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為什麽「壞得不徹底的壞人」比「好得不徹底的好人」更容易讓人有好感?

2024-12-12心靈

很多文藝作品只描述了變壞的動機,

缺乏變好的動機。

犯罪心理學都得研究犯罪動機,

凡事有原因,要講邏輯講動機。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所謂科學,就是講因果。

不會因為你種的是西瓜,就靠求神拜佛祈禱它長出玉米。

比如大多數文藝作品中,好人為什麽要堅持當好人?

基本上就沒有去塑造和鋪墊當好人的動機。

他選擇當好人,通常僅僅只是因為他覺得當好人是對的,當壞人是錯的。

就是這麽簡單粗暴的理由,能塑造出信念感的魅力?

這跟迷信又有什麽區別?

既然你可以認為你是對的,難道我不能認為我是對的?

都不講道理,只講感覺和立場,跟耍流氓無異。

而反派為什麽當壞人呢?

不僅是有千變萬化的各種豐富多彩的動機,而且一個個呈現的都非常具象化具體化,非常細節和立體。

比如【狂飆】的高啟強,因為當好人的話,日子沒法過下去了,是被逼上這條路的,以他當時手上的資源條件,他如果想讓弟弟妹妹的日子過得好,他只能去當壞人。

比如【水滸傳】的林沖,當土匪是被朝廷逼的,是逼上梁山,完全沒得選的,哪怕身在梁山,依然不忘報效國家。

比如【使命召喚】,阿拉法特的動員誓詞:「為了正義事業而獻身的勇士,不該被稱為恐怖分子!」哪怕你西方主流世界把人家批成魔鬼惡棍,穆斯林的戰士卻覺得這是在當殉道者,在做聖戰士。

比如【絕命毒師】的老白,販毒是為了家庭,為了讓老婆和孩子能夠歲月靜好。為了讓世人了解化學的魅力,為了他所信仰的化學變得再次偉大。為了把誤入歧途的小混混小粉教育成正直勇敢的年輕人。

比如【風騷律師】的索爾,不僅幫毒販打贏官司,還幫社會底層的流氓壞蛋打官司。是因為他堅信美國是法制國家。法制國家就該講法條第一,講程式正義。你不能因為別人的身份和立場,就違規使用法律程式。

比如【插翅難逃】的張世豪,人生信條是絕不受窮,珍惜時間的寶貴,又感嘆人生苦短,沒有時間和耐心去給人打工掙錢,所以才鋌而走險。


塑造正派人物,需要充足的動機邏輯,需要更多的細節讓人物形象立體化。

大多數創作者直接擺爛。

你讓人怎麽接受這種正派人物?

與之相反的,比如歸順天庭後的孫悟空,遇到妖怪阻擾,他第一反應是先走正規的法律程式,先問出背景,交給背後大佬處理。

沒有背景的,他再用自己的手段。

包括但不限於,單挑,喊師兄弟群挑,變法術智取等等。

如果打不過,也不放棄,去天庭去西天搖人。

比如黑貓警長,面對一只耳找來的強力對手吃貓鼠,黑貓警長會鬥誌也會鬥勇。查閱資料研究出吃貓鼠的特性,提前準備防毒道具對癥下藥。

比如葫蘆娃七兄弟救爺爺,一個個輪流送,最後終於知道要團結才能力量大。

假如正派人物都是靠念經,都是靠所謂的政治正確,連自己為什麽而戰,連自己為什麽而堅持,為什麽而犧牲的動機都不需要,僅僅只需要迷信正義必勝。

那這種宗教片看得能有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