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商業頭條No.42|霸王茶姬,強勢踢館

2024-09-12心靈

界面新聞記者 | 李燁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張拓是霸王茶姬在廣西的大加盟商之一,他用「每天似乎工作18個小時」來形容過去兩個月。

今年7-8 月,張拓開了3家霸王茶姬新店,它們全都位於當地熱門商場一層的臨街拐角處,緊靠肯德基與喜茶。這些新店開業當日,你要喝到一杯當家花旦「萬裏木蘭」,基本上都要等待200單左右。

廣西從不缺奶茶品牌,一度在上海和深圳成為網紅的阿嬤手作就誕生於此,但霸王茶姬卻還是快速俘獲了這裏的年輕人。目前,霸王茶姬在廣西共有門店約211家,「它算是廣西現在擴張最快的茶飲品牌。」張拓說。

火爆勢頭讓張拓忙得不可開交。他不僅需要盡快招兵買馬,開放各個店鋪的所有崗位招聘,還要張羅手頭現有門店的升級,包括裝潢風格要更高端,門店面積也要翻倍。

廣西南寧萬象城霸王茶姬升級後的Tea Bar門店(圖片來源:霸王茶姬微博)

這個雲南起家的品牌,在中國現制茶飲增速逐漸趨緩的時候,正以驚人的態勢擴張。

它開到一線城市最熱門的購物中心——2023年8月初,霸王茶姬挺進北京朝陽區合生匯B1層,這裏是北京商業社會的流量入口,當下最時興的年輕風尚品牌都聚集於此。開業那日,這家霸王茶姬創下排隊訂單破1000,杯數超3000的記錄。

接著頂替了黃金地段的星巴克——上海龍之夢商場B2層一家開了十年有余的星巴克門店,如今已經被換成了霸王茶姬。去年霸王茶姬的圍擋出現在此之時,一位上海消費者在小紅書上寫下感嘆,「真是時過境遷」。

它甚至以不足別人一半的門店數量,殺入了中國現制茶飲頭部陣營——零售額來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現制茶飲品牌中,蜜雪冰城的零售額為440億元、古茗為192億,茶百道為169億,滬上阿姨為104億元。零售額為108億元的霸王茶姬,已經位列第四名。2023年霸王茶姬盈利8億-10億元,以古茗 1/3 的門店數量創造了接近其七成的利潤。

圖表制作:界面新聞 何苗

這些數據給了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傑出現在公開場合的底氣。

今年5月,霸王茶姬在上海舉辦了一場堪比互聯網大廠釋出會規模的活動,於數千人面前,張俊傑喊出了2024年要「超越星巴克」的目標。在新消費遇冷的這一兩年裏,行業內如此規模的活動實際上已寥寥無幾。

外界也開始流傳關於他的傳奇故事,並將之玩笑地概括為「霸王茶姬事業運」:無父無母,沒上過學,曾流浪多年,後續至一家叫「大維飲品」的奶茶店打工,一路從普通店員,做至雲南區域營運負責人,又盤下一家加盟店並令之起死回生。他還在上海一家科技公司做過銷售,在海外考察時發現茶飲市場仍有機會,最終決定回國嘗試一把。

霸王茶姬創始人 張俊傑(圖片來源:霸王茶姬)

中國餐飲行業從來不缺少草根逆襲的事跡。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成為首富前的開局是電焊工,開出36000家店的蜜雪冰城老板張紅超曾初中輟學去做服務員。而關於張俊傑的傳言則是他沒上過學,給投資人匯報寫板書時遇到不會的詞還要用拼音代替。

不同於其他創業者跟隨行業紅利發家,霸王茶姬可謂一位披荊斬棘的踢館選手。

霸王茶姬從雲南走出來的時候,中國現制茶飲已是一個高度競爭的賽道,從喜茶、茶百道到蜜雪冰城,各個價格帶都有了較為成熟的品牌。 隨後它 在熱錢湧入新消費的那兩年順利拿到融資,並捱過了疫情,進入高速擴張期,最終成為其他品牌仰望的樣本。

但如今,要成就一個像霸王茶姬這樣的明星消費品牌,其所需要的因素也在大環境變化之中變得更為復雜——創始人的審時度勢、資源撬動能力,如何抓住不斷被攤薄的行業紅利……有時,還需要運氣。

