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幾千年來,為什麽遊牧人不去打歐洲,非要和我們過不去呢?

2022-02-16心靈

說出來可能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在古代的英國乃至整個歐洲,農業種植收成是非常低的,甚至可以說是低得不可思議。

在工業革命之前,歐洲的農業種植收入是按照 「種子產出比」 計算的——也就是說,在田地裏撒下多少斤種子,未來收獲多少斤糧食有一個大致固定的比例。

在公元11世紀之前這個比例大致只有1:2左右,即使到了17世紀工業革命前夕,這個比例也不過1:4左右。

1:2左右是個什麽概念?

一畝地古代大致能播下20斤種子,那麽未來就只能收獲40斤糧食!

以上數據是有紮實的依據的。根據英國作家大衛∙尼科爾在【中世紀生活】一書中記載,當時安納佩斯地區,每收獲一百升小麥,就要用掉60升的種子,看到這個數據當時差點讓我眼鏡都掉下來了。

對比一下古代中國,好吧,用中世紀中國畝產量對比有點欺負人,我們以2000多年前的秦朝的產量相比,當時秦朝種植以小麥為主,一畝地大致需要20斤種子(現在只有十幾斤),而畝產就能達到240斤糧食!

按照「種子產出比」計算就是1:12,差不多是中世紀英國的6倍+!

歐洲的中世紀是從公元5世紀持續到公元15世紀,在中國大致就是南北朝、隋、唐、宋、元,在這個時期,中國農業種植相對秦代更有長足的發展,如果還是按照「種子產出比」計算差不多能達到1:20左右。

現在大家明白為什麽說在工業革命之前,古代中國占據世界巔峰長達2000年,為什麽古代中國隨便拎一個朝代出來其GDP在全世界都能占據很大的份額——

其實說出來邏輯也很簡單,在農耕文明時代,GDP主要就是農業出產,經濟學家簡單用中國耕地面積乘以平均畝產量,大致就能得到當時的GDP數碼,由於我們對歐洲農業(包括其它文明農業)出產幾乎就是碾壓狀態——歐洲1:2,我們是1:20,所以雖然古代中國耕地面積在全世界占比很小,但是我們GDP就是要在全世界占很大的份額。

現在問題來了,為什麽古代歐洲農業種植產出如此之低,而中國農業產出如此之高呢?

美國著名學者,肯塔基路易斯維爾大學人文學、科學史和科學哲學客座教授羅拔·坦普爾有一句名言:「18世紀以前的歐洲農業是原始和無望的(primitive and hopeless),它與兩千多年前(公元前四世紀)的卓越而先進的中國農業,簡直無法相比。」

毫不誇張的說, 一直到18世紀之前,整個歐洲的農業水平基本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的原始階段。

在18世紀之前的歐洲,農民們將種子直接均勻地灑到簡單翻作過的土地上,中途幾乎不施肥,而且也不除草,等莊稼長出來後,就會顯得雜亂無章,莊稼長得密度不勻、而且不同植株之間互相幹擾。

這樣一來,通風就不好,采光也不均勻,同一塊地的莊稼成熟的時間也會差個幾天,到收獲的時候只好把一些未長熟的莊稼一起收割上來。更要命的是,這種耕種方法,幾乎無法除草,澆水的效率也很低。

因此 歐洲人在18世紀以前,完全就是靠天吃飯了——這種情況下,歐洲人對上帝信仰就很自然成為根深蒂固的習慣。

在中世紀歐洲教堂的慶典上,最為流行的聖歌是這樣的——「我們辛勤地耕種土地,我們拋灑最好的種子,上帝萬能啊,請給禾苗施肥澆水吧。」

播種之後不除草不施肥,連澆水都祈求上帝,這樣的耕作算「辛勤」個啥啊!

