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可能對國內的科研圈現狀不了解。
現在科研圈的主力是:雙非甚至二本的本科,重點大學的碩士,985的博士。
跟我同一個辦公室的,現在就坐在我對面的這個哥們兒,本科是xx醫學院,我們省最差的