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真假「西門子」引不正當競爭糾紛,侵權方被判賠1億元

2024-04-23財經

在第24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知識產權宣傳周新聞釋出會,釋出2023年中國法院10大知識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

其中一案例顯示,西某股份公司及西某(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統稱西某公司)是「西門子」「SIEMENS」註冊商標的權利人,兩商標註冊在洗衣機等商品上,經過西某公司長期使用和大力推廣宣傳,已經具有較高知名度。

寧波奇某電器有限公司等將在海外註冊的「上海西門子電器有限公司」名稱,作為商業標識廣泛使用在其生產、銷售的洗衣機產品、產品外包裝及相關宣傳活動中。西某公司認為寧波奇某電器有限公司等的行為侵害其註冊商標專用權並構成不正當競爭,遂訴至法院。

一審法院認為,寧波奇某電器有限公司等的被訴侵權行為未構成商標侵權,但構成不正當競爭,判決寧波奇某電器有限公司等立即停止侵權,並賠償經濟損失1億元及合理開支16.3萬元。

寧波奇某電器有限公司等不服,提起上訴。最高人民法院二審認為,寧波奇某電器有限公司等明知「西門子」「SIEMENS」商標的知名度,故意將「上海西門子電器有限公司」使用在洗衣機產品上,造成消費者混淆誤認,構成商標侵權;在產品外包裝及宣傳活動中使用該標識亦構成不正當競爭,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法院認為,關於賠償數額,現有證據雖難以確定西某公司的實際損失或寧波奇某電器有限公司的侵權獲利,但足以認定寧波奇某電器有限公司的侵權獲利已明顯超過法定賠償最高限額500萬元。在此情況下,鑒於寧波奇某電器有限公司拒不提供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財務資料,已構成證據妨礙,一審法院參考媒體報道內容中關於寧波奇某電器有限公司年銷售總額為15億元的數據,並根據案件相關事實,按照十五分之一計算被訴侵權產品的銷售額占比,進而確定寧波奇某電器有限公司等承擔1億元賠償數額並無不當。

最高人民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紅星新聞記者 祁彪

編輯 何先鋒 責編 馮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