土地簡單種植很快就會耗盡地力(土地蘊含的微量元素是有限的,自然補充也很緩慢),所以古代歐洲農民不得不采用原始的休耕模式,也就是一塊地耕作之後,次年休耕(蓄養地力),另一塊地種植,這就是歐洲歷史上的續耕續休制和二圃制。

到了9世紀之後,歐洲才發明出大名鼎鼎的「三圃制」種植模式,這就是將全村的耕地分為三個部份,兩塊耕作(不同農產品),一塊休耕。

三圃制相對二圃制對土地利用效率有一定提升(休耕土地面積變小,土地獲得更多的耕耘),然後就被歐洲歷史學者拿起來大肆吹噓。 實際上歐洲的這個所謂三圃制與中國古代農業種植模式相比就是一個渣!

可能現代人對上述耕作沒啥概念,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裏必須系統講一講中國古代的種植水平。

首先就是講一講中國古代最為偉大的發明—— 壟耕種植法 ,這個壟耕種植法是農業種植非常了不起的創造,其意義遠遠超過大家耳熟能詳的四大發明。

壟耕種植顧名思義,就是將莊稼成排種植在壟上,壟與壟之間要保持一定的間距,壟的土地一般要比壟之間的溝略高(高度差根據作物的不同而不同,有些時候幾乎是平的)。

為什麽莊稼必須這樣種?原因很簡單,因為 這是唯一能保證高產的種植方法。 我們的祖先的智慧令人嘆為觀止,他們在2000多年前就創造了這個偉大的農業種植模式。

首先這樣可以保證每株莊稼獨立成長,互不幹擾,而且農民在給莊稼除草和間苗是在壟和壟之間行走,不會踩傷到莊稼;其次,莊稼之間便於通風,不會腐爛;再有這樣便於灌溉,澆水施肥效率很高。

當然,最神奇的是,壟和溝在兩季種植之間是互換的,每季莊稼收獲完畢,要將田重新耕一遍,這時壟就變成了溝,溝就變成了壟,這樣田地雖然每季都在種莊稼,但具體到每一壟土地實際上是輪流修耕,可以保證地力——是不是把三圃制甩了八條街?

這個壟耕種植法直到今天還廣泛運用,在中國華北大平原,在美國西部大平原上整整齊齊成排地種植著小麥、大豆和玉米,而采用的耕種模式依然是中國古老的壟耕種植法。毫不誇張地講, 壟耕種植法是除了灌溉之外農業高產最重要的保證。

(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廣袤的麥田,貢獻了美國20%的小麥產量,采用的就是中國人發明的壟耕種植法)

現在我們已經無法考證中國是誰發明了這個壟耕種植法。但應該不是由一個人發明的,而是經過中國的農民很多代人經驗的積累得到的,最早在戰國時期這個壟耕種植法就已經出現,並且迅速擴充套件成為古代中國主流耕種模式。

現在問題來了,為什麽古代中國能夠創造如此先進的壟耕種植法,而古代歐洲一直到18世紀還在所謂的三圃制折騰?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壟耕種植法,這種種植模式雖然很巧妙,但是要按照這種模式種植卻有一定的前提條件, 這個前提條件就是需要鐵制的農具,具體而言就是需要鐵制的犁。

只有鐵制的犁才能讓土地的深耕成為可能,才能挖土成溝,堆土成壟,鐵犁在耕耘土地時將土壤翻向一邊也利於殺死雜草。

歐洲雖然在很早就發明了煉鐵技術,但是這項技術長期停滯在冶煉溫度1000度以下的水平,1000度以下煉鐵是在窯爐裏煉制,煉完之後,鐵不能從爐子中取出來,必須把煉爐砸碎,類似於殺雞取卵。

這種煉制方式成本非常高,所以這種冶煉模式鐵制工具很難普及,也就是主要供應給少數貴族制造刀劍,農戶是萬萬用不上如此昂貴的鐵器的。

而中國在春秋時期就掌握了液態鐵煉制技術,這種煉制技術說白一點就是讓冶煉溫度達到1300度,不要小瞧這區區300度, 它意味著煉出的鐵是液態可以從爐子中流出來,而且可以任意澆註成型。

