然很想念他們。
「石原裏美」打掃幹凈的地板和害怕「石原裏美」的霜瓏
花給植物的錢,永遠最值
可以不買衣服零食,不能不買花——這是我的消費準則。
搬家之前散味兒期間,我時常過來新房子看看,那時候就把老房子的植物給搬過來了,後來覺得房子空,它也怪孤獨的,就少少地買點鮮花綠植,給它做伴。搬家之前的3個月,新房子裏就沒斷過花兒。但我就愛幹這沒用的事兒。又沒住進來呢,那也不行,就是因為沒住進來才更要有點生氣,反正也花不了幾個錢。
但買花的方式,有點變化。最近沈迷某直播間,每天晚上9:00左右掛在直播間裏,搶搶搶,搶不到就過幹癮。這是高中同學推薦的,我第一次試著買了幾把,之後就認準了這家。
主播是個自來卷兒的小男生,每天晚上說無數遍,只拍一單發很慢的普通快遞,走著給你送到家,拍兩單順豐冷鏈包郵,拍三單順豐空運包郵,就這幾句話翻來覆去一晚上說一萬多遍。所以拍三單及以上還是挺合算的。
鮮花到家都要醒花,醒花的過程,之前買過的花,每次都不一樣:有的花兒來了就好像沒睡醒,深水泡上幾個小時覺得它睜眼了;有的就是昏迷,更有甚者那花兒來了跟植物人一樣,怎麽醒它也醒不過來;這家的花兒來了,那都不用醒,你開啟包裝盒,那花就跟眨巴著大眼睛看著你一樣。
天天泡直播間,肯定是學了點東西的,比如,知道了玫瑰也有很多種,除了劉亦菲,還有弗洛伊德、艾莎、洛神、霓裳、戴安娜,多著呢。反正我是真覺得不錯。也不太貴——跟很多店家比,它肯定不是最便宜的,但是品質好啊。
正在醒花的玫瑰和洋桔梗
除了鮮花,整個2024年,買得最值的植物,一個是三葉草,一個是 馬醉木 。
十一的時候,我在一個小型植物展上買了一個紫色三葉草的太空杯。拿回來之後,開啟,把土填上,杯子裏有一個像我中指那麽長、那麽粗細的應該叫種子吧,按照賣家小姑娘的說法,就是把它插進土裏,放在窗邊,每天噴一點水,曬太陽,通風。後來發現,我把種子插反了,腦袋杵進了土裏,屁股露在了外面。改正錯誤之後,它可真對得起我。一天天的眼見著它有變化,有一個小芽兒出來了,越長越高,然後慢慢地長出三片小小的葉子,後來又有一天那個葉子張開了,是真真正正的三葉草。再後來有一天,我發現它長出來一根長長的須子,還開花了。那淡紫色的五瓣小花特別秀氣,每朵也能開好幾天。
它還在每天變化,每天分裂。我依然每天觀察它,特別喜歡。當時買這個紫色的,是因為杯子外面寫著「紫定能成」,想著諧音梗雖然扣錢,但是它吉利呀。沒有想到這19塊錢的小玩具,給我帶來了這麽長時間的驚喜和快樂。
這19塊錢,是我2024年花得最值得的錢(之一)。
19塊錢的三葉草
第一次發現馬醉木是買吃的,鮮花綠植本是湊單用的,結果發現這種植物就像一棵小樹,很秀氣,放家裏剛剛好,立刻本末倒置,吃的也不買了,就來這棵小樹吧。
那時候是夏天,小樹來的時候就不太壯實,前後大概一個月吧,它就壯烈了。五十多塊錢就看了一個月……但是我不死心啊,心心念念想再買一棵試試。然後就去直播間蹲,還不是天天有,11月的某一天,我一直蹲到夜裏11點多,終於上了馬醉木。76塊錢呢不過包郵。
如今買東西心裏有期盼這種感覺已經十分稀罕了。 那兩天我就是在期盼中度過的。又好奇又期盼。它可真對得起我。來了就那麽美貌。我也對得起它,天天噴水絕不含糊。一個月了,「小馬」長個兒了好像。
