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訓裏,我沒有聽到過哪個督導或者老師鼓勵咨詢師擁抱來訪者的。
只聽到過更嚴苛的設定給定,譬如某些基利茵學派的咨詢師,是會連水都不提供給來訪者的。
擁抱就更別說了。
我個人沒有這麽做過。但在一些團督裏,我是聽到過同行擁抱過同性來訪者(在來訪者的請求下)。
在那些個情境下,你是可以理解這位咨詢師是怎麽做了這個決定。
至少當時在座的(包括督導師),沒有哪一位跳出來批評這位同行有倫理問題,或者是犯了技術性錯誤,大家就是一同在分析和討論這個做法帶來的、對咨訪關系的影響,什麽樣的活化(enactment)使得咨詢師這麽做了,什麽樣後續的展開可能跟這個擁抱有關聯。
當然,毫無疑問的是,你問哪個咨詢師,ta都會告訴你,這個工作是要用語言來表達,不要用行動來表達。
這是一個共識。
再援引兩個人的觀點。
1、那位寫101種防禦機制的比歷克曼博士認為擁抱來訪者是一種技術性錯誤,應該完全避免。
他自己也只有在與來訪者終止治療的最後一次見面裏,才擁抱過來訪者,並且他強調不是他發起的擁抱,那個擁抱發生的很快:來訪者在開啟門時,突然轉身、快速地擁抱了他。
考慮到是最後一次見面,他接受了這個擁抱,並輕輕拍了拍來訪的肩膀。這個來訪也表達了感謝。
並且這個事情之後,每次會談結束、走出咨詢室時,他會和來訪者們保持1.4米左右的距離,以防ta們會突然轉身抱他...
他寫到這裏,不免令我好奇,如果真有來訪者要抱他,他真的打算「靈敏」地躲開,讓來訪者撲個空嗎?
這個畫面也挺奇怪的。。
這是題外話。
他明確地認為,擁抱來訪者,是對治療性界限的破壞。他可能會跟來訪者直接提及這個,並且表示:來訪者其實無須觸摸他、就能夠讓他知道他們想要表達的感激或贊賞。
與此同時,他有一個觀點:來訪者想有軀體接觸的願望是在防禦他們對母親冷酷對待他們或父親虐待他們所經歷的悲傷,(即擁抱作為一種對痛苦記憶的防禦行為)。
2、溫尼科特在1969年寫了一個文「母親-嬰兒的互動作用體驗(the Mother-Infant Experience of Mutuality)」,其中他徹底地批評了那些「有著不允許觸摸病人這種僵化分析性道德的分析師」。
他認為,在某些情況下咨詢師觸摸來訪者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這裏的「某些情況」指的是,有些來訪者在其嬰兒期的關鍵發展時段,其母親對ta的照護是失敗的,且這種失敗不是一次兩次,而是持續不斷的失敗。
在這篇文中,溫尼科特給出了一個臨床片段。
我本來想貼在這裏,但考慮到這個臨床片段還是比較「生猛」,怕誤導一些讀者。
畢竟他的這個例證中的做法,在當下看來,可能會被絕大多數從業者批為「不恰當」。
咳,我真的沒有在這裏賣關子。
如果你對這個例證感興趣,你可以前往我的公眾號-知曉心理,回復關鍵詞 w125,獲取我手動拍攝的兩頁文本。
或者,你可以直接翻閱【溫尼科特的語言】101頁,如果你恰巧入手了這本書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