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哄哄 歡迎大家耐心閱讀完全文,評論區留言支持!謝謝大家!
疏離感(Alienation) 在哲學上一般轉譯成異化,而心理學意義的「疏離」最早是由馬克思提出的,他認為疏離感是一個包含主觀成分和客觀成分的復雜概念。客觀成分主要指勞工對外部世界的一種失控感;主觀成分主要包括社會分離感(Social estrangement)和個性喪失(depersonalization)。
概念界定
疏離一詞來源於拉丁文字的 Alienatio (異化、外化、脫離)和Alienare (轉讓、異化、分離、讓異己的力量統治、讓別人支配)。在英文中是 Alienation (疏遠 、轉讓、 異化、 精神錯亂 ),德文使用的是 Entfremdung (疏遠 、異化 )。
Alienation 在不同的學科, 包括社會學、 社會政治哲學 、精神分析學 、存在主義哲學等中出現,在哲學上 它一般轉譯成異化,主要是指主體在其發展的過程中,由於自己的活動分離出對立面的客體,這個客體逐漸跟主體疏遠,從而成為外在的異己的力量而反對主體本身。在社會學中,廣義上說, Alienation 是指個人同他的社會存在的主要方面相離異。從經濟學來說,它是指人們在經濟領域中所產生的各種對立關系。Alienation 這個概念有較大的發展, 即它在社會學和心理學中是越來越豐富的概念。
相關理論
Seeman.M從社會心理角度把疏離感構建為五個維度,
即(1)勞動疏離感:在勞動中喪失了目的;
(2)無力感:不能對他人,對社會造成影響的感覺;
(3)社會孤立感:與他人、集體和社會之間失去親密接觸的感覺;
(4)價值疏外感:在活動中喪失了意義的感覺;
(5)自己疏外感:感覺到自己和自己是陌生的。
中國台灣學者張春興對疏離感的定義為:由於社會變遷和都市工業化的影響,使人與其生活環境間失去了原有的和諧,終而形成現代人面對其生活時的疏離感。它包括四種情感成分,即社會孤立感,無意義感,自我分離感,無能為力感。
疏離感與人相處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
疏離感可能會影響一個人與人相處時的表達方式,導致難以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建議:
情感淡漠和焦慮:
可能與個人的成長經歷和性格有關。
建議尋求心理疏導和治療,培養興趣愛好,進行戶外運動,以放松心情並勇敢表達自己的感受。
自我價值感低:
提升內在力量,不要過度內歸因,學會在不舒服的感覺中停留。
強化自己,遇到困難時告訴自己願意與對方相處。
溝通技巧不足:
練習與他人交流,尋找共同話題,建立信任和親近感。
參加興趣小組或社交活動,尋找性格、興趣相似的人。
建立深層關系困難:
可能因為害怕在關系中受傷或成長經歷中缺乏親密感。
嘗試發現人與人之間的共通點,建立更密切的聯系。
自我保護機制:
疏離感有時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避免個人邊界被侵犯和真實需要被忽略。
考慮文化、教養方式和自我概念的形成對人際模式的影響。
總之,面對疏離感,重要的是自我反思、尋求幫助、培養溝通技巧,並嘗試建立更深層的人際關系。透過這些努力,可以逐漸改善與人相處的困難,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以上
我是@哄哄一個專註情感生活以及美食和旅遊的知友,歡迎大家評論、留言支持!
作者聲明:
本文部份內容摘自百度百科疏離感(心理學概念)
本文部份內容摘自百度智能精選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