不知道能養多久。希望盡量久。但也知道,不會是天長地久。
長勢不錯的「小馬」
吃
看我自己的手機照片,以往每年數量最多的照片是吃,拼圖都有幾十張;2024年,吃的照片很少了。最大的一個變化,是對米其林餐廳完全沒興趣了,公布名單碰巧看一眼就完事兒,更是完全沒有以前那種「我要去吃一吃」的雄心壯誌。 真的,米其林一點都不吸引我了,郭麒麟還行。
關於吃,還有兩個小發現,不一定對,但杠就是您對。
第一,是很多餐廳全天營業了。就在上半年,如果周六日的下午三四點,想去餐廳吃個飯,很多餐廳是不開餐的,我們就曾經繞著商場的某一層轉了一圈,真正讓進去吃飯的沒幾個。現在好像從上午11:00一直幹到晚上11:00的餐廳多了。像我們這種到了周末一天就吃兩頓飯,只有一頓正餐的老年人,下午三四點吃晚飯基本是常態。現在這個點兒出去吃飯可是不愁了,總有餐廳營業的。這份錢餐廳願不願意掙,為此付出的成本能不能被cover掉,不知道,但是作為消費者、大懶蛋,我們確實方便了。
第二,有一些餐廳,明顯比較年輕化的餐廳,精致小份似乎正在流行,就是以前說的量大實惠好像不太好使了,至少我去吃飯的時候,端上來一大盤子,看著就比較發愁。現在我們有時候出去吃飯,觀察那些時常有人等位的餐廳,有很多都是這種,你看兩個年輕人吃飯,桌子上也擺了一大堆,再一看,每一份量都不大。我們吃了幾次,也覺得這樣比較好,可以多點兩個菜,品種也豐富一些。
2024年最難忘的一頓飯,也跟消費關系不大。那是秋天的時候,去了高中同學家,4個女生,吃飯聊天喝酒包餃子。確切地說,是她們仨包餃子,因為包餃子的時候,我喝高了睡覺去了。叫囂了一年要吃餃子,吹噓了一年我搟皮是把好手,臨上陣我睡著了。這就是棟梁說的,習慣性關鍵時刻掉鏈子……
每次跟她們扯淡一天,我都特別有收獲,除了知道買什麽鍋、什麽直播間買花這些實實在在的技能,也是透過閑聊學一學怎麽跟自己相處。
其實上學時我跟她們並不是很熟,反而是最近這兩年,大家也到了家裏該有各種事兒的時候,誰家都不消停,就比較有共同的話題、共同的困境、共同的感受,聚在一起說一說、聊一聊、得吧得吧,也笑一笑,扯一天下來,整個人覺得都輕松了。以前偶爾會有「全天下怎麽就我這麽倒黴」的腐朽想法,現在知道很多困境是共通的,沒一個省心的。
聚會那天喝的梅子酒,瀘州老窖泡的。
精神消費
2024年,繼續給那仨長影片平台續費,其實每年續費都覺得冤,什麽戀綜離綜亂七八糟的綜藝根本就不看,好看的電視劇也不多,充會員有點不甘心,不充吧更不甘心。
好歹2024年有仨語言類喜劇節目。喜歡這三個綜藝,不完全是因為搞笑、歡樂,更主要是因為這些演員們、編劇們,他們觀察生活的點都很有意思、很獨特,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東西,所以,豐富性和娛樂性(並列第一)是它們最吸引我的地方。
具體到人,女生裏喜歡小鹿、喜歡大國手、喜歡山河、 喜歡所有的女脫口秀演員 ,步驚雲進步最大。男生最愛松天碩。松導太帥了。網上見天兒給我推誰在哪兒偶遇他了,我咋偶遇不著呢?
