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印度經濟增長迅猛,長期將超越中國?

2022-09-03財經

8月31日,印度統計部門公布了二季度和上半年的經濟增長數據,結果卻十分令人驚訝。今年二季度,印度實作GDP36.85萬億盧比,剔除物價因素同比增長13.5%,在主要經濟體中名列第一。而今年上半年印度GDP達到了131萬億盧比,剔除物價因素同比上漲8.4%,在主要經濟體中也名列第一。另外如果把印度GDP換算為美元,那就是美元1.719萬億,而去年同期為1.473萬億,按照美元計價,那麽印度名義增速達到了驚人的16.7%。

如果按照本國貨幣計算的GDP增速,今年上半年日本為0.9%,中國2.5%,德國2.7%,美國3.2%,印度8.4%,在5大國中印度增速遙遙領先,而昔日的增長冠軍中國因為疫情房地產等因素只增長了2.5%,排在倒數第二,如果把中國GDP換算為美元,那麽中國占美國GDP的比重從去年的77.1%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70.74%。如果按照今天的匯率計算,則中國上半年GDP只占美國的66.4%。

再回過頭來看,印度為何印度經濟增長突然飆升?這背後的因素其實非常多,一個是從去年年底開始,印度基本取消了疫情的管控措施,服務業得以快速復蘇。4~6月份,印度服務業同比增長了25.7%,而服務業對4~6月的經濟增長貢獻超過2/3。第二個是印度在國際關系上的長袖善舞,左右逢源,在中美戰略博弈中成為印太戰略的軸心國之一,獲得美國的支持。而俄烏沖突後,印度跟俄羅斯也保持合作關系,獲得了大量來自俄羅斯的廉價能源,成為其經濟增長的重要保障。

甚至有媒體推測,印度還把進口的俄原油轉手倒賣給歐洲,以此套利。之所以印度能夠在大國對抗中左右逢源,是因為印度找準了自己的定位,那就是成為所有人都想拉攏的物件。

首先是美國希望找到在印太地區制衡中國的力量。和中國有領土爭端,且經濟表現不俗的印度自然是必選項。對於歐盟來說,印度的市場制造業和科學技術等都將有助於歐盟經濟復蘇,而且這種合作不容易受到國際政治因素的幹擾。同時中俄兩國則期待印度能和自己站在一起,即便不能站在一起,也不希望印度完全倒向歐美。所以只要印度不完全戰隊,歐美就會一直拉攏,而印度不斷靠近歐美,中俄就會一直保持警惕,並試圖拉回。而印度的對策是同美歐保持了高頻友好互動,同時拒絕譴責制裁俄羅斯,拒絕復混成中印領土爭端,這些使得印度成為當今大國中少有的未卷入大國對抗,且與主要各國關系也都比較融洽的國家。

還有第三點,就是印度承接了大量的國際轉移產能以及轉移資金,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比如蘋果就不斷將在工廠從中國搬遷到印度。此前印度只能生產蘋果手機的一些老舊機型,而從2020年起,最新機型的部份產能也開始轉向了印度,並且份額還在不斷擴大。還有三星今年還將擴大,印度手機工廠的產能由每年6,000萬部擴大到9,300萬部,在全球產能中的占比由原先的20%增長到29%。

而隨著全球風險資本對中國市場的擔心與觀望,2021年印度獨角獸企業和投資進入高速增長期,第三方咨詢機構安永釋出的報告顯示,2021年印度獨角獸企業增加了44家,風險投資額創下了約285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如今的印度獨角獸企業數量已超過英國,躋身全球第三。在2021年,印度的經濟增長就已經超過了中國。2021年印度的增速是8.9%,中國是8.1%,今年印度增速再次超過中國,自然是沒有懸念的。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22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長是3.3%,印度為7.4%。

至於2023年預測認為印度依然會超過中國。

我們知道在過去的幾十年裏,中國一直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增長冠軍,如今被印度反超,而且在未來兩年印度仍然可能超過中國。那麽問題來了,中印經濟增速是否已經出現了拐點?印度經濟增速會長期超過中國嗎?