圖表制作:界面新聞 何苗

現在的張拓很慶幸,自己押中了寶。

張拓第一次見到張俊傑的時候,對他的第一印象是不是「急功近利」的那種創業老板,他記得當時張俊傑寫下的霸王茶姬Slogan:把茶做到骨子裏。2019年,廣西連鎖奶茶行業元老級別人物「大維哥」找到張拓,希望說動他加入一個新興的奶茶專案。

「大維哥」在行業內享有相當的聲譽,也是張俊傑打工時的老板。其創辦的大維飲品是廣西市場奶茶品牌的鼻祖,早在十年前就已稱霸當地,規模最大時在全國有超300家門店。當時流傳的說法稱,大維飲品令手下所有加盟商都賺到了錢。

他口中的新專案就是霸王茶姬。那時剛誕生兩年的霸王茶姬遠沒有如今這般氣派。它全國門店不過百余家,盡管主打國風,但標識與配色的設計都復雜且老氣。這些店更多集中在雲南,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擴張。

霸王茶姬早期門店設計渲染圖 (圖片來源:霸王茶姬微博)

張俊傑早期選擇了在自己的老家雲南試水,之所以這樣,用他的話來說,是「繞開火力最集中的側翼站方式啟動了創業專案,先在昆明開天辟地、雲南頂天立地,再到西南開始鋪天蓋地」。

整體上,他想讓霸王茶姬先在區域做到較高的滲透率,再遍及全國。

至2019 年,在張俊傑的規劃中,霸王茶姬已經到了可以初步向外擴張的階段,但他保持謹慎,采取了一種類似聯營的保守戰法。先到當地去成立分公司,開直營店再 開放加盟,門店的所有選址都由總部統一管理。

剛進入廣西市場時也是如此。

在與張俊傑初次見面前,張拓已在茶飲行業深耕多年,無論經驗還是資源豐富度上看,都是霸王茶姬彼時急需的優質合作物件。而霸王茶姬要做的,就是率先拿下一批像張拓一樣的大加盟商開疆拓土,並在這裏成立分公司。

張俊傑與大維哥沒有向張拓許下畫餅般的豪言壯語,而是給了他一組霸王茶姬雲南店的經營數據:單店月平均營業額13-14萬元。

「這對加盟商們來說吸重力很大。」張拓說,「 因為當時奶茶野蠻生長,一家20平左右的小店,月營業額7-8萬塊的話,就能有1萬多塊的純利潤。」 此外,張拓自己也有所體會,那個時候國潮正向消費領域全方位滲透,入局屬於踏入風口。 他預感到,自己或許將迎來一個新階段。

但霸王茶姬區別於其他品牌的是,其在策略上高舉高打。

為避免與頭部品牌正面交鋒,張俊傑讓霸王茶姬繞開了一二線城市。同時要做出同價位帶的差異化,對標星巴克做空間,亦不能太低調。 他們決定挨著競品走,當地最好的品牌在哪裏開店,霸王茶姬就開到旁邊。當時,霸王茶姬對一般加盟商不設門檻,唯一的要求是要在人流量大的地方。

「要做到讓本地人民都‘知道’,並在本地市場‘火爆’。」張俊傑這麽解釋。

例如霸王茶姬在廣西的首店就開在了南寧萬達廣場一層的奶茶街(現印象城),那個時候的奶茶街匯集了南寧所有火爆的茶飲品牌。在全國其他地區,霸王茶姬也是同樣的做法,2022年-2024年之間,霸王茶姬接連拿下北京合生匯、上海環球港、廣州正佳廣場、成都春熙路、長沙國金街等這些城市中人流量較大的標誌性核心點位。

霸王茶姬位於上海白玉蘭廣場一樓的門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之中不乏優質合作物件的身影。

霸王茶姬在長沙的合作物件之一是長沙珀琨商貿有限公司,它是當地頭部消費品牌的代理商,其營運的品牌常常能夠出現在IFS國金中心、國金街和王府井百貨這類當地頭部商業專案裏。鈦媒體的一篇報道中所引述的一位行業人士稱,「只要珀琨的品牌都進場,那這個商場基本上就招滿了。」

據窄門數據,霸王茶姬在全國有約37%的門店都在購物場所,其中約70%在商場一層。目前,霸王茶姬的加盟招商只接受商場一層或商業街的點位,且面積要求在100平米以上。

