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嬙
有沒有發現,在最近的【蜀錦人家】【珠簾玉幕】等古裝劇中,父親被叫作「阿耶」。
【蜀錦人家】【珠簾玉幕】電視劇截圖
雖然早已習慣了「阿瑪」「額娘」清宮戲裏的叫法,但「阿耶」的稱呼實在令人感到陌生。才疏學淺的筆者為此還特意去查了一下,原來中國古代不同朝代對於父母的稱呼有不少變化,粗略估算就有幾十種叫法。
爸爸的叫法:六類七八十種
據清人梁章鉅【稱謂錄】等書記載,自古以來對父親的稱謂不下七八十種,有學者把它整理成6類:
01
「父」類:包括父、父親。
「父」類稱謂出現最早,甲骨文中已有「父」字。
【說文解字】雲:「父,矩也。家長率教者。從又舉杖。」
在商周時期,「父」就已用來稱謂父輩,並已進入民間口語。
在先秦及兩漢,人們常稱呼父親為「父」「公」「翁」。如【詩經·小雅】中的「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至於「父」與「親」組成復合詞,是魏晉以後才出現,但出現後很長時間都沒什麽人使用。直至現在,「父」和「父親」主要用於書面語和背稱,面稱用法甚少,只在皖西南、鄂東南、蘇、閩等有個別地方稱父親為「父」「阿父」「老父」。
02
「爺」類:
包括爺、耶、爺爺、阿耶、老爺子等。
本文開頭提到的古裝劇裏的「阿耶」,就是這一類。
原來,東漢以後,「爺」類稱呼興起,並在南北朝時期取代了「父」類稱謂。而「爺」字大約出現在三國時期,繁體字是「爺」,最初寫作「耶」。如【木蘭辭】:「軍書十二卷,卷卷有耶名。阿耶無大兒,木蘭無長兄。」也就是說,阿爺,就是阿耶。
至於為什麽電視劇裏往往寫作阿耶,而非阿爺,一方面可能是還原文獻典籍記載中的「阿耶」的寫法;另一方面,也確實能感受到男女主一起喊「阿爺」不太符合古裝偶像劇的整體氛圍。
【長歌行】【天盛長歌】電視劇截圖
奇怪的是,興起於漢魏、盛行於南北朝及隋唐的「爺」類稱呼,至宋代開始被「爹」類取代,逐漸結束歷史舞台,至現在僅存於北方方言中。北方人稱父親為「老爺子」,稱父子為「爺倆」,就是古代稱呼的遺留。
03
「爹」類:包括爹、爹爹、阿爹、老爹。
「爹」字最早見於三國魏張揖的【廣雅·釋親】,該書釋「爹」為「父」。
【廣韻】註雲:「爹,徒可切,北方人呼父。」
到了宋代,「爹」已普及到大江南北。
宋人莊綽【雞肋篇】說:「今人呼父為爹,母為媽,兄為哥,舉世皆然,問其義則無說。」
同時,「爹爹」這個疊字叫法也流行起來。如葉紹翁【四朝見聞錄】雲:「宋高宗稱徽宗為爹爹。」
宋高宗(左)和宋徽宗(右)畫像
在古裝劇中,爹爹也是經常出現的台詞。如背景設定在宋朝的電視劇【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中,不管是書香清流人家盛家,還是武將出身的顧家,除了正式場合叫父親外,親昵時都叫「爹爹」。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電視劇截圖
04
「爸」類:包括爸、爸爸、阿爸、老爸。
據錢大昕、章炳麟等學者考證,上古時期沒有唇齒音聲母f,只有雙唇音聲母,「父」字的聲母在上古時期應是b,讀ba,至中古才讀為fu。讀音轉變後,人們就造出一個「從父巴聲」的形聲字「爸」,用於稱呼父親。故王念孫【廣雅疏證】雲:「爸者,父聲之轉。」
但「爸」這個字早期出現頻率不高,直至在清代文獻中才大量顯出其蹤跡。「爸爸」這種疊詞形式更是在晚清小說中才出現。清代小說【官場現形記】【老殘遊記】等開始使用「爸爸」這一稱謂,但仍未能成為主流。
隨著後來的國語運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推廣普通話工作中,朗朗上口的「爸爸」迅速普及至全國。
05
「大」類:包括大、阿大、達、達達等。
為什麽用「大」或「達」來指代父親,尚無定論。
一種觀點是,「大」源自蒙古語。【元典章】是至治二年(1322)以前元朝法令文書的分類組譯,引文中提到的「達達」,也寫作「韃韃」,即「韃靼」,是對蒙古族的泛稱。元代蒙古人以「達達」自稱,漢人直譯過來,並衍生出「主人」這個意思,進而指一家之主,最後稱呼父親。
另一種觀點是,「大」源自回紇語,晉宋間傳入中國。回紇,即今維吾爾族的祖先。
也有學者認為,早在漢朝的時候,中原人就管父親叫「多多」。「多」字在中古音中不讀duo,而是讀da(音同「大」),平聲。久而久之,就寫成了「大」或「達」。
