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最新金融數據出爐,增量政策顯現,樓市企穩!

2024-11-11財經

最新一期金融數據重磅出爐。11月11日,人民銀行釋出2024年10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從數據表現來看,10月末M2增速明顯回升,貸款增長基本穩定,信貸結構亮點不少,尤其是貸款利率保持在歷史低位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10月金融數據中,個人住房貸款規模企穩,明顯好於前9個月月均減少690億元的水平,也好於前兩年同期水平。近期,樓市成交已出現邊際企穩跡象,存量房貸利率下降後,個人預約提前還房貸情況有所緩解。權威人士表態,在一系列增量政策支持下,社會預期和市場信心將持續提升,有效融資需求也將進一步改善。

個人住房貸款增長明顯

金融統計數據顯示,10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254.1萬億元,同比增長8%。

前十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6.52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2.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51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65萬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3.59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64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9.83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9977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2987億元。

具體到10月,人民幣貸款新增信貸約5000億元,其中住戶貸款層面,不管是短期還是中長期,均出現明顯多增。

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看來,零售貸款方面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均同比多增,一方面源於「雙11」促銷活動對短貸的拉動作用,另一方面則源於地產需求端刺激政策對居民加杠桿意願的提振。

光大銀行宏觀市場部研究員周茂華同樣稱,10月新增信貸同比少增。主要是10月傳統信貸投放小月,國內消費、房地產復蘇仍需一定時間,實體信貸需求整體偏弱。從兩部門看,一方面,企業新增信貸同比少增,國內票據融資放緩,反映目前企業部門融資需求偏弱一些。國內宏觀政策效果向微觀主體傳導需要一定時間。

另一方面,居民信貸需求改善明顯。在周茂華看來,主要是國內宏觀政策效果釋放,市場預期明顯改善,股票市場扭轉悲觀預期產生一定的財富效應,疊加假期效應等,帶動文旅、零售消費和樓市銷售強於季節性。另外,國內資金空轉治理影響逐步減弱。從總量看,國內信貸增速高於名義GDP增速,信貸結構持續最佳化,信貸資源配置效率提升。

觀察10月信貸結構,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單位中長期貸款余額109萬億元,同比增長11.4%,「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為4.23萬億元,同比增長13.6%,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3.17萬億元,同比增長21%,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為33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5%左右,以上貸款增速均高於同期各項貸款增速。另外個人住房貸款增長有所好轉,10月個人住房貸款規模企穩,明顯好於前9個月月均減少690億元的水平,也好於前兩年同期水平。

這離不開近期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實施,不僅穩定了社會預期,還極大提振了市場信心,資本流動加速,市場活躍度提升,政策的積極效應正逐步顯現。

北京商報記者註意到,近期樓市成交已出現邊際企穩跡象,存量房貸利率下降後,個人預約提前還房貸情況有所緩解。企業融資需求逐步回暖,市場主體對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的兩項工具熱情很高,近期資本市場表現也較為活躍。

權威專家指出,在一系列增量政策支持下,社會預期和市場信心將持續提升,有效融資需求也將進一步改善。考慮到有些增量政策還在陸續落地,貸款稽核、授信、提款等也需要一個過程,未來政策效應還會進一步傳導顯現,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素發展將更加有力有效。

帶動M1數據改善

貨幣供應方面,金融數據顯示,M2增速繼續回升,穩增長力度明顯加大。10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09.71萬億元,同比增長7.5%。狹義貨幣(M1)余額63.34萬億元,同比下降6.1%。流通中貨幣(M0)余額12.24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前十個月凈投放現金9003億元。

2023年是疫情平穩轉段的第一年,M2增速明顯回升,導致基數較高。從剔除基數影響的兩年平均增速看,2023年和2024年10月末M2平均增長8.9%,保持了流動性合理充裕。

權威專家分析,M2企穩回升主要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債市和理財資金開始向存款回流。近期人民銀行出台了一攬子增量金融政策,有效改善經濟預期,市場信心提振,資本市場回穩,投資者風險偏好由避險情緒主導轉向更為積極的資產配置。

另外,銀行向證券、基金等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融資增加。隨著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兩項工具正式推出落地,商業銀行向非銀機構的融資增多,既促進了銀行與非銀機構之間的資金融通,增強金融市場流動性,同時也對衍生增加M2產生了直接的推動作用。

此外,財政支出加快,財政存款更多轉化為企業存款。隨著財政支出節奏加快,穩增長逐步加力,帶動實體經濟部門存款同比增多。

「9月末部份資金由理財等資管產品向權益市場回流,且在10月並未流失,因此繼續支持了M2表現。」明明同樣解讀到,在他看來,M1同比增速觸底回升,一方面和政府債落地運用有關:在經歷了兩個月的政府債發行高峰後,發債資金逐步開始撥付使用,財政存款向地方機關單位、企業賬戶轉移會形成階段性活期資金。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需求端的刺激政策開始發揮作用:10月房地產市場交易數據有所回暖,居民購房需求釋放,資金從居民賬戶轉移為房地產企業的活期存款,帶動M1數據改善。

另外,在去年高基數基礎上,社會融資規模仍保持較高增長。2023年10月,社會融資規模中的政府債券新增1.56萬億元,比2020—2022年的同期均值高1.1萬億元,明顯超出季節規律。主要是由於去年10月開始加速發行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資債券,當月新增逾1萬億元,用於償還拖欠企業賬款等存量債務,推高社會融資規模基數,對今年10月同比增速產生了下拉效應。

權威專家認為,信貸增量短期內一定程度上受到地方化債的下拉影響,存量貸款中部份融資平台債務被償還或置換;但長期看,地方政府債務壓力緩釋後,更有利於「輕裝上陣」發展實體經濟,對於紓解債務鏈條、暢通經濟迴圈、防範化解風險等都有積極效應。

明年貨幣政策有望保持較強力度

今年10月末,不管是社會融資規模還是M2增速,仍比前三季度的名義GDP增速高3—4個百分點,總體來看,金融支持力度保持穩固。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不斷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先後四次實施了比較重大的貨幣政策調整,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暢通貨幣政策傳導,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市場反應積極正面,社會預期明顯好轉。

事實上,人民銀行多次公開表示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從實際執行情況看,貨幣政策名義上是「穩健」,實際上是適度寬松的。今年以來的貨幣政策力度也是近年來最大的,受到了市場的普遍好評。

就在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態,下一步,將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加大貨幣政策調控的強度,提高貨幣政策調控的精準性,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動增量政策落地見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繼續實施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強化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增強宏觀政策一致性,貨幣、金融政策與財政、產業、就業等政策形成合力。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市場普遍認為,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短期內不會改變,明年貨幣政策有望繼續保持較強力度,為經濟穩定增長和高質素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權威專家分析,實作年度經濟增長目標,需要財政發揮更大作用,財政力度不足會成為穩增長的制約。近期全國人大新聞釋出會宣布,將透過一次性增加6萬億元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地方存量隱性債務,並額外安排五年共4萬億元新增地方專項債用於化債,這些政策將大幅節約地方利息支出,緩釋地方債務風險。同時,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銀行補充資本,最佳化稅收政策支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發行地方專項債支持回購存量土地等政策也將陸續推出,未來財政政策效果將逐步顯現。

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