至於讀書,又給全國人民拖後腿了。一年也沒正經讀啥。【慶余年2】播出的時候,想看看書到底怎麽寫的,做家務的時候在手機上聽,聽到快一半兒吧,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太長了。
倒是看了一本老書, 【追風箏的人】 。這本書買了好久,有一天隨手拿起來翻了翻,覺得讀起來不難,而且它確實很吸引人,就讀下來了。
這本書曾經火了好多年,作者所講述的那種生活,還有他塑造的人物,包括每一個人在動蕩的社會裏所能遭遇的事兒,還有一個人在孩童時期所做的錯事,如何長久地折磨他、他又如何付出血的代價完成自己的救贖,非常動人。很難想象普通人在那樣的國家,別說過得幸福,怎麽能正常生活都是難題。
年初還讀了一本【幸福地理學】,作者走了世界上10個國家,想去了解生活在一個國家的人為什麽會感覺到幸福或者不幸福。其實我覺得他要探討的是國民性格、國家福利等等這些很大的問題,但他是透過一個個具體的人、具體的城市和事件來得出自己的結論。它不是嚴肅的論文,我把它當成幽默小品來看的,但它正好能和【追風箏的人】互為參照,兩相對照,深刻體會到,一個人出生在什麽地方太重要了。
還讀了讀庫出的mook【 讀庫生鮮 】,說是給十幾歲孩子讀的。我讀得挺來勁。每一期8篇文章,每一篇也沒有很長,倆月讀一本。
很有意思。有中學老師寫自己的學生,有白領寫老家的天才女友,有脫口秀演員史妍寫人生中的各種第一次,讀的時候自動切換成東北口音。文字也是有口音的。還有編劇六獸寫成長的故事。六獸那篇,讀著讀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就哭了,很想抱抱文章裏的那個小胖子。這些都屬於在我愛好的射程範圍之內,讀起來沒門檻兒。還有很多是射程之外的,平常沒咋認真關註過的東西,比如關於味道、植物、水果,每一篇都好玩兒。這麽說吧,每一篇都看了不白看——如今看了白看的東西還少嗎?
讀庫的mook
2024年沒少看電影,尤其是10月以後,許多重映的老片子,影迷提前過年包餃子了。我最喜歡的國產電影,覺得票錢花得特別值的,前三名是: 【裏斯本丸沈默】【好東西】和【出走的決心】 。
其中,【裏斯本丸】最值。第一,它給我講了一段歷史,一段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歷史,就是死在船上的那八百多個年輕人,他們應該被看見、被知道。這個電影做到了;第二,我很喜歡這個紀錄片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從頭到尾關註的都是人的故事,沒有什麽大詞兒。戰爭很操蛋。但是在那種極端環境下,依然有人性的光輝在閃耀,真的就是這幾個特別庸俗的字,人性的光輝。
後來有一次我去看電影,出來發現外面正在搞一個活動,是【 裏斯本丸沈沒 】的見面會,我在簽到處問了一下是否可以買票參加,人家告訴我不對外售票。我知道方勵導演本人會來,還是挺想見他的,當時甚至有心耍個不要臉,想跟人家說,我是著名公眾號(偶有)十萬加作者,但終究還是要臉的,就非常遺憾地跟工作人員說,那就給導演帶個好吧。這個電影票房不好,希望它能回本兒。
【好東西】是這一年我唯一二刷的電影。6天之內二刷之後我依然很喜歡。 它很輕靈,輕盈、靈巧。 我覺得這個電影的態度,它就不是那種一定要刺刀見紅,它想表達的東西有點像朋友之間的閑聊,不是一個批鬥會。
邵藝輝的兩部電影都有鮮明的個人特色,跟那些名震江湖的大導演比起來,她有點像上學時候班裏的一種女同學,不是那種門門功課都好、全面的學霸,她有點偏科,在自己擅長的學科裏一門兒靈,很機靈。
我第一次去看的時候,旁邊有一個男觀眾笑點特別低,別人都沒什麽反應呢,他就樂得嘎嘎的,笑得十分響亮;後來,電影裏出現圖上兩個男生的對話,就是吃飯的這一段,你一句我一句,我周圍的女生都開始笑,一直到章宇說出這句「我們都有原罪」,電影院裏笑成一片。
圖源電影【好東西】
【出走的決心】,非常好看。也非常氣人。