這種模式讓煉鐵成本一下子變成白菜價,不但可以迅速普及鐵質兵器,甚至可以普及鐵質農具,生產力水平一下子就得到飛躍,壟耕種植法才被發明出來。

而歐洲要掌握1300度液態鐵煉制技術要等到13世紀——至於為什麽是這個時間,我們後面來講。

因為煉鐵技術落後,導致歐洲農業種植技術全面落後於中國。

後世學者總結了中國古代農業種植技術在各個方面都領先歐洲一大截。包括:

1.中國的壟耕種植法,早於西方2000多年。

2.農用機械先進。 歐洲缺乏:帶犁壁的犁、種子條播機(耬車)和耘田工具等重要農具(直到17世紀、八)。另,中國還發明了深翻土地的犁,早於西方2000多年。

3.中國鑄鐵炒鋼技術和豎爐冶鐵早於西方2000多年。 普利尼在【自然史】中:「雖然鐵的種類多而又多,但沒有一種能和從中國來的鋼相媲美的」 。歐洲有塊煉鐵,但生鐵則13、14世紀才出現。11世紀,北宋年產鐵十幾萬噸;是英國18世紀的水平(英國1788年,鐵產量6.8萬噸)。

4. 中國牲畜挽具領先歐洲2000多年。 李約瑟說,中國馬拉的重量是歐洲同期馬拉重量的三倍,因為中國馬具好。中國馬具肩胸受力,歐洲套在馬脖子上,損耗大且容易死亡。

5.中國畜力耕地,早於西方2000多年。 耕牛比歐洲馬動力更有效,成本更低。

由於古代歐洲農業種植技術極端低下,深刻影響了歐洲歷史走向。

5 工業革命之前的歐洲其實是一個莽荒時代

首先,因為農業出產太低,所以各個諸侯國國力非常有限,在工業革命之前,歐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統一歐洲, 這就造成歐洲處於長期分裂狀態,地域差異演化成民族問題,民族問題造成巨大的文化隔閡 ,所以到了工業革命之後,即使先後有拿破侖、希特勒試圖統一歐洲,最後因為復雜民族的巨大文化差異,最後不得不鎩羽而歸。

按:中國在掌握液態鐵煉制技術之前的春秋時代,諸侯國之間也只能爭霸,無法滅國,原因就是生產力水平不足以支撐諸侯國發動長期戰爭,但是液態鐵煉制技術普及之後的戰國時期,就頻頻出現滅國之戰一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

事實上如果我們不很早就掌握液態鐵煉制技術,讓農業生產出現突飛猛進的發展,按照春秋時期的發展趨勢,中國也會出現地域差異演化成民族問題,然後民族問題造成巨大的文化隔閡,最後中國也如同歐洲一樣變成一個散裝的國家——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有自己的文字、貨幣,如果這個階段延續太長時間,每個國家都會變成一個獨特的民族,齊楚燕趙秦不會是地理名詞而是民族名詞。

古代歐洲因為農業技術落後 ,種子產出比長期維持在1:2左右,如此低的收獲不但 讓歐洲土地承載的人口非常有限,而且根本無法養活大量脫產人口去從事科學與技術發明。

11世紀整個歐洲人口只有1500萬,同時代的中國北宋人口已經達到1.2億。歐洲人口飛速增長是13世紀之後(又是這個該死的時間),到了14世紀,歐洲人口才達到4500萬。

同樣 因為生產力落後,所以古代歐洲根本無法興建大型工程 ,比如,古代中國有萬裏長城,有大運河,有沿著長江黃河綿延幾千裏的大堤,這些氣勢磅礴的大工程是古代歐洲永遠無法企及的奇跡。

因為農業出產很低,所以歐洲經常會爆發大饑荒 ,根據英國歷史記載,在18世紀之前英國平均10—20年就要爆發一次大饑荒,無數人在饑荒中餓死,這個頻率遠遠超過古代中國,我們大概是二百多年爆發一次大饑荒,一般還是中原王朝末期基層政權崩潰之後。