更多的學者則普遍認為,作為父親稱謂詞的「大」,不是外來音譯詞,而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漢語詞匯,而且其本字就是「大」。只不過「大」是一個常用詞,義項較多,作為稱謂語在文本中易於與「大」的其他意義混淆,因而「大」極少出現在文獻中,取而代之的是「大人」。而【金瓶梅】【醒世姻緣傳】【聊齋俚曲集】等文獻中,均出現大量「大」類父親稱謂的記載。
06
「伯」類:包括伯、伯伯、老伯、阿伯等。
在方言中,「父親」還有「伯」類稱謂,例如「阿伯」「伯」「老伯」「伯伯」等,個別地區方言中還會稱呼父親為「叔」「相」「官」「老子」「老豆」「阿」等等。
媽媽的n種叫法: 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說起古人對母親的稱謂,可能很多人對電視劇【清平樂】印象頗深,在劇中,趙徽柔稱嫡母曹皇後「娘娘」、喊生母苗娘子「姐姐」。
電視劇【清平樂】裏的趙徽柔
其實在古代,人們對母親的稱呼光口頭語就有二三十種,書面語也有若幹種,有些稱呼甚至令人匪夷所思。
01
先秦:母、妣、萱堂。
「母」字最早見於甲骨文,是一個象形字,字形像哺乳的女性,本義為母親,又泛指女性長輩。金文的「母」字,變化不大。
金文「母」字
「妣」也用來稱呼母親。【爾雅·釋親】雲:「父為考,母為妣。」在【倉頡篇】中也有「考妣延年」之說。但在大多數時候,「妣」表示已故的母親。
而「萱堂」代表母親,出自【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萱草,言樹之背。」萱草即忘憂草,「背」指北堂,為母親的居所。古時當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在北堂種萱草,希望能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萱堂、北堂,均代表母親。
02
兩漢:社、姐
到了漢代,「母」字多用於書面語,口語中通常叫母親為「社」或「姐」。
例如,江淮一帶把母親稱為「社」,四川人則稱母親為「姐,至於為什麽就不得而知了。
03
南北朝:家家、阿家
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紛紛進入中原地區,民族的大融合也帶來了習俗的融合。
據【北史】記載,北齊南陽王高綽和他的兄弟們叫父親為「兄兄」,叫母親為「家家」。
據【南史】記載,範曄擁戴彭城王劉義康即位,事敗被殺。臨刑時,其妻罵之曰:「君不為百歲阿家作計!」這裏的「阿家」,就是指範曄的老母親。
這兩種叫法的原因仍然沒有定論。
04
隋唐:娘、媼
「娘」字古作「孃」,意為煩擾、肥大。【說文解字】雲:「煩擾也,一曰肥大也。從女,襄聲。」西漢時,人們稱年輕的寡婦為「娘」。到隋唐時期,「娘」才正式成為母親的代稱。
隋唐時常合稱父母為「耶娘」。如杜甫【兵車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還有人稱母親為「媼」。如【廣雅·釋親】雲:「媼,母也。」
值得一提的是,「媼」和後來的「嫗」「媓」「婆」「姥(mǔ)」「奶」「妳」「姆」等含母親之意的稱呼,多數已不再沿用,局部地區還保留少數古稱,比如福州會稱母親「郎奶」,南寧保留著「阿媼」的稱呼,海口會稱母親為「阿姐」,廈門保留著「娘妳」的稱呼。
05
宋元:媽、媽媽
雖然人出生後最早發出的音是「ma」,但「媽」字在中國卻比較晚才出現。
「媽」代表母親,也是三國以後的事(【廣雅·釋親】雲「媽,母也。」),雙音節「媽媽」的出現就更晚了。直到宋元之後,「媽」和「媽媽」才成為對母親的普遍口語稱呼。
「媽媽」這個詞也時常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如宋汪應辰【祭女四娘子文】:「維年月日,爹爹媽媽以清酌、時果、庶羞之奠,祭於小娘子之靈。」
值得一提的是,「媽媽」在宋元時期還有其他含義。如元人俞琰【席上腐談】雲:「今人稱婦人為媽媽。」「媽媽」就是指代已婚婦女或年老女性。彼時人們還稱「老鴇」、老年女仆為「媽媽」。
明清以後,「媽」「媽媽」「娘」「娘親」等成為對母親最普遍的稱呼,古代那些五花八門的叫法,也逐漸結束了歷史舞台。
06
方言:姆媽、阿媽娘
姆媽,即「媽媽」,主要流行在南方的吳語、贛語、湘語、淮語等地區,也是上海人最常用的母親稱謂。
而老上海裏老「親娘」的意思,還有「阿媽娘」的叫法。例如:搿個小囡已經長大了,阿媽娘勿要再擔心啥了。
隨著方言式微,叫「姆媽」或「阿媽娘」的人也越來越少……
參考資料:廣州日報、中國新聞周刊、我蘇、上海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