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甚至算不上一份書單,而更像是一些來自編輯和記者們的閱讀碎片——思索的碎片,情緒的碎片,感覺的碎片,關於發現和遺忘的碎片。
當時間的一頁終於翻到2025年,我們當然可以再一次重申閱讀的意義,但面對世界的紛亂和洶湧而來的資訊,這種強調總歸顯得有些無力——
生活的熱情被不斷消磨,社交方式越來越多,孤獨感卻越來越強烈,面對形形色色的時代癥候,閱讀能夠提供的解法固然有限,而在與短影片、遊戲、短劇的註意力爭奪中,閱讀更加不占據優勢。
我們究竟為什麽而翻書?答案也許就藏在以下這些碎片當中。它們固然無法給生活帶來直接的改變,卻往往在時間和記憶中沈澱,在重溫時變得更加生動、更加銳利、更加清晰可感。這些散落於書頁間的微小,對於每個閱讀者而言,都可以宏大如整個宇宙。
「一輩子很短,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可這種 心情很長,如高山大川,綿延不絕。」2025,期待你我都能繼續做個稍稍松弛、稍稍樂觀、稍稍專註的讀書人。
重讀之年
譚山山
2024年是電影「重映之年」。「哈利·波特」系列電影重映,作為資深原著粉,是一定要進影院重溫的——雖然但是,我至今只看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圖/【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連帶地,也開始了又一輪「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重讀。每次重讀都有不同的感受,這次想吐槽一下J.K.羅琳女士對美食毫無想象力——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哈利第一次參加霍格沃茨的開學晚宴,「他從來沒見過桌上一下子擺出這麽多他喜歡吃的東西:烤牛肉、烤火雞、豬排、羊羔排、臘腸、牛排、煮馬鈴薯、烤馬鈴薯、炸薯片、約克夏布丁、豌豆苗、胡蘿蔔、肉汁、番茄醬,而且不知出於什麽古怪的原因,還有薄荷硬糖」。
在知乎上看到過討論英國菜難吃的貼文,答主@南無刀削帆布 推測,英格蘭的廚子其實是外星蜥蜴人,「不然怎麽會所有的餐廳、所有的食物都像模像樣地、盡善盡美地端上來,但你一塞進嘴裏就會發現出大事了」?結論是:「這不可能是人類做出來的東西。」
【幾度夕陽紅】
瓊瑤 著
作家出版社,2024-10
接下來是重讀瓊瑤——為了紀念她的離世。她以那樣的方式離去,只能說,很瓊瑤。我讀的第一部瓊瑤小說是【雁兒在林梢】。那是一位長輩把【新民晚報】上的連載(據說是大陸報刊第一次連載瓊瑤小說)逐天剪下來,仔細地貼在一個大本子上,叮囑絕不能弄臟後才借出的。這次重讀的是【幾度夕陽紅】,雖然不免有些看馬景濤「咆哮」式表演的尷尬,但那種久違的情感的熱烈和投入,是很能感染人的。
【小城】
[美] 勞倫斯·布洛克 著,劉麗真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5
還有時不時就要重溫的勞倫斯·布洛克的硬漢偵探小說。在紐約建城400周年之際,讀布洛克的【小城】——對,他把紐約稱為「小城」,更有感觸:書中的「血手木匠」在成為連環殺手之前,是一個熱愛紐約、對其歷史如數家珍的普通市民。讓他發生轉向的是「9·11」。
【紐約客故事集】
[美] 安·比蒂 著,周瑋 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九讀(GoRead),2025-1
讀【小城】,於我而言,可能是對進入新版【紐約客故事集】的一種預習,或者說是情緒的鋪墊。安·比蒂這部短篇小說集,共收入48篇短篇小說,有700多頁。在新年伊始,先立下一個flag:盡快把它讀完!
我們都是喬瓦尼
鐘毅
最近看伍迪·艾倫的訪談,他說自己喜歡電影的原因是電影裏面的人很漂亮,城市很漂亮。這句話讓我恍然大悟:嘿,大師和我一樣膚淺哦?