因為糧食嚴重不足,一直到中世紀的歐洲社會就是一個野蠻人的世界 ,那些國王與貴族經常就搞人肉宴,將俘虜與奴隸直接煮來吃掉,野蠻程度相當於中國商代的水平。

農業種植水平低下的另一個影響就是 歐洲城市長期就是一個大糞坑。

中世紀的歐洲城市不但街道上堆滿糞便沒人管,更惡心的是歐洲城市居民都喜歡直接從視窗傾倒糞尿。

一直到17世紀的法國巴黎,才出台法令規定市民在白天不許從樓上傾倒糞尿,只有晚上才可以,但傾倒之前必須要先喊一聲「註意尿」,以防引起不必要的治安糾紛……

那時歐洲城市的環境有多惡劣是現代人無法想象的。講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1776年美國打響獨立戰爭,富蘭古連漂洋過海到法國來求援,結果才剛進巴黎就被臭氣熏昏,而那時的巴黎衛生狀況,其實已經比中世紀有了很大改觀……

為啥歐洲城市就是一個大糞坑?而中國古代城市就沒有這種現象?

原因很簡單, 中國古代城市不但建設有完善的汙水排水系統,而且對於城市居民的糞便有專人組織來收集,這些收集的糞便拉到農村是可以賣錢的!

中國人很早就明白施肥的重要。牲畜的糞不夠,就用人的糞來湊,【汜勝之書】就記載:「湯有旱災,伊尹作為區田,教民糞種,負水澆稼。區田以糞氣為美,非必良田也。」人糞有這麽大功效,自然成了賺錢的買賣,商朝那時候就有了公廁,還安排了專業的掏糞工,名「條狼氏」,實行行業壟斷,平民不能私自掏糞去賣。

到了唐朝時,官方壟斷掏糞行業出現了弊端,掏糞業開始了「私有化」浪潮,有些人靠掏糞成了巨富。

一直到20世紀中國農村,很多農民家庭還養成一個習慣,在外面拉屎是要找樹葉(或者荷葉)包上帶回家的(我的祖父就有這樣的習慣)。

歐洲人始終沒有掌握將人糞變廢為寶的奧秘,在歐洲古代記載中,多次出現過牲畜的糞便可以肥田的記載,但是幾乎就沒有人類的糞便可以肥田, 我猜測原因可能是古代歐洲農民分散居住,產生的糞便很少意義不大,所以幹脆就放棄。

到了歐洲城市形成之後,從城市運輸糞便到農村需要付出很多人力與時間,而農村生產力太低(種子產出比1:2),根本就不會有農民願意為糞便買單,所以才導致歐洲城市變成一個大糞坑。

你看看,同樣是肥料,因為生產力水平高下區別,古代中國當做一個寶,而古代歐洲就真的把它們當做一堆屎。

改變歐洲莽荒時代的是東方文明的介入,這就是蒙古西征。

1219年蒙古兩個萬人隊在拔都率領下開啟了西征之路。

蒙古西征持續40年,一直打到多瑙河邊,建立了一個面積高達3000萬平方公裏的龐大帝國。

為什麽僅僅2萬人的蒙古軍隊就能打下大半個歐洲?

後世總結的原因很多,什麽蒙古戰術先進、機動性很強等等,其實都不靠譜,根本原因就是 當時歐洲生產力水平太低!

一個農業種子產出比只有1:2的社會怎麽可能對抗13世紀的蒙古軍隊?

一個種子產出比只有1:2的農業社會是根本無法養活一支數量較多的脫產職業軍隊的, 所以13世紀之前的歐洲戰爭其實就是少數貴族的競技場,其余的士兵不過是剛剛從田地裏拉出來的農民,沒有任何訓練,只能扮演打醬油的角色。

同樣,因為農業產出太低,國王也很難積蓄足夠的軍需,也只能打短平快戰爭,無法長期持續作戰,所以在蒙古西征戰爭中,屢屢出現蒙古軍隊誘敵深入,而歐洲軍隊屢屢中計輕敵冒進,被蒙古軍隊在選定戰場全殲——不是這些歐洲軍隊統帥無能,是手裏沒糧,不冒進拼死一搏,多拖一段時間,糧食耗盡了,軍隊不攻自滅。

