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要求自己能獲得點什麽。
完全無私的對他人的同情、傾聽、幫助,是一種純消耗的行為,不僅僅可能導致大量負面情緒的轉移和累計,還可能造成責任感的過度,以及有可能被對方處以過高期望,進而被埋怨、指責、背叛等等。
因而需要在這個同情心和善意之上,要獲得收益來對沖負面情緒,明晰責任邊界,以及最重要的,制訂止損擋板。
收益可以是錢,那就是有償咨詢的方式,只要你給出的建議和幫助,對得起這些錢,你就是心理平衡的,而你對對方的責任,也僅限於這筆錢的責任,不是無限責任。
收益也可以是友情,那麽友情是相互的,不存在你需要不斷付出不斷當情緒垃圾桶,而對方心安理得的情況。
收益也可以是幫助他人變好的成就感,那麽,當你不能給出更好的建議,或者你發現你的建議對方執行會走樣的時候,你就應該終止給出建議。
當你能獲得的收益,遠遠小於你所承受的負面影響的時候,就是該止損,減少接觸頻次的時候了。
不這樣做的話,很可能陷入【共情疲憊】,那樣的話,久而久之,自己的心理狀態可能也會崩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