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什麽樣的人更容易從追星中得到快樂呢?
首先,從年齡和性別來看,未婚年輕女性貌似是追星的主力;但更有意思的是, 從年齡出發,三十多歲後的追星比例會有斷崖式的下跌 。也就是說,大多數的追星族集中在學生族和四十多歲的媽媽粉中。那麽追星滿足了這些人群的什麽需求呢?下面透過心理學的理論與研究解釋一下:
1. 歸屬感:提供情感連線與社群支持
許多人的二十歲和中年危機都是孤獨的。而偶像可以透過其公眾形象和作品,為粉絲提供一種虛擬的歸屬感,即所謂的「擬社會關系理論(Parasocial Interaction)」: Horton和Wohl(1956)首次提出,擬社會關系是一種單向的、非互惠的情感關系,粉絲透過關註偶像的作品、言行,體驗到類似親密關系的連線。這種關系能夠減少孤獨感,特別是對於缺乏現實社交支持的人來說。
其次,粉絲團體也會給人們帶來認同感。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認為,人們透過加入某個團體(如粉絲群體)來增強自尊和歸屬感。追星讓粉絲在認同偶像的同時,也融入了一個共享價值觀的社群,從而獲得歸屬感。
二十多歲的學生剛踏入社會,社交圈有限。加入喜歡的偶像粉絲群後,他們參與線上交流或線下活動,可以結識許多誌趣相投的人,感受到強烈的歸屬感。
一項2011年的研究就表明,粉絲群體活動(如偶像生日會或應援活動)顯著提升了成員的歸屬感與幸福感(Stever, 2011)。
2. 自我認同:反映與強化自我
我相信沒有幾個人的二十歲是不迷茫的。在一系列的不確定中,偶像常成為粉絲的理想化自我或身份標誌,幫助粉絲更清楚地定義自我。
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Festinger(1954)提出,人們會透過與他人比較來了解自己。偶像作為積極榜樣,能夠幫助粉絲建立更明確的自我認同。
自我圖式理論(Self-Schema Theory): Markus(1977)認為,個體的自我概念由與特定價值觀或興趣相關的圖式構成。與偶像分享相似背景或特質的粉絲,可能透過認同偶像強化自我圖式。更具體的研究發現,粉絲與偶像共享特征(如相似的文化背景或人生經歷)時,更容易形成情感認同,並從中找到對自我身份的確認(Chen, 2020)。
3. 意義感:為生活註入目標與動力
偶像的成功故事和個人魅力,能夠讓粉絲感受到生活的意義和奮鬥的動力。舉個例子,如果你發現一個和你出身地,家境,長相都類似的明星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成功,這將是對一個不自信年輕人很大的鼓勵。
理想自我理論(Ideal Self Theory): Rogers(1959)提出,理想自我驅使個體向更高層次發展。偶像常被視為理想自我的化身,激勵粉絲努力縮小與理想自我之間的差距。
希望理論(Hope Theory): Snyder(1994)認為,希望由目標、路徑和意誌組成。偶像的成功經歷能夠為粉絲提供希望,促使他們設定目標並采取行動。
一項2017年的研究指出,偶像的成功故事對年輕粉絲的職業規劃和自我提升具有顯著影響(Chung & Cho, 2017)。
4. 安全感:創造穩定的情感依賴
偶像提供了一種不會拒絕或傷害的穩定情感依賴,尤其在個體心理脆弱時顯得重要。
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 Bowlby(1969)提出,人類的情感依戀需求不局限於親密關系,也可以投射到虛擬物件(如偶像)。這種情感依戀讓粉絲在面對現實壓力時感到安慰和支持。
控制感理論(Sense of Control): Skinner(1996)指出,個體對環境的可控性感受直接影響其情緒狀態。偶像的形象和作品通常被精心維護,粉絲能夠從中獲得一種「確定性」和安全感。
面對學業或職場壓力,一些年輕人會透過關註偶像的音樂、影視或訪談影片來尋求情感慰藉。偶像傳遞的積極資訊讓他們感到穩定和鼓勵,猶如擁有一個始終支持自己的朋友。
一項2016年的研究發現,粉絲對偶像的依賴性關註(如每日追蹤動態)顯著降低了心理壓力感(Dibble et al., 2016)。
5. 審美與卓越的追求:滿足對美與成功的向往
偶像通常擁有卓越的才華、出眾的外貌和積極的價值觀,滿足了粉絲對完美與美好生活的心理需求。
光環效應(Halo Effect): Thorndike(1920)認為,人們傾向於用一個積極特質(如外貌、成功)來推斷他人的整體品質。偶像的「完美形象」讓粉絲在情感上感到愉悅。
補償理論(Compensatory Consumption Theory): 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作美與成功時,粉絲會透過追隨偶像的成就,獲得替代性的滿足感。
許多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因偶像的健康形象和自律生活受到啟發,開始健身、學會穿搭,不僅提升了自信,也改善了整體生活狀態。
一項2019年的調查發現,粉絲更傾向於支持那些展現「正能量」和高成就的偶像,因為他們能夠滿足粉絲對審美與成功的心理期待(Ko & Kim, 2019)。
總結
偶像之所以能在不同階段的人群中發揮深遠的影響,是因為他們能夠滿足個體的核心心理需求,尤其是在自我探索和生活調整的關鍵時期。
無論是剛起步的年輕人,還是在中年階段重新尋找方向的人群,偶像都扮演著「燈塔」的角色。他們透過自己的形象與故事,傳遞希望、歸屬和動力,為粉絲提供了心理支持和精神力量,幫助他們更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與轉折點。
參照文獻
1. 擬社會關系理論 (Para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
Horton, D., & Wohl, R. R. (1956). Mass Communication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 Observations on Intimacy at a Distance. Psychiatry, 19(3), 215-229.
線上閱讀連結
2. 社會認同理論 (Social Identity Theory)