最為關鍵的是,當時歐洲還沒掌握液態鐵煉制技術,鐵制的兵甲與兵器只是少數貴族才能擁有的奢侈品,而蒙古在吞並金國之後已經掌握了中國最先進的冶煉技術,蒙古士兵不但頂盔摜甲裝備精良,而且使用的兵器比歐洲士兵超越一個時代—— 大致相當於13世紀的蒙古軍隊與公元2000多年前的商朝軍隊作戰,基本就是一邊倒的屠殺。

按:歐洲沒有掌握液態鐵煉制技術,即使不惜成本將鐵塊打造成盔甲也只能做成笨重的板甲,但是掌握了液態鐵煉制技術的古代中國卻可以輕而易舉大量打造輕便的鎖子甲、鐵手套。
在北宋與金國作戰中已經出現最強悍的士兵可以身穿三重甲(最裏面是皮甲,然後是鎖子甲,最後是鐵甲),戴上鐵手套去沖鋒陷陣,這樣的士兵如同一個人形的坦克,普通兵器根本就無法對其造成傷害。有這樣裝具的蒙古軍隊對於鐵器都無法普及的歐洲軍隊而言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蒙古西征是1219年,一直持續到1260年,而蒙古在1234年就滅亡了金國與南宋接壤。

明明眼前就是南宋膏腴之地,子女玉帛無數,為啥蒙古人還幾十年放著南宋不管,不辭辛苦跑上萬裏路去打歐洲?

就是因為歐洲那時太渣,面對蒙古軍隊毫無抵抗能力,跑上萬裏路雖然辛苦一點,但是收益卻是穩定的,而打南宋則是一塊硬骨頭,搞不好就要蹦掉幾顆牙齒。

蒙古西征對歐洲的影響是顛覆性的,因為蒙古不但把中國四大發明帶到了歐洲,還將中國液態鐵煉制技術也帶到了歐洲,然後歐洲才在13世紀掌握了液態鐵煉制技術,農業生產力開始增長,人口開始大振幅增加,幾十年後才有了歐洲的文藝復興。

按:因為蒙古人是遊牧民族,不會農業耕作,所以雖然中國各種先進技術被蒙古人帶到歐洲,但是中國最核心的農業種植技術卻沒有傳播到歐洲,讓歐洲農業生產力水平只是線性提高——從種子產出比1:2慢慢提高到工業革命前夕的1:3或者1:4左右。

準確地說, 歐洲能爆發工業革命很大程度是農業生產水平太低下倒逼出來的結果。

比如因為農業生產力太低,所以一直搞不出來瓷器、絲綢這些產品,導致歐洲對東方絲綢之路依賴很大,後來因為鄂圖曼土耳其崛起,絲綢之路中斷,歐洲人才會不顧一切想從海洋上找到一條通往東方的商路。

因為土地出產太低,歐洲人生活水平很低,才會有大量人願意出海去冒險(恰好中國傳入的指南針為大航海提供了技術基礎),結果陰差陽錯開啟了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之後就是地理大發現,地理大發現讓歐洲人第一次能睜眼看世界,然後帶動了技術進步,珍納紡紗機的出現只是一個契機,新的紡紗技術之所以得到迅速大規模推廣主要原因還是農業種植收入太低,耕地改工廠或者牧場都沒多大阻力。

而中國未能開啟工業革命主要原因還是農業太發達了! 1斤種子播種下去,一年之內就能得到20倍回報(唐代以後水平)!土裏刨食是風險最小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18世紀之前中國長期在世界之巔,除了中國之外所有國家都視為蠻夷,中國人也沒有航海冒險的動力。

簡單地說,因為農業水平太高,古代中國就有了路徑依賴;而農業水平極低的歐洲反而拋棄農耕文明沒啥阻力。

這裏是@貓哥的視界,更多深度內容,可以➕我個人V——hmgg012

公眾號 (轉載聯系) :貓哥的視界713、貓哥的世界 ;

今日頭條:貓哥的視界

嗶哩嗶哩 :花貓哥哥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