以目前的情況看是完全有可能的。

首先是印度人口規模龐大,平均年齡更低,人口紅利比中國充裕,印度的人口已經突破14億,跟中國的差距已經微乎其微。如果不出意外,2023年印度總人口會超過中國,這將是一個重要的拐點。

而印度人口要比中國年輕10歲。最新統計顯示,印度人平均年齡為28.4歲,而中國為38.8歲,比印度老了10歲。2021年中國新生人口數量為1,062萬,印度2021年新生人口則超過了2,000萬,也就是說2021年印度比中國多出生近1,000萬人口,而且這一數碼還會不斷拉大,這種趨勢一直維持,意味著數10年之後,印度的工作人口將逐步上漲至中國的兩倍。

而由於印度經濟的基數小,高增速也比較容易實作,中國在發展初期能夠有高增長率也是一樣的道理。按照今年上半年折算為美元的數據,印度GDP為1.719萬億美元,中國則是8.68萬億美元,是印度的5倍。在這種體量下,中國要維持跟印度一樣的高增速,顯然難度會高很多。

而且中國還面臨各種拖累經濟的問題,例如房地產方面,還有基建方面,也許有人說基建是中國的優勢所在,怎麽成問題了?的確世界沒有第二個國家,能像中國這樣擁有這麽完備的基礎設施,比如高鐵、公路、地鐵、機場、通訊、網絡等等,大約估算的話,資產存量是幾個國家的總和。

基建設施的確是中國經濟的核心優勢,也是所謂集中力量辦大事。在經濟層面最典型的體現在高鐵、飛機、高速公路數碼平台上,多一名乘客或使用者新增成本幾乎為0,就是所謂的邊際成本為0,但邊際收入卻是正的。因此隨著使用數量增加,資產周轉率提高,就會帶來巨大的利潤增長,而利潤增長會進一步的驅動投資和消費,形成了正反饋迴圈,這就是所謂的大規模經濟效益。由於大量公共品的免費使用或低成本使用,企業可以更好的在基礎設施上提高營運效率,而中國城市眾多人口稠密,使得這種經濟規模效應發揮的更加淋漓盡致。

然而事情的另一面是龐大的基礎設施平台,卻有著極其龐大的固投成本和沈沒成本,以及這些固定資產背後龐大到可怕的債務,這就使得中國具有極高的折舊成本,運維成本以及龐大的債務成本。這些成本的主要特征是不管使用或不使用,都要照常支付,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具有極其高的前置代價。通俗的話說就是那些高鐵公路機場,寬闊的城市道路和高樓大廈,如果因為各種因素而沒有使用的話,折舊成本和財務成本並不會因此而降低,最終就會出現大面積虧損或者債務堡壘。

有些人認為這些基礎設施都是國家的公共資本虧也是政府虧,這個看法顯然是錯誤的。因為這些龐大的基礎設施,真正為其買單的不是政府和國企,而是私企和個人。一方面中國的宏觀稅賦全球名列前茅,另一方面居民按揭買房借的錢,很大一部份是支付了土地轉讓金,而政府收到的土地款又有很大一部份就是投入到了基礎設施裏,只要基建資產高速周轉,帶動生產要素的不斷活躍,那麽基建自然會是中國極高的經濟優勢。相反,如果要素長時間停滯,資產周轉率減弱,各市場主體會嚴重加劇虧損,這樣就會形成加速成倍的衰退效應。

那麽中國原本的經濟優勢就會變成經濟劣勢。這就是很多人對一刀切疫情風控的擔憂,對推崇閉關鎖國的恐懼,而相對前者後者可能更加可怕。所以不要四面出擊,不搞關門主義,營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盡量避免一刀切的防控,讓民企敢闖,外企敢投,居民敢消費,才是真正該做的。

最近中國統計局就公布了1~7月不同類別企業的利潤情況,其中國企利潤增長了8%,外企下降了14.5%,私企下降了7.1%。如果外企和民企繼續收縮,不僅不利於穩增長保就業,讓中國龐大的基建閑置荒廢,也會使得發展機會流失到印度、越南等國家。

其實不僅是印度經濟在提速,越南、印尼、菲律賓等國一樣也在提速。今年上半年,越南經濟增長6.42%,印尼增速為5.23%,菲律賓為7.8%,東南亞等國經濟的不斷提速,值得中國重視和反思。因為智慧逐步改變,全球供應鏈格局,經濟格局乃至國際政治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