它不是某一個情節觸動我,它是所有的情節都讓我共情女主李紅。同為50多歲的女性,我看到所謂最親密的關系中的人,父母、丈夫、女兒,對一個女性,對她的生存與生活空間、對她的自我的一點一滴的侵蝕(但所有人都不覺得是傷害因為別人家也這樣)。其實所謂的女性困境,就是你不必一定攤上一個孫大勇那樣的老公,但凡你做過家務,你就會共情女主。
還有一些能讓人活活氣死的細節現在都記得清清楚楚:她買個花瓶,他說這有什麽用;下雨天,他撐著傘大步流星走在前頭,她淋著雨緊趕慢趕在後面跟著,渾身上下都濕透了他都想不起來等她一步跟她撐個傘;家裏來人吃飯,有煙灰缸不用,煙灰非要彈在桌子上;更別提說什麽「我比你明事理」……不能再寫了,氣得心慌。
當然,這也得感謝兩位演員,特別是姜武,姜武太好了,真的,開場一分鐘,我就想伸手到銀幕裏抽他。
關於電影,還想說一句,現在的電影票是真不便宜。普通廳80塊錢,IMAX將近110,尤其是2024年10月以後,有很多壓箱底的老片子拿出來重映了,光【哈利·波特】就8部,如果每看一場就要花80到100塊錢的話,那看電影會成為日常生活的負擔,而不是娛樂了。所以我現在看電影也會各平台對比,找一些薅羊毛的方法,現在的一項基本生活技能就是學會薅羊毛,不管幹什麽,都先到處找找優惠,不然感覺啥都太貴了。
聽說2024年短劇特別火,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電影?但我沒怎麽看過,趕不上年輕人的趟兒,有時候會讓我自我懷疑,自己是不是被社會淘汰了,現在還去電影院看電影,是不是就像我公公依然在電視上看電視劇一樣,太過時了?談不上慌張,就是有點迷茫。
直到後來有一天跟閨蜜大哈尼聊天,她跟她閨女去中國電影資料館看【楚門的世界】,全場爆滿,放映結束後全體觀眾自發鼓掌。她說得雲淡風輕,我聽得心潮起伏: 原來,也許,在一些不知道的角落,還隱藏著一些同頻的人?
某天,從電影院出來,看到的晚霞
去現場
2024年,繼續去現場看了一些演出,我和棟梁現在歲數大了,吃也吃不了幾口,穿也穿不出個模樣,守著老貓又出不去,就剩看演出了。具體的演出主要分兩類,音樂會和脫口秀。
我們出去看演出,不是很有計劃、有目的的,我知道有一些觀眾、聽眾非常專業,他們早就知道在什麽地方、誰演出、看點是什麽,甚至坐在什麽位置、是不是挨著過道、哪兒有個柱子會擋視線,他們都知道,他們分析一場音樂會,也說得頭頭是道,專家一樣。 很顯然我們不是這樣的觀眾,我們充其量只是喜歡,願意付出一點時間、價格能承受。
過去一年,看了安妮·蘇菲·穆特的獨奏音樂會、意大利小提琴家和南韓女高音曹秀美合作的「四季聲花」音樂會、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法國聖馬可童聲合唱團,還有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都是想起來依然會嘴角上揚的演出。
要說印象最深,是2024年8月17號帶棟梁去國家大劇院看了彩虹合唱團的【活在愛裏面】。喜歡金承誌很多年了,以前在網上看過他們的演出影片,非常輕盈活潑,現場一看,果然是非常輕盈活潑。從最早8個人的合唱團,靠一張一張賣票活到今天,發展壯大,挺不容易的。 欣賞誰的才華,就去買他的票,這是大真理。
那天,很多人是從四面八方來的,有漠河來的,還有西班牙來的。坐在我右邊的能當業余講解員的小夥子來自上海,他說他們在上海有演出,基本上他都去追,因為在北京上學,所以這次也就來了。
我家棟梁在此之前根本就不知道這個人和這個合唱團,但是那也不耽誤看得很嗨,返場大家一起唱【彩虹】,他不僅跟著唱還唱得很大聲,很投入,居然也唱下來了,而且不、走、調。我琢磨了一下,他比那些會唱的觀眾慢上大概半秒鐘,他聽人家怎麽唱他就怎麽唱,這個歌節奏又比較舒緩,慢一點兒也沒那麽突兀,所以一個從來不知道彩虹合唱團也從來沒聽過彩虹的人,他完完整整地把這一首歌跟著唱出來了。天才吧。
2024年聽過的音樂會們
至於脫口秀,過去一年最大的收獲就是,終於找到開放麥了!