「星巴克開在哪裏,我們就開在哪裏。」張拓如此總結。

圖表制作:界面新聞 何苗

為了在市場開拓初期打出勢能,霸王茶姬要求「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包括產品原材料采用更高品質,門店裝潢要更精致,服務更周到。其「3.0類別」門店的裝修費用已經到了每平米7500元,不少門店采用了金屬材料與大理石,以強化高端定位的品牌形象。

如果按照最低100平米的規模計算,現在一家霸王茶姬的裝修投入不能低於75萬。作為對比,同樣沈迷開大店的奈雪的茶裝修費用約在40萬起。

競品沒有外擺空間的,我們就制造外擺空間,競品的外擺環境不夠舒適的,我們就遮陽、拉氛圍燈。」張拓說。

靈活作戰、高舉高打讓霸王茶姬迅速開啟了局面。星巴克與同價格帶的茶飲品牌客流快速流向霸王茶姬。從前星巴克的客群,現在可以一半的價格享受到相似的「第三空間」體驗,而茶飲消費者花同樣的錢,則可以得到更體面的體驗與服務。

位於成都寬窄巷子的霸王茶姬Tea Bar店 (圖片來源:霸王茶姬微博)

在西南頂天立地之後,霸王茶姬要走向全國。

張俊傑需要錢。

事實上,2017年剛創立霸王茶姬之時,張俊傑就已經開始尋找投資,但早期投資人對這個紮根於西南地區,看起來像山寨茶顏悅色的品牌並不感興趣。

直至2020年,風險投資機構XVC的創始人胡博予給了張俊傑一次溝通的機會。 張俊傑幹脆地回答出了胡博予投擲的問題,包括目前和未來的市場競爭解決方案,甚至細節到其計劃挖來的新高管隊伍。

隨後兩年, 霸王茶姬陸續拿到來自XVC和復星集團等機構的天使輪與A輪融資,與XVC、復星集團、琮碧秋實等機構的B輪融資,後者金額超3億元。

張俊傑順勢把霸王茶姬總部從雲南搬到了餐飲資源更好的成都,在春熙路上開了一家超大的旗艦店—— 這也被外界認為是霸王茶姬正式開始全國擴張的一步。

但要把盤子做大,霸王茶姬擔心自己的底子不夠紮實。張俊傑曾直言,霸王茶姬特別怕用策略上的勤奮去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因此,他 急需一個強大的軍師團隊謀兵布局。

張俊傑曾被問過投資人選擇他的原因,他總結為茶飲賽道和霸王茶姬的成長性,組織的可塑性以及創始團隊。「我創業,不是帶著兄弟姐妹一起,也不是帶著聽話的人,而是找了在能力、眼界、閱歷、職位、管理能力和專業能力都比我強很多的人一起做事。」他說。

霸王茶姬春熙路店初開業時 (圖片來源:霸王茶姬小紅書賬號)

據【晚點LatePost】報道,張俊傑從導波湖南分公司挖了總經理尹登峰擔任營運總監,從華為挖了全球資金副總監萬暉擔任財務長。而現在霸王茶姬的首席法務官、產品負責人和供應鏈負責人則來自喜茶。

36 氪的報道則稱,目前霸王茶姬從總部到各分公司都在招人,以星巴克、Tims居多。品牌行銷方面,則從小紅書、華為等公司大肆招兵買馬。例如星巴克副總裁李濤被傳離任後於今年上半年加入霸王茶姬。但對此霸王茶姬方面回應表示「不屬實,沒有這回事」。

錢和人到位,霸王茶姬顯著提速。

界面新聞橫向對比上述榜單公布的行業前三名蜜雪冰城、古茗和茶百道的招股書數據,若以月均開店數計算,上述三者在擴張期平均每月開店數量分別在782家、138家與120家。

對比霸王茶姬的擴張速度,以它在2023年1月與年末門店數分別約在1000家、4500家計算,其月均開店數大概在291家。比起同一價格帶的茶百道和古茗,霸王茶姬的擴張速度更快。

