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差評君聽說了個事兒, 7-Eleven 便利店要被收購了。
事情是這樣的,有媒體報道,加拿大便利店巨頭 Alimentation Couche-Tard Inc 向 7-Eleven 的母公司發起來收購要約,隨後, Seven & i Holdings ( 7-Eleven 的母公司 )也出來回應說,確實有這麽一回事。
但目前,只是收到了要約
而已,還沒決定好要不要賣。
收購的事兒八字還沒一撇呢,一大波人就開始出來說 7-Eleven 要被賣了。
有一說一,作為 Seven & i Holdings 的 核心業務 , 7-Eleven 會成為這次收購風波的焦點,也可以理解。
遍布街頭巷尾、 24 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可能是不少人提起 7-Eleven 時的第一反應。
而差評君查了些資料之後才發現, 看似日本土生土長的 7-Eleven ,居然還是個地地道道的美國血統。
另外,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像什麽密集選址、共同配送模式、單品管理等等現在零售圈子裏經典的概念,多是 7-Eleven 帶火的,說它是 便利店模式的鼻祖、零售仙人也不為過。
咱先把時間撥回 1927 年,在美國達拉斯有家公司叫 The Southland Ice Corporation ,為了給家裏沒有冰箱的客人賣冰塊,他們專門搞了線下店。
因為有家店鋪的經理,在門口裝了個圖騰柱子,其他連鎖店鋪也紛紛效仿,這些線下店很長一段時間裏,也被叫做 「 Totem 圖騰商店 」 。
後邊兒吧,公司發現有商機,又在店裏賣起了雞蛋、牛奶還有酒這些日常消耗品,久而久之,這些圖騰商店就慢慢演化成了便利店的形式,也就是 7-Eleven 的雛形。
而之所以 7-Eleven 會叫做 7-Eleven ,是因為他們早上 7 點開門,晚上 11 點關門, 1946 年的時候,南方制冰公司就把原先這些店鋪全都改名叫做 7-Eleven 了。
等到開始實行 24 小時營業制的時候, 7-Eleven 已經在美國德克薩斯州以外的地區開了上千家門店。差不多時間,南方制冰公司為了加速 7-Eleven 的擴張,又對外開放了特許經營 ( 由 7-Eleven 總部授權,某家公司可以在合約期內獲得某個地區的 7-Eleven 店鋪經營權 )。
所以有快一半的時間, 7-Eleven 其實都是在美國發展起來的。但這家美國公司怎麽後面又上了日本戶口,還得從一個叫鈴木敏文的男人說起。
大概上個世紀 70 年代,日本的本土超市伊藤洋華堂外派了一眾員工去美國,美其名曰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鈴木敏文就是其中的一員。
因為當時日本流行的是大型商超,像 7-Eleven 這種小而美,還 24 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對鈴木敏文來說,是完全沒見過的新鮮玩意兒。
回國之後他就一直盤算著要拿下 7-Eleven 的特許經營權。但有意思的是,這次合作一開始兩邊都不大滿意,伊藤洋華堂不看好 7-Eleven 這種便利店的形式,南方制冰公司那邊也開出條件,要伊藤洋華堂答應在 8 年內開到 1200 家門店。
反正波折了一番, 1974 年,日本的第一家 7-Eleven 還是順利開業了。
打那之後, 7-Eleven 在日本的門店數量就一發不可收拾,到了 「 對賭協定 」 的 8 年之期,日本 7-Eleven 的門店已經遠遠超過了 1200 家。
昭和 S49 為 1974 年
反觀 90 年代大洋彼岸的南方制冰公司,把自己整得都快破產了, 最後還是他們請求伊藤洋華堂出手,子公司毫不吝嗇地收購了母公司超過 70% 的股權,這才給 7-Eleven 正式上了日本戶口。
後面伊藤洋華堂幹脆把名字改成了 Seven & i Holdings ,把美國 7-Eleven INC.的股權全給收了,統一管理旗下的一眾業務。
可以說, 7-Eleven 能有今天在零售圈子裏的地位,離不開日本這塊土壤,但更重要的,應該還得歸結於 7-Eleven 自個兒琢磨出來的 營運模式 。
先說全球擴張,靠著當年美國公司制定的 特許經營授權 , 7-Eleven 全球擴張的步子是一天比一天快,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 7-Eleven 便利店在全球一共開了 84762 家門店。
其中的大部份,又主要集中在亞洲和北美,你就比如在泰國, 7-Eleven 這個市占率第一的便利店品牌,甩了其他品牌不知道幾個車尾燈。
還有店鋪的選址, 7-Eleven 也十分講究。
當年日本江東區的 1 號店營業之後,鈴木敏文就想了個 密集開店的策略 ,後面兩年新開的好幾家店鋪選址,都沒有離開過江東區。
畢竟剛進入日本市場的 7-Eleven ,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品牌,在鈴木敏文看來,區域內密集開店一方面能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另外,店鋪高密度的集中,物流給店鋪供貨的效率也更高。
