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方寸
題主的問題不太清晰,所以首先建議,題主對「情緒」進行分類管理。
快樂、愉悅等正向情緒,只要沒有帶來身體不適,其實無需克制;
悲傷、抑郁等輸入型負向情緒,需要在度過負值高峰期後,自我判斷一下,是否進入了生病的狀態,是否需要去看醫生。記住,抑郁癥不是錯誤,是生病了,跟感冒、發燒等等是一樣的,要去醫院要吃藥。
發怒、暴躁等輸出型負向情緒,則需要考慮的是,這個情緒的功能,即「情緒力」,也就是說透過這種輸出型情緒,是否能夠解決現實生活裏遇到的問題?例如,有很多領導,就很善於利用發怒、暴躁來達到對下屬的權威性控制;很多商業談判,也需要情緒才能達到控場的效果。如果不能達到有效的「情緒力」,那就是無價值的情緒,例如在家裏對家人的無控制的情緒宣泄。
當你對自我情緒進行逐級分類剖析,並設定各類情緒的功能後,可以自我設定一些控制訊號。典型的比如,對最後那種「無價值情緒」設定控制訊號叫「摔杯子」,每次當要出現對家人的情緒宣泄時,總有清醒一瞬間想到「摔杯子」這個訊號,強行把自己的情緒打斷。情緒一旦失去了連貫性,通常就會弱下來。
情緒控制是一門可以學習和練習的技巧,但前提是,題主本身有主動意願去改善。成年人的自我改善,是很難的,希望能有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