圖表制作:界面新聞 何苗

此時,霸王茶姬的商業模式到了真正被考驗能否大規模跑通的時候。

在張俊傑的商業構想中,霸王茶姬是一個追求「大單品+效率」的品牌,能夠快速規模化。

他曾將自己的商業模式總結為三點:選擇中國文化作為品牌定位上的差異化、選擇15-20元的中間帶客單價定位,以茶拿鐵的邏輯打大單品,並高度關註復購。

在上述要素確立下來之前,張俊傑做過諸多嘗試,包括把果茶、奶蓋茶等當時市面上有售的各類茶飲都放進選單裏。但以果茶為例,水果需要冷鏈運輸,冰櫃儲存,耗材量大,到門店後還需店員清洗加工,這將十分考驗企業的管理、營運能力,如果未來要出海,水果供應鏈也會是難題。

張俊傑意識到,「如果都想要,就可能什麽都沒有」。他想要霸王茶姬走向全球,而 要達成這一目標,需要的其實是足夠出圈的基本款。

於是要求被明確劃定:基本款要標準化,簡單、易復制,此外還應具有普適性和高復購率。

針對後兩點,張俊傑分別用辣椒炒肉咖啡來對應解釋,稱如果一個產品不是大眾所認可的,那麽受眾面或許不夠寬,例如辣椒炒肉就是國民爆款;而如果這款產品沒有咖啡一樣的成癮性,那麽也不能夠帶來復購。

他把目光釘選在了「茶+奶」的茶拿鐵單品——原料構造簡單,門店操作方便,茶作為基底同時具備消費基礎與成癮性,最終做出的產品有潛力形成大單品。

圖片來源:霸王茶姬微博

如他預判的那樣,經典大單品成了霸王茶姬的必殺技。

這之中的明星當屬伯牙絕弦,這款產品在霸王茶姬總銷售額中占到了約35%的比重,2023年,伯牙絕弦賣出2.3億杯,創下新茶飲行業單品銷量紀錄。總體上,霸王茶姬的前三大SKU占據總銷售額約60%-70%。

伴隨這一過程,霸王茶姬不斷引入機器提升出品效率。其最新一代制茶機裏儲存著產品配方,能夠精準出料,店員只需會使用機器就行,不用死記配方,出杯平均誤差達小於1g或1%,門店一杯奶茶的出品時間縮短到了6-8秒。

這無疑是目前茶飲品牌降本增效的最優解。 霸王茶姬是最早一批使用自動化器材的品牌之一,這讓它能夠以高於同類品牌的效率來進行擴張。 此外,同期開始嘗試的還有 奈雪和喜茶。其余茶飲品牌如古茗、滬上阿姨等的自動化器材,目前則還在研發或試用中。

霸王茶姬自動化機器(圖片來源:霸王茶姬)

但標準化的另一面是極其容易被復制。瑞幸咖啡就快速跟進了霸王茶姬的爆款推出了新品 「輕輕茉莉」,被網友稱為「伯牙絕弦平替」。

張俊傑則加速構築起壁壘,在研發上下苦功。他要求研發人員深度參與上遊茶葉的種植與加工以保證出品,包括與茶農合作,設立種植標準,研發部門也會直接去向工廠客製茶葉的拼配方案。 「一款綠茶,要用雲南的茶、廣西的茶、福建的茶三種茶葉進行拼配。那拼配的比例是多少?夏茶、春茶的拼配比例分別是多少?」張俊傑反復琢磨這類問題。

一位接近霸王茶姬的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霸王茶姬研發部門每年都會走訪茶葉市場,把基底、口感等資訊反饋給策劃部門,當年茶農種什麽比較多,霸王茶姬就推相應茶種的產品。

行銷上,霸王茶姬也不惜下重金來維持品牌聲勢。

例如它需要一個具有大眾辨識度,強化其「中國風」定位的視覺系統,並貫穿到所有的產品當中。

過去三年, 霸王茶姬與它的品牌形象咨詢合作公司「容品牌」開了數不清的會,容品牌負責霸王茶姬的整個視覺系統設計,包括Logo、新品包裝、部份海報的策劃等。「幾乎每次產品上新前,雙方都會開會來討論設計策劃。」一位容品牌的員工告訴界面新聞。

霸王茶姬「中國風」視覺系統

消費者更能感知到的,是霸王茶姬全方位立體環繞的行銷矩陣——霸王茶姬從總部到各地分公司,針對抖音、小紅書等不同傳播渠道,均有相對應社媒賬號,由此,它能夠在產品宣發、活動推廣時快速在社媒形成包圍。

這是一支十分龐大的傳播隊伍,霸王茶姬內部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相關職能僅總部就有100人左右,帶上各地分公司,大致則有500人,一年的行銷預算達驚人的10億元。而該隊伍還在不斷擴容、精專。

巴黎奧運會上霸王茶姬的行銷就是這個團隊的一次練兵。

8 月3日晚,當中國網球運動員鄭欽文奪冠時,霸王茶姬第一時間在各大平台發出推文:霸王茶姬「健康大使」鄭欽文,一起創造歷史!

