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4-9/998018b2af36a52b7662929210afebea.webp)
編譯 | Vendii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9月9日訊息,據The Verge昨天報道,今年是Apple Watch第一代釋出的十周年。Apple Watch第一代釋出於2014年9月10日,作為蘋果公司第一款自家品牌的智能穿戴器材問世。本周二淩晨蘋果公司將一次性更新Apple Watch的所有型號,包括新的入門款Apple Watch SE、中端的Series 10型號和一款Ultra 3。
第一代Apple Watch因為面臨價格昂貴、與iPhone的依賴性強以及續航較短等問題,其市場表現並非一帆風順。直至2018年,Apple Watch透過不斷的產品叠代和功能增強,特別是在健康監測方面的創新,逐漸在市場上獲得了認可。2020年,它的銷量甚至超過了整個瑞士手表行業。
但近來,Apple Watch的市場增長在放緩,且缺乏重大創新。根據市場分析公司Canalys的報告,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帶器材市場出貨量增長僅為0.2%,而Apple Watch的出貨量同比略有下降(-1%)。
回望這十年,Apple Watch都經歷了什麽?接下來又將走向何方?
一、十年前的第一代:價格昂貴、續航卻短,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
十年前Apple Watch釋出時,蘋果聲稱將徹底改變智能手錶領域。那時的宣傳片強調了手表的數碼表冠、觸感引擎、數碼觸控等功能。
數碼表冠被蘋果公司宣傳為一種輸入技術的突破,它允許使用者在小巧的器材上捲動和縮放,提供了一種直觀的導航方式。觸感引擎則是一種觸覺反饋技術,它能夠在使用者收到通知時提供輕微的震動。數碼觸控功能允許使用者透過不同的觸摸方式在手表之間進行互動,比如用兩根手指按下螢幕,就可以向朋友發送自己的心跳動畫。
第一代Apple Watch推出時正值健身手環的黃金時代。那時,智能穿戴器材公司Fitbit和Jawbone推出的健身手環,憑借超長續航和使用簡便性稱霸市場。
而當時,智能手錶的市場表現都不盡如人意。Pebble因為簡約設計而受到極客群體的青睞,但並沒有獲得主流市場的認可。Google在2014年推出了Android Wear,這個平台則存在界面卡頓、追蹤不準、外形笨重、電池續航短等問題。三星的Tizen系統雖然也提供了一些智能手錶的選擇,但同樣面臨著市場接受度和生態系支持的挑戰。第一代Apple Watch也不例外。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智能手錶價格昂貴、續航卻很短,無法替代健身手環或智能電話。那麽,為什麽要買呢?當時沒有人能給出好的答案。
二、從時尚玩具到「救命神器」,逐漸主導智能手錶市場
在早期,時尚一度是Apple Watch的行銷重點。直到2017年,蘋果開始找到智能手錶的新落點——安全與健康。在那之後,Apple Watch的銷量持續穩步增長。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Apple Watch在2021年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30.1%,遠超競爭對手,並且在2022年,Apple Watch的出貨量占比為34.1%,總營收占比為60%,這表明Apple Watch在智能手錶市場中占據了主導地位。此外,Apple Watch的使用者基數在2021年第二季度超過了1億,顯示出其廣泛的市場滲透率。
那麽,2017年具體發生了什麽呢?那一年,蘋果推出了帶有LTE功能的Apple Watch Series 3。LTE功能,全稱為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種行動通訊技術標準,主要用於提升數據傳輸速率,改善網絡效能,支持更高質素的語音、數據和影片服務。在智能手錶中,LTE功能使得手表能夠獨立於智能電話進行通訊,包括撥打電話、發送資訊、使用數據服務等,而不需要透過與手機的藍芽連線。
有了LTE,在緊急情況下,使用者可以透過手表快速撥打緊急服務電話,如110、119等,並且手表可以向緊急聯系人發送包含位置資訊的短訊,以便快速獲得幫助。
Victoria Song是The Verge的資深評測員,主要負責穿戴器材和健身科技產品的報道。在她的文章中,她提到了一次Apple Watch Series 3的測評經歷:「我記得有一次,我在散步時感到害怕,於是用Apple Watch打電話給室友,從而尋求安全感。不過,打完電話後,手表的電量在短短30分鐘內幾乎耗盡。」
「測試完Series 3後,我又用回了我的Fitbit Alta HR。但我的觀念已經發生了變化,我不再認為智能手錶是一個不必要的奢侈品。盡管那時的智能手錶效能尚有待提升,但它們在安全方面的優勢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賣點。」她寫道。
真正改變行業規則的是2018年釋出的Apple Watch Series 4。它配備了FDA認證的心電圖功能,能夠檢測房顫。它還能檢測使用者是否摔倒並自動撥打求助電話。此外,它還會在使用者心率異常升高時提醒使用者。
Apple Watch因其健康監測功能而廣受好評,許多使用者分享了它如何在關鍵時刻提供幫助,甚至挽救生命的故事。比如,一位68歲的挪威記者在家中跌倒並昏迷,由於他的Apple Watch開啟了跌倒檢測功能,手表在一分鐘內沒有檢測到任何活動後自動報警,最終警察趕到並將他送往醫院。
「智能電話可做不到這些。」Victoria Song在文章中寫道,「突然間,Apple Watch不再是一個幫忙處理通知的奢侈玩具。它能拯救生命。而且,它確實做到了。」
三、產品叠代的瓶頸:缺乏重大創新,三大健康監測功能仍在開發
健康與安全確實是推動普通人購買智能手錶的關鍵因素。然而,健康技術的進展卻相對緩慢。
Apple Watch的升級次數多得數不清。Series 9、Ultra 2和第二代SE與第一代Apple Watch相比,幾乎是完全不同的器材。但即使是最狂熱的Apple Watch粉絲也不得不承認,每年的升級都越來越沒有新意。除了2022年推出的Ultra之外,自從Series 4以來,幾乎沒有出現顛覆行業的創新。
這並不是因為蘋果沒有在努力。事實上,蘋果一直在積極研發新的健康監測功能,比如高血壓檢測、睡眠呼吸暫停監測,以及被視作健康科技領域「聖杯」的非侵入性血糖監測技術。
「關鍵時刻能救命」是智能手錶的核心賣點,卻也意味著它必須經過嚴格的監管審批和測試,以確保功能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先進的健康功能在推向市場之前,必須在監管審批、功能精確性以及專利保護三者間找到一個恰當的平衡點。這涉及到確保產品符合FDA等監管機構的安全和效能標準,同時保證技術的創新性和市場競爭力。這一過程無疑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和時間成本,因為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不容有失。
結語:短期內可能不會整合Apple Intelligence
Apple Watch目前的處境與幾年前的iPhone頗為相似:在效能上已經相當穩定,但每年只有小幅改進,讓人們隱約期待它的大突破。
The Verge的作者Victoria Song在文章中寫道,盡管生成式AI為智能電話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但智能手錶領域尚未見到類似的變革。從WWDC釋出的資訊來看,Apple Watch短期內可能不會整合Apple Intelligence。
未來,蘋果可能會推出創新的健康監測功能。比如,根據近期彭博社和9to5Mac的報道,蘋果長期研發的睡眠呼吸暫停檢測功能可能即將推出。
但如果在健康領域的突破遲遲未至,Apple Watch可能會透過增大螢幕、延長電池壽命、升級傳感器、深化健身功能等,來保持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同時,Apple Watch也可能會增加更多與其他蘋果器材的整合方式,推出更多非健康相關的功能來改善日常生活體驗。
來源:The Ve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