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郵政預訂的政策修改了之後,很多品種的棄訂率升高,市場解讀為這是因為一些大戶沒辦法找到那麽多人去實名認證刷臉驗證,因此致使一些品類出現了大面積的棄訂。包括小版冊、方聯冊、紀念郵資封片、普通郵資封片等等都出現了一定的棄訂。
尤其值得關註的是,小版冊的棄訂應該是最高的。因為郵政政策是可以允許新使用者候補(中簽),也就是說,只要棄訂多,候補少的話,基本就可以候補成功,如果候補人員多的話,就會搖號決定。結果,郵政新郵征訂工作結束之後,相關的數據出爐,市場一片嘩然。因為2025年候補小版的使用者100%中簽,也就是說,所有候補小版的使用者全部都候補成功了。這說明了什麽?
一是小版棄訂率非常高。這裏面可能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之前大戶擁有小版資格數量龐大,因此出現棄訂的時候,會空出大量的名額,這樣候補的人才能全部候補成功。
二是小版棄訂率有限,但是由於近年來小版的接連「破發」,人們對小版這種板式的郵品已經不再上心,因此候補的人也非常有限,結果造成候補成功率是滿票透過。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說明小版的沒落以及市場對小版的認可度在雪崩式下滑。事實上,近年來,小版冊的破發比大版還嚴重。如今,大版冊都已經連續出現破發了,小版冊的命運更加不堪。與其都是破發的品種,那麽還訂其何用?因此很多使用者就選擇了放棄。
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郵政2025年的預訂量估計很可憐。2025年小版冊中簽套數是5
2567冊,也就是有這麽多訂戶選擇了放棄。其實,在2024年新郵預訂的時候,郵政推出了一個新變化,那就是增加了小版冊,旨在給使用者一個更好收納的方式,但是如今依舊有這麽使用者棄訂,雖然有可能是一些大戶無奈的放棄,但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小版張的發展或將進入一個瓶頸期。如果下一步郵政不能推出更好的形式,那麽這種版式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也值得商榷了。
小版張自1980年開始發行,首要目的就是為了集郵和收藏,而小版年冊是中國郵政從2000年開始發行,熟悉集郵的朋友都知道,郵政從2003年開始擴大小版的發行,2000-2002年每年僅發行2-3個小版,發行量一般100-180萬。而2003年每套郵票都發行小版,並且發行量降至40多萬。即使如此,小版張也沒有熱起來。到2005年郵政幹脆取消版式二的發行,改成全年郵票都以小版方式發行。結果就是大小版合二為一,反而市場表現更差了。
2006年郵政又開始恢復小版的發行,效仿2004年,僅挑選不超過10個品種發行小版,這一政策一直延續到現在。由於小版張需要預訂資格,也沒有零售,因此很多人沒有預訂資格,只能從市場上購買小版張,一度時間小版的溢價空間還不小。也因為這個原因,一度時間,郵政發行的產品冊中的大小版越來越多,這樣解決了不是訂戶的使用者的需求,也就是可以到郵局購買大版冊、小版冊。各種產品冊以及各種郵折成為郵政攫取暴利的源泉。
到如今,候補小版冊的全部中簽,說明郵政的這種伎倆已經越來越難以延續下去了,一些人選擇了放棄,當然還有新的韭菜產生。不過,如果郵政的發行策略依舊不調整的話,未來各種冊子的發行將變得越來越難,就如同現在好多冊子已經發行不出來了。因為,推出來也無人問津,最終只能成為積壓品。當然,郵政也會利用短腿、特供品,制造短期內的一個假象,但最終都是曇花一現的品類,基本都是高開低走,比如這樣上海亞展的特供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