過去一年裏,當然繼續在讀,繼續喜歡「好看的東西」,甚至讀書和看電影都比之前更多。但是更明顯的一個感覺是,真正的好看和漂亮話無關,和真誠有關——可是還是有太多「漂亮話」包圍我們,像極了俗艷的霓虹燈。
【喬瓦尼的房間】
[美] 占士·鮑德溫 著,李佳純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群島圖書,2024-10
2024年最喜歡的文學書意外地明確,是近70年前出版、直到2024年才引進的占士·鮑德溫的【喬瓦尼的房間】。我無法拒絕鮑德溫文字裏的真誠,也羨慕他的精確,也驚訝地發現他故事裏洶湧的愛意,和殘忍是並存的。
【晨星】
[挪威] 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著,李澍波 譯
上海三聯書店|理想國,2024-7
另一本極好的文學書是挪威作家克瑙斯高的【晨星】。多視角的群像並不容易,但克瑙斯高一人分飾多角輕而易舉,這些需要跋涉的文字為我構築了一個悠遊的空間。依舊羨慕他,一個時代的空虛,為什麽他寫得這麽紮實?
【試鏡人生:芭芭拉】
[美] 芭芭拉·禾特斯 著,蘇西 譯
重慶出版社,2010-2
第三本值得推薦的書,是一本老書,也是我2024年讀得最暢快的一本——芭芭拉·禾特斯的傳記【試鏡人生】。作為改變美國電視行業的女主播,她的一生,幾乎就是一部小型的美國當代史。看到熟悉的、只在「嚴肅」歷史書裏出現的人物出現在這本傳記裏的時候,還是會感嘆一聲「世界真小」。從一個「花瓶」到一個扛起收視率的「王牌」,她的故事很容易被誤解成勵誌的故事。但於我而言,書中最有價值的,是她如何做采訪、如何做選題、如何開新節目的那些微小日常。
【智人之上】
[以色列] 尤瓦爾·赫拉利 著,林俊宏 譯
中信出版集團|中信·先見,2024-9
【浪潮將至】
[英] 穆斯塔法·蘇萊曼 / [英] 邁克爾·巴斯卡爾 著,賈海波 譯
中信出版集團,2024-10
還有兩本書我想要一並推薦——【智人之上】和【浪潮將至】,分別來自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和AI科技專家穆斯塔法·蘇萊曼。我們可能已經聽夠了關於AI的討論,但讀完這兩本後,會發現大多數人對即將到來的浪潮一無所知。可是,知道自己一無所知,總比全然無知要好得多。
【血與蜜之地】
劉子超 著
文匯出版社|新經典文化,2024-10
最後一本令我難忘不舍的,和2023年一樣,依然是劉子超的遊記。他的新書【血與蜜之地】是中文語境裏稀缺的那種遊記,一半是文學,一半是歷史。他總是有辦法讓人跟著他一起走完他的旅途。
也希望有更多好書陪伴2025年的旅途。
理解世界的崩壞和殘缺,
才能更好地愛它
謝無忌
翻開我的2024年書單,發現大多是為了工作而閱讀的書。興趣使然,我看的幾乎是自己喜歡的人類學和社會學領域。恰好發現自己關註的三本書有共性:熱門標簽背後,隱藏著一些「視而不見」的偏見。為城市當中不被看見的群體創作,或許是學術界最具社會洞察、最溫暖的發聲。
【我們從未中產過】
[以]豪道斯·魏斯 著,蔡一能 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藝文誌eons,2024-1
「中產」這個詞在當下的語境當中是抽象的,每個人都有一套對於中產的標準界定,但這個已經被濫用的標簽指代的人群,似乎已經不再思考誰在炮製「中產」這個概念。以色列人類學家豪道斯·魏斯「我們從未中產過」這一提法,就像投擲一句當代警示,告訴大家「中產」是一種修辭手法,只是用來建立和保持人們的想象力,自視為中產階層的人可能遠遠多於官方定義所涵蓋的範圍。而炮製這個標簽的群體,正是用追逐「中產」想象,逐漸擴大這一流動的「光譜」,刺激更多人卷入這個競技場,以此穩固自己的社會地位。
【蘇北人在上海:1850—1980】
[美]韓起瀾 著,盧明華 譯
上海書店出版社|也人,2024-10