說來也是緣分,5月份我參加一個播客節目的錄制,結束後一個妹子過來找我,問我你是二姐嗎,說是【人物】的讀者。跟妹妹加了微信,有一次閑聊,她告訴我在哪個小程式上可以買到開放麥的票,我立刻就下手了。
開放麥一場49塊錢一張票,簡直不要太值。每場去都像是開盲盒,完全不知道今天能有誰,我剛開始以為開放麥就是一些脫口秀愛好者來說說,練練技術、磨磨段子,沒想到去的幾次這盲盒開得還挺大。前後幾場開出來的有南瓜、小鹿、大老王、小魚、漆漆,而且連續兩周都開出了小鹿。
每回去都有驚喜,小魚新寫的段子沒背下來,說一半忘詞了,拿出手機來站在台上一邊找一邊說對不起,「原來最炸場的是忘詞」,沒人不依不饒,大家笑得很友善。漆漆演完之後在門口跟別人聊天,好多觀眾過去合影,漆漆笑顏如花,被看到、被喜歡帶來的開心快樂,都寫在她的臉上。
去聽音樂會和去看開放麥,雖說都是演出,但感受會很不一樣。音樂會是短暫地脫離日常生活,進到一個比日常生活略略高一點的「場」。也不是高很多,高太多夠不著,就離地三五米。 人還是需要高一點的東西,不然很容易下墜。
而在開放麥,演員們,特別是那些還沒出名的演員們,講的都是生活裏的事兒,觀眾和演員擁有共同的生活,大家都去飯館兒等位、都不愛上班、都失戀,他說什麽我會覺得我也這樣,所以對我來說,去開放麥就是純玩兒,起哄,聽見自己笑得震天響也不覺得尷尬,整個人裏裏外外都放松,舒坦。
音樂會相當於從外往內呼吸了很多新鮮空氣;開放麥相當於把心裏的灰啊雜質啊透過大笑給排出去了。都是療愈、是建設,一個是精神吸氧,一個是心理排毒。
至於我自己的脫口秀夢想,現在已經進展到夭折的階段了。這一年,無論是線上上看節目,還是線下去看開放麥,越來越覺得脫口秀它不是逗咳嗽的遊戲,朋友聊天的時候能逗貧能接話能不冷場,不代表也能去說搞脫口秀。
在開放麥遇到的小鹿
再說幾句不花錢的
不花錢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想花但沒花出去的錢,比如想給老貓買寵物保險,點進去,送出資料,回答了好幾個問題,寵物是貓是狗什麽品種家住哪裏等等等等。祖宗八代都問了,最後該交錢了問你貓多大了?我貓快17了。對不起10歲以上老貓不給保……那您早說呀,第一個問題就應該問貓幾歲不是嗎?
但還是建議家裏有壯年以下貓狗的朋友,能保還是給買個保險吧,它們老了,跟咱們老了一樣,也得病,各種慢性病,也不少花錢。
另一種就是真不花錢了。
因為有老貓,我沒條件往遠處跑,2024年最遠是帶沒坐過高鐵的公公去了趟張家口,高鐵去動車回,當天往返。剩下的時間只能在北京城裏頭混。在城裏頭混,豐儉由人,有許多花錢不多、甚至不花錢的樂趣,我稱之為「白嫖北京四季」,尤其是「白嫖」北京的秋天。
北京的秋天是一個奇妙的季節:一年四季當中,夏天熱得出門就想罵街,各種臟話呼之欲出;冬天冷得咬牙切齒;春天三件套,大風霧霾沙塵暴,只有秋天,秋天沒有缺點。秋天的時候,我對這個城市的感情會變得特別柔和,就像秋天下午三四點的陽光一樣。我覺得整個北京城,在秋天都是宜居的,不冷不熱沒風沒雨天高雲闊,隨便走哪兒,胡同裏、馬路邊上,一擡頭,疏密有致的葉子後面是響亮的晴天,那個痛快,別提多帶勁了。
過去那個秋天,有幾次我們午飯後從公公家回來,開車經過北海景山故宮沙灘東四這一路過來,先是看到矗立在遼闊的藍天白雲背景下的白塔,再往前就看到故宮的角樓——西邊的角樓永遠有無數的人,其實東邊的角樓也非常好看,尤其是太陽落山的時候,從東邊的角樓拍過去,天邊的晚霞會特別動人。然後車經過東四那一片,我心裏就想著,這裏是單立人,那裏是巢空間,附近還有哪些脫口秀廠牌。就是你對於這個城市,你的周邊,你的附近,有哪些讓你發自內心的喜歡的、心動的人和事兒,那種感覺會突然變得特別的美好,然後連帶著你會覺得這個城市也很美好,盡管有那麽多的人罵北京,不宜居,吃的貧瘠,美食沙漠等等等等。別人說什麽咱也不反駁,但是我和這個城市的關系,在那樣的時候就會無比的親近和緊密。