Tajfel, H., & Turner, J. C. (1979).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In S. Trepte & L. S. Loy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edia Effects. ResearchGate.
線上閱讀連結
3. 粉絲行為與發展理論 (Fan Behavior and Lifespan Development Theory)
Stever, G. S. (2011). Fan Behavior and Lifespan Development Theory: Explaining Para-social and Social Attachment to Celebritie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8(1), 1-7.
線上閱讀連結
4. 社會比較理論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7(2), 117-140.
線上閱讀連結
5. 自我圖式理論 (Self-Schema Theory)
Markus, H. (1977). Self-Schemata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2), 63-78.
線上閱讀連結
6. 理解粉絲自我概念的研究 (Understanding Celebrity Identification and Fans’ Self-Concept)
Liu, C., Zhang, Y., & Zhang, J. (2020). The Impact of Self-Congruity and Virtual Interactivity on Online Celebrity Brand Equity and Fans’ Purchase Intention. Journal of Product & Brand Management.
線上閱讀連結
7. 理想自我理論 (Ideal Self Theory)
Rogers, C. R. (1959). Rediscovering Rogers’s Self Theory and Personality. In N. A. H. Ismail & M. Tekke (Ed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Health and Community Psychology.
線上閱讀連結
8. 希望理論 (Hope Theory)
Snyder, C. R. (1994). Teaching: The Lessons of Hope.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線上閱讀連結
9. 榜樣與職業目標的研究 (Role Models and Career Aspirations)
Chung, S., & Cho, H. (2017). Role Models and Career Aspirations: The Role of Idol Fandom in Youth Developmen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線上閱讀連結
10. 依戀理論 (Attachment Theory)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in Context. Attachment Theory: Explorations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線上閱讀連結
11. 控制感理論 (Sense of Control Theory)
Skinner, E. A. (1996). A Guide to Constructs of Contro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3), 549-570.
線上閱讀連結
12. Dibble 等人, 2016
Dibble, J. L., Hartmann, T., & Rosaen, S. F. (2016). Parasocial Interaction and Parasocial Relationships: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and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Measure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42(1), 21-44.
論文連結
13. 光環效應
Thorndike, E. L. (1920). A Constant Error in Psychological Rating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1), 25-29.
論文連結
14. 補償性消費理論
Mandel, N., Rucker, D. D., Levav, J., & Galinsky, A. D. (2017). The Compensatory Consumer Behavior Model: How Self-Discrepancies Drive Consumer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7(1), 133-146.
論文連結
15. Ko 和 Kim, 2019
Chang, Y., Ko, Y. J., & Carlson, B. D. (2018). Implicit and explicit affective evaluations of athlete brands: The associative evaluation–emotional appraisal–intention model of athlete endorsements.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32(6), 497-511.
論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