「蘇北人」在上海是繞不開的老梗。這個族群標簽沒有清晰的地理分界線,但早已心照不宣地被帶上嘲諷色彩。韓起瀾正是出於對蘇北人面目模糊的印象,嘗試從上海歷史的行程去理解他們的類別和經歷,由此發現「蘇北人」是「江南人」在爭奪上海文化領域當中的對立面,它背後夾雜著潛在的階層性。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如今針對「蘇北人」的偏見色彩有了新的面孔,他們逐漸利用這個標簽形塑了自我話語權,反客為主,建立起自我的身份認同。
【女性主義城市】
[加] 萊斯莉·克恩 著,尹曉冬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7
在當下的語境裏,對「女性主義」或多或少會有些批判論調,但真正理解「女性主義」的人,未必會將它看作單純的性別話語。比如女性主義地理學家萊斯莉·克恩將「女性主義」看成性別之外,隱藏在城市當中長期被忽視的群體。她從一個女性如何在城市行走的具身經驗,從歷史淵源出發,梳理城市空間中可能存在的性別偏見。「女性主義城市」的設想更像一種正在進行的實驗,指向一種更加公平、關註更多弱勢群體的需求,更能包容多元可能性的社會特質。
我們對待動物的方式是一面鏡子
陳茁
【我要它們活下去】
[日]片野由佳 著,王華懋 譯
古吳軒出版社|三輝圖書,2023-6
【別人的動物園】
[德] 揚·莫恩浩特 著,張驥 譯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鳳凰聯動,2021-11
2024年集中讀了一些關於動物的書,光啟書局的「動物與人「系列,講述日本熊本市如何達成流浪動物零撲殺的紀實作品【我要它們活下去】,還有以冷戰時期東、西柏林為背景的【別人的動物園】,閱讀感受在「啊,對人類絕望了」和「好像還能再拯救一下」之間反復橫跳。
【人性的鏡子:動物倫理14講】
錢永祥 著
當代世界出版社|理想國,2024-4
在此最想推薦的是錢永祥老師的【人性的鏡子:動物倫理14講】(如果不想看書,「看理想」也有音訊節目)。現實之中,作為「半吊子」動保人士,我們的道德意識時常會被動物挑戰:給貓狗絕育是否違背了它們的天性?反對吃狗肉,轉頭卻吃雞鴨魚肉是虛偽嗎?動物實驗的底線在何處?出於樸素的直覺,我們往往會繞開這些問題,因為深知思考它們無濟於事,只會讓個人生活變得「舉步維艱」。
但正如這本書的書名所傳達的,我們對待動物的方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自身的道德容貌。我們可以對著鏡子,修補自己道德人格上的殘缺與虛假。
動物倫理學是一門「低調」的倫理,它的說服力,唯有靠人性中對苦難的同情、關懷才能實作。我們如何設想動物的生命,我們便如何度過一生。難能可貴的是,錢永祥老師所提倡的「寬容的道德觀」,不僅對動物,也對人展現出極大的關懷和理解。既然無法響應每一種道德號召,在不給自己增添過多經濟和情緒負擔的前提下,從低處、從近處去用心用力,也有不可估量的道德價值。
獨一無二、不斷改變,
是自然也是自我
王中中
坦白說,已經到了閱讀不是為了求知的年齡。用熱詞來說,現在看書,那得能提供「情緒價值」。不過,挑挑揀揀,結果發現2024年看得最愉悅的書,還真從中學到了東西。
【阿涅斯的海灘】
[美] T.傑佛遜·克蘭 編,曲曉蕊 譯
上海書店出版社|也人,2024-7
首先得感謝巴黎奧運會,給「廣寒宮」帶來法國電影展,我終於有機會在大銀幕看我的女神(之一)阿涅斯·瓦爾達的作品,【阿涅斯論瓦爾達】。基於同行小夥伴在觀影途中都睡著了,於是事後我決定強制大家一起補課【阿涅斯的海灘】。和【波伏瓦訪談錄】一樣,這本書也是瓦爾達歷年訪談整理合集。
除卻導演身份,瓦爾達當然也是作家,只不過她書寫的載體是菲林,「電影寫作」這詞就是她發明的。「我是一個女人,依靠直覺工作,並盡可能聰明。」要了解瓦爾達這句自我概括,【阿涅斯的海灘】就是很好的切入點。
每次看瓦爾達,都感覺像與人進行一個浪漫的擁抱,能真切感受到肌膚相貼時的溫度。看她的訪談則不然,理性又冷靜的觀察者,像沙灘邊上的礁石,瓦爾達的鏡頭就是這樣堅毅的存在。
看完很感慨,做一個浪漫一輩子的理性創作者真不容易。不過幸好,愛上瓦爾達是再容易不過的事。