就像我們每年都一定要去的那幾個地方,大覺寺、三裏屯西五街、鼓樓西大街,我們是去幹什麽?不僅僅是看樹、看貓,我們是去加深跟所生活的這個城市的感情和關系。
再次感謝日式搬家服務。幫我搬家,就是送給我一整個秋天,要是我自己一點一點搬,得搬到立冬還是明年立冬,這個秋天就別打算出門了。
2024年10月19號,鼓樓西大街,下午4點溫柔的陽光
花小錢,熱愛生活
在【人物】寫了5年消費記錄,編輯問我,前幾年花錢和這一年花錢,有什麽不同?的確有,很大的不同,最大不同就是,以前花大錢會讓我覺得開心,高興,2024年剛好反過來,覺得花小錢更開心。
這可能和我個人的狀態有關。
2023年,我的親戚朋友裏,連人帶貓加起來一共走了7個,其中有三位至親:我的父親,親如家人的閨蜜小叨和養了18年的老貓M。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的精神狀態太糟糕了,整個人都起不來了,像掉進了一個黑洞裏。我知道這樣不是個事兒,往後的日子還長啊,無論如何要站起來。 那麽所有這些能讓我重新站起來的事兒,生活中所有向內求的東西,那些滋養精神的東西,全都變成了剛需。
所有這些消費,總結起來就是——玩兒。過去這一年,我覺得這是生活裏最重要的事兒之一。愛玩兒跟愛吃一樣,是正當的,不丟人。玩兒也沒有高下之分,開心就好。我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貪玩兒是不好的,是不上進,是缺點,這個貪字就給定性了,它是貶義詞。但回到當下,玩兒是一件很重要的正經事兒,是滋養自己的重要手段,或者換個說法,叫熱愛生活。
熱愛生活不用花很多錢,比如買點零食、喝杯咖啡、偶爾吃個小蛋糕,買個小盆栽、小植物,花不了多少錢,但是開心的程度很強烈,持續的時間也很長。生活裏需要這些小小的快樂、小小的獎勵維持正向的平衡,比如我今天寫了兩千字,那就獎勵自己吃個糖葫蘆,七八塊錢,不過分吧。寫五千字升級為黑三剁炒飯,八千字就可以油潑扯面、韭菜煎餃、大炸糕任選其二。 胖點就胖點,吃點就吃點,人先活過來,再說別的。
總之,2024年,不論是去聽音樂會也好,看脫口秀也好,買各種各樣的花,試著學著養,買模具、自己做小點心等等,還有一年四季不間斷地出去散步遛街逛公園,所有的望天、吹風、聽雨、觀花、看樹、踏春、賞秋,還有盼著下雪,感受季節流動,感受自然變化,當然最重要的還有見朋友,所有這些加在一起,我覺得它們成為了一種對我的澆灌。
過去,曾經長久以來都會讓我覺得開心的事兒,比如說買件小小的珠寶啊,突然好像沒有那麽濃厚的興趣了,但要是誰跟我說外面晚霞正好,我能站玻璃跟前看半天,我覺得這個很重要,這些東西越來越重要。 天空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它就是給了,能給。
所以,如果要用一個字來概括我的2024年,我想用「建」。建立、建設,感覺自己從黑暗的2023年爬起來了,能走出去了,重新有了快樂的能力,重新建立生活。盡管依然還是幾乎每一天都會想念離開的親人(包括貓),有時候會突然的恍惚,會突然腦子裏反應一下,那種感覺有點像大地震過後的余震,不知道它什麽時候來,沒有規律,但它不會把你重新建好的房子震塌再成為廢墟了。
去年,在消費記錄的最後,我把2023年10月9號「老北京塞納河」畔的晚霞送給了各位,今年想送給大家的東西,價格20元,但價值無限——2024年11月6號,我跟棟梁去了大覺寺(門票20)。一萬多人圍在那棵雄偉的古銀杏旁邊,我在三殿西墻外發現了這棵七葉樹。燦爛、舒展、昂揚,我完全被它擊中了。
把它送給大家,祝我們的2025年,都燦爛、舒展、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