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為什麽總感覺唐朝及以前政府很有錢,但是宋朝、明朝、清朝政府卻很窮,幹什麽都國庫空虛,連仗都打不起?

2018-01-18財經

某篇高票答案就是什麽都不懂瞎說,也反應了近段時間民族主義的反彈---即凡是沒有開疆拓土的王朝,各方面都是垃圾。

好了,簡單說一下這是怎麽回事。

兵制的演變。

春秋戰國,是「貴族兵制」到義務兵制的轉變過程。

所謂「士大夫」「士農工商」,這裏的「士」是一個低階別的貴族階層,他們對文武的區分並不明朗,朝中大臣領兵打仗是常有的事情,「士」這個階層以上,不從事生產,工作就是和平時搞一搞行政,打仗的時候沖在前面,只有貴族才有打仗的權力。

這時候是沒有多少軍費的,貴族都很有錢。

後來有人破壞了規矩,抓了一幫子平民也來打仗,以多欺少。

這時候也是沒有多少軍費的,服兵役是你的義務。

從秦漢兩朝,基本上是義務兵制為主,軍費很低,主要是支付軍隊出征的費用。

三國兩晉南北朝之後,鮮卑人統治中國的北方地區,建立了一個種族隔離的制度,府兵制。鮮卑人打仗,漢人務農,其實類似貴族兵制。到了後期,由於兵源不足,漢人也逐漸加入了府兵制的之中。

府兵制,經歷了北魏,到隋朝,唐朝也繼承了這一制度。

府兵制是義務兵制與貴族兵制的結合,透過均田制與嚴格的戶籍管理(人口流動限制),把民眾繫結在自有的土地上,戰時號召起來一部份人,臨時組建隊伍,免除稅賦,又因為它要求府兵之兵器、糧食、日常用品,均需自備,因此成為府兵衛士的人,多是貴胄子弟。

府兵制的瓦解根本在於均田制的瓦解。

唐初,國有土地多而民少,出生了就給你分田地,到了唐太宗末期,就已經出現了人口大幅增長而國有田產不夠分的情況。但國家還是要分土地的,於是分到每個人身上的土地就越來越少。授田不足,而要承擔兵役,自備兵器、糧草,負擔過重造成大量的逃亡。同時,土地兼並也開始愈發嚴重,當時的土地兼並還沒有對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但是由於很多大戶掌握大量土地而卻只能提供一個兵源---天下承平,大戶也往往花錢免役「資課」。

均田制的瓦解,導致武則天時期,府兵制已經無兵可發。

府兵制幾乎沒有軍費

唐玄宗繼位後,聽從張說的建議,由募兵制代替府兵制。

募兵需要大量的軍費支出,而唐朝是小政府的模式,及中央政府幾乎只征收田賦,而商稅很大部份收入地方政府手中。

既然地方政府有錢,就讓地方養兵,而唐玄宗為了前線戰事的需要,讓邊境將領統領全域,安祿山的軍權,甚至比中央政府的直接軍權還要大。

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唐朝長期處於藩鎮割據互相侵伐之中,唐朝290年,只有前137年是一個國內安定的狀態。

宋太祖吸取了安史之亂到五代十國這200年戰亂的教訓。

傾軋地方財政,錢只能中央政府管控,兵自然也是中央政府養。

此外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軍隊出征臨時組建,且不允許一個將領總領全域,必須分而治之。

這樣如何實作大規模集團作戰呢?

禦駕親征。

很多人不知道,宋代前三任皇帝都是喜歡禦駕親征的,相比之下,漢唐均沒有此風氣。不是因為姓趙的硬氣,主要是不敢交出兵權,怕重蹈安史之亂覆轍。

為什麽感覺唐朝很有錢,因為唐朝不用花軍費,為什麽宋朝沒有錢,因為募兵制太燒錢了。

軍費有多高?占財政收入的80%。而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募兵費用還會越來越高。比如神宗年間,蘇軾在地方州縣為了招民夫搞工程,曾經傾盡財政,楞是沒人願意來幹活……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只有工業化。募兵制的步子邁得太大了,以至於配套的工業化經濟沒有跟上,而如果各路軍閥安心割據,其實完全用不上募兵制或者府兵制,只需要貴族兵制順帶征發農夫就行了,如同春秋戰國,如同歐洲的割據。誰讓秦始皇與劉邦兩人先後壞了規矩,把統一變得常態化了。

募兵制是府兵制的必然轉變,宋朝其實是一個全面繼承唐朝的王朝,不管是制度【酒稅、茶稅、募兵制、兩稅制替代租庸調制,都是跟唐朝學的】,還有疆域。宋朝的疆域,也正是唐朝末年殘留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