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一個人在地上為自己畫滿了密密麻麻的格子,看似每一步都有精準的落點,一切盡在掌握;實際上卻是被束縛了腳步,稍有出格就會感到失控。
越是謹小慎微、按部就班的人,越傾向於依賴這些格子來為自己構建一種秩序感。
這些格子,象征著規則、計劃以及控制,表面上帶來了安全感和條理性,但同時也會在不知不覺中限制我們的靈活性。
當事物稍微偏離預設軌域時,秩序感就迅速瓦解,讓人格外敏感,仿佛整個世界都在失控。
1、自我限制的框架:畫地為牢
自我限制框架的背後,往往是人們對控制感和安全感的強烈需求。
我們可能都經歷過類似的情況:
為了尋求秩序感或提高效率,給自己制定詳盡的日程計劃表。
我見過最極致的例子是,有人嘗試以15分鐘為單位,緊鑼密鼓地安排一天的任務,希望每一刻都得到充分利用。然而,現實常常不能如人所願,生活中充滿了各種變數——突然的電話、朋友的臨時邀約、需要緊急處理的事宜等等,都會打亂原本設定好的節奏。
越是精細的計劃,越容易讓人感到失控。
一旦事情稍有偏差,就仿佛踩出了「格子」之外,越過了雷池,失控感分分鐘上頭。
那些密密麻麻的格子,就像看不見的手,把人困在一個畫地為牢的局面裏,不敢輕易踏出一步。久而久之,這種嚴格的框架反而削弱了我們靈活應對變化的能力。
2、低容忍度:對不確定性的恐懼
大多數人很容易習慣於按部就班的生活,不希望被意外打亂,這種心理源自於人類對穩定和可預測性的本能需求。
按部就班是一種相對節省能耗的生活方式。
透過設定固定的日常習慣和流程,我們可以將生活的某些部份自動化,減少決策帶來的疲勞,同時也讓我們感覺到周遭的一切都是穩定且安全的;
然而,然而,過於依賴這種方式,又會逐漸降低我們的容忍度,使得我們在面對突發時間時缺乏足夠的心理空間去接受和處理那些計劃之外的狀況。
即便是微小的bug,都有可能打破我們熟悉的秩序感,引發深深失控感,讓我們在不確定性面前感到寢食難安、無所適從。
3、過度關註細節:忽略全域的危機
越謹小慎微,越容易陷入對細節的執著追求。
當我們將註意力過度集中在每一個具體的「格子」上時,往往會忽略了對全域的掌控。
比如,在完成一項工作時,我們可能會花大量時間反復檢查每個標點符號和排版,以確保每個細節都完美,最終,這種過度的限制與關註可能讓我們掉入「細節陷阱」,導致錯過時間節點,甚至影響整體任務的完成。
無論是追求完美主義,還是對犯錯誤的次生恐懼,這些心理因素使我們總是處於一種害怕失控的狀態,引發著不必要的焦慮。
最後想說,比起透過設定嚴密框架來獲得安全感,更有意義的是,學會區分清楚哪些是我們能控制的,哪些是無法掌控的。
人生不是走格子,能掌控的就去努力,無法掌控的就去釋懷,每一步都能成為鮮活的體驗!
與大家共勉~
我是不惑少女杉,很高興在知乎遇見你,期待你的點贊關註與互動^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