「他求仁得仁,早就很痛快了」
張文曦
歲末的一周,頻繁地看到或聽到遠方發生的意外,在這樣的情況下回望自己過去一年的閱讀體驗多少變成了一件顯得輕佻的事情。
【隱墻】
[奧地利] 瑪爾倫·豪斯霍費爾 著,鐘皓楠 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明室Lucida,2024-3
我的春天是隨著瑪爾倫·豪斯霍費爾的【隱墻】而開啟的。一個女人在山上度假時,周圍忽然出現了一道隱形的墻,她必須和墻內的動物一起生存下去。
【隱墻】寫於冷戰的高峰期,作者瑪爾倫·豪斯霍費爾曾在森林長大,後來,納粹德國的興衰、結婚、離婚組成她人生的一部份。這道隱墻或許有它自己的隱喻,但在閱讀的時候,只會被女人在墻內褪去社會身份、回歸原始的生活情節所吸引。
【基坑】
[蘇聯] 安德烈·普拉東諾夫 著,徐振亞 譯
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2024-7
前段時間去朋友家,看見地鐵站旁邊大片正在施工的區域,圍欄上張貼著為潛在消費者描繪美好生活的售樓廣告。這讓我想起安德烈·普拉東諾夫的【基坑】。在工業化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一群工人收到命令,他們要建立一座能容納所有無產者的大樓。為此,他們開始挖地基的基坑。
然而,隨著運動的進行,挖土工人已經筋疲力竭,農民也苦於勞作,男女老少都準備好了自己的棺材。基坑,到底是為普通人遮風避雨的設施,還是埋葬犧牲者的墳墓?
【北京法源寺】
李敖 著
台海出版社|當當出版,2018-11
放到任何時代,「求仁得仁」四個字,都有一種擲地有聲的氣節。作為一個對歷史很難感興趣的人,讀李敖的【北京法源寺】倒是覺得津津有味。盡管在讀之前,就知道自己是沖著譚嗣同就義的那段描述去看的,但當真讀到那裏的時候,仍覺震撼:
「突然間,像從浮雲裏劃破一條長空,他的喊聲震動了法場: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劊子手驚奇地望著他,贊美地點了點頭。他對拿‘鬼頭刀’的同胞從容一笑。一般死刑犯會要求劊子手:‘給我個痛快!’但他不屑做此要求——他求仁得仁,早就很痛快了。」
作碎片化的神遊
蕭奉
2024年我基本上唯讀了三類書:一類是自然文學,一類是遊記,以及詩歌。因為2024年的旅行實在乏善可陳,只好遁入別人的行蹤、詩中的宇宙、書裏的山林湖海,作碎片化的神遊。
【路邊狗】
[波蘭] 切斯瓦夫·米沃什 著,趙瑋婷 譯
花城出版社,2017-1
讀書最奇妙的體驗,是讀著讀著就會把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書勾連起來。2024年讀了羅拔·麥克法倫的旅行三部曲後,跟他做了一次訪談,我們聊到了對河流的喜愛。歲末的一次出差,我在飛機上重讀詩人米沃什的【路邊狗】,最後一篇就是【河流】,完全將我們的迷戀寫了出來:
「泉水在山間噴湧,細流從石縫中滲出,匯聚成一條小溪,再流入河水的波濤。而河水則千百年奔騰不息。一個個部落、民族、文明興衰更替,而河流仍兀自流淌。」
【唐詩鑒賞辭典(新一版)】
俞平伯 著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8
也讀了不少唐詩,上下班路上靠【唐詩鑒賞辭典】打發了很多時間。讀杜甫寫的【小寒食舟中作】,大歷五年(770)他淹留長沙,病居孤舟,看見「片片輕鷗下急湍」,極目望去,「雲白山青萬餘裏, 愁看直北是長安」。如今去長沙,河流還在,輕鷗也在。
布羅茨基給約翰·多恩寫過一首哀歌,有時候我讀這首長詩的時候,也會想到杜甫、李白,以及他們逝去時寂靜的世界:
全都入睡了。睡了,江河、山嶽、森林。
睡了,走獸、飛禽、昏暗的世界、一切生物。
只有白雪從夜空飛落。
編輯 蘇煒
校對 遇見
營運 Hallucinog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