這是霸王茶姬賽前的押註。有接近霸王茶姬該團隊的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霸王茶姬自2023年10月便開始謀劃奧運行銷,簽下了包括鄭欽文、劉翔在內的多位明星運動員,內部稱為秘密的「O計劃」,領導O計劃的正是霸王茶姬在垂類領域新挖來的負責人。

奧運期間觀眾們在電視上看到鄭欽文決賽時現場觀眾舉起「鄭欽文 Chagee Together」牌子的畫面,也是出自該團隊的創意策劃,其中Chagee是霸王茶姬的英文名。這個畫面的出現純屬現場轉播的巧合,該團隊最初也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但它最終的順利落地還是 讓霸王茶姬成為了流量焦點。

鄭欽文奪冠後,霸王茶姬在上海和北京等城市投放巨幅海報。(來源:霸王茶姬微博)

營運效率與品牌勢能疊加,進入全國擴張期的霸王茶姬變得所向披靡。

其門店在2022年4月突破500家,2023年1月翻番突破1000家,自此開啟倍速模式。2023年12月,霸王茶姬宣布門店數量突破3000家,即一年內開店超過2000家,而從眼下其全球門店達4500家門店數量來看,這個品牌的門店增速還在提升。

但現在,很多加盟商已經搶不到霸王茶姬了。

霸王茶姬現在很難入局了,尤其是區域的大代理商。」雲南的一位茶飲加盟商對界面新聞說。他從去年開始關註這一品牌,但遲遲未能加盟,「電話打過去不會有人理,好坑早就被占了。」

不少商圈將霸王茶姬視為流量入口,在過去被貼上這個標簽的是星巴克。

部份商場的招商會為霸王茶姬專門留出最好的位置,寫上「專用」二字,並為之降低租金。武漢東西湖中心店中百百貨甚至把「追求」霸王茶姬的過程釋出在自己的公眾號上,表示自己的經營團隊曾「多次溝通、全力配合」,最終把霸王茶姬請到了百貨商場的一層入口處,坐擁百平空間的黃金鋪位。

費盡心思「爭搶」霸王茶姬的並非只有招商,就連迫切需要商業活力的區政府也加入了進來。

2024 年,霸王茶姬將總部遷至上海長寧區的虹橋聯合大廈,實行上海、成都「雙總部」的模式。在上海,它租下了一座整整有9層的獨棟寫字樓,霸王茶姬的品牌標識就被掛在這棟輝煌建築的頂層,象征對這裏的獨屬權。

在此之前,霸王茶姬要來上海找樓的訊息實際早已傳遍上海的招商界。

全辦公樓界的招商都知道,都想拉來他們當客戶,這實在是太大‘一塊肉’了。」一位上海辦公樓招商負責人對界面新聞如此表示。以霸王茶姬現在的體量與商業吸重力,但凡能做成這單交易,基本就等同於完成了一年的KPI(績效要求)。

上述招商稱,虹橋聯合大廈原本要給兩個「世界五百強大客戶」,但終被「截了胡」,只為留給霸王茶姬。

初步實作規模化後,張俊傑則在進一步構想著關於東方茶與全球化的宏圖。

5 月的活動上,他用了將近1小時的時間講述要如何實作這個夢想。多位霸王茶姬內部人員向界面新聞稱,內部不少人佩服於創始人對事業的堅定。「他至今無房無車,根本上沒這個物質需求,要的是名留青史。」一位接近張俊傑的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

不過名聲大噪容易,名留青史難。

在茶飲市場,從最開始的台式珍珠奶茶、奶蓋茶,再到水果茶和現在流行的茶拿鐵或輕乳茶,每一輪趨勢之中都會湧現出新的明星品牌。 踩準了每一個擴張節點的霸王茶姬,或許很難被復制。現在它已經有了眾多「東方茶」的效仿者,而在賽道風潮更替與時運輪轉之下,總會有新的品牌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登場,然後大殺四方。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張拓」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