一個區域一個區域慢慢啃下來,這也是現在日本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7-Eleven 的原因。
再看其他的後來者們,上到羅森、全家,下到區域性的十足、紅旗連鎖和美宜佳,這些品牌的門店多多少少都在效仿往密了開的方式。
另外, 7-Eleven 也可以看作是 共同配送 這種物流模式的一個經典案例。
共同配送的概念,最早是在 1961 年的時候,美國有個倉儲公司把好幾家不同公司的日用食品啥的,全都放在同一輛車裏運輸,這麽做大大節省了運輸的成本。
這就好比快遞驛站,本質上還是對資源的整合最佳化,現在咱們其實都已經見怪不怪了。
但這玩意兒在當年,卻是相當叛逆和革新的存在。
這麽說吧,國內關於共同配送的研究,大都集中在 2000 年之後了,但在 1980 年, 7-Eleven 就已經把共同配送運用在實際的貨物運輸中了。
因為之前 7-Eleven 的門店,是由不同的批發商供貨,他們也都有自個成熟的物流團隊,你就比如送牛奶,可能有明治、森農好幾家品牌單獨送貨,一天下來店門口不知道要停多少輛車。
所以 7-Eleven 幹脆直接建了個共同配送中心,說服幾個同品類的友商們把東西塞進一個倉庫、塞進一輛車, 也就是讓供應商先把貨送到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按照規定時間往門店送貨。
這種對共同配送的套用, 7-Eleven 不能說是第一個,也不能說是最成功的那個,但要提起共同配送對零售業的影響, 7-Eleven 妥妥是那個教科書般的案例。
而且吧,差評君發現 7-Eleven 也是個不折不扣的 供應鏈管理大師 。
在實體的收銀鍵盤上,搞點標簽化的東西,十個按鍵,分別代表不同年齡段的男性和女性。打個比方,一個看起來 20 多歲的女性買了某種零食,結賬的時候店員就會按一下這個標簽,方便後面做銷售數據分析。
當年還沒有 POS 系統的時候,鈴木敏文還讓店員每天早晚兩次手工記錄產品的數量,看看什麽東西暢銷,什麽東西滯銷。
等 POS 系統一出來,總部可以一天三次收集所有門店的銷售數據,什麽顧客需求、市場趨勢都是手拿把掐。
再舉個例子,之前還戴口罩那陣, 7-Eleven 就推過男士口罩和女士口罩。女士口罩設計得更立體,因為他們覺得女士平時有化妝的需求,這樣就不容易戴口罩脫妝。
其實真要說起來, 7-Eleven 裏面的經營門道兩三句話還真嘮不完。但有一點,很多便利店的營運都是照著這位龍頭大哥直接抄的,像飯團、便當這些鮮食的供應、 24 小時營業、創立自有品牌,有些就連 logo 招牌都是類似的。。
也難怪有人會說, 「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家便利店,一家是 7-Eleven ,另一家是所有其他的便利店 」 。
所以這次收購的事兒一出,大家夥兒也好奇,這家便利店的龍頭老大是不行了嗎?
先看母公司的數據, Seven & i Holdings 最新一個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他們的營收同比只增長了 3.2% ,而 凈利卻同比下降了有 49.3% 。
但這裏面 7-Eleven 要背多少鍋,還真不好說。畢竟在整個 2022 財年, Seven & i Holdings 還有超過 70% 的營收是便利店業務貢獻的。
但這幾年 7-Eleven 海外業務的發展,也確實是有那麽點不盡如人意。
就拿咱國內來說,羅森已經超越全家、 7-Eleven 成為了門店數量最多的外資便利店品牌, 7-Eleven 只排在了第 7 位。
再看美國市場,今年 2 月數據, 7-Eleven 在美國銷售額減少了 5.1% ,已經連續五個月下滑了。
帶領門店走向巔峰的 7-Eleven 模式,似乎已經沒辦法再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增長, 7-Eleven 增長見頂的報道和討論,在這十來年也一直是零售圈的老話題了。
反而一些 「 反 7-Eleven 模式 」 的故事,在這些年開始流行,比如咱們國內便利店數量第一的美宜佳,就主打下沈、低價,這兩年靠著加盟一路跑馬圈地,多的時候半年就能開出 2000+ 的門店。
而新的增量應該從哪找, 7-Eleven 或許也在尋找需要一個答案。
所以收購這事兒看起來,也沒有那麽的不合理,況且對面的 Couche-Tard ,同樣也是一家便利店零售巨頭,市值甚至還要比 Seven & i Holdings 更高。
而且 Couche-Tard 的老板,早在 2005 就給 Seven & i Holdings 的創始人伊藤雅俊伸過橄欖枝,只不過當時被無情拒絕了。
如今伊藤雅俊已經過世,鈴木敏文又早早被請下了台, Couche-Tard 這次說不好真有戲。萬一最後成了,那全球體量最大的便利店基本上就沒跑了。
不過咱在國內其實也不需要太擔心,收購成不成跟咱也沒有太大的關系。因為國內很多城市的 7-Eleven ,走的還不是特許經營的路子,而是合資企業。
就比如重慶 7-Eleven 背後的新玖商業發展有限公司,就是 Seven & i Holdings 旗下的柒一拾壹( 中國 )投資有限公司、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和新希望集團三家控股。
這八字沒一撇的事兒,咱吃瓜群眾還是等等看,指不定後面還有更大的資本想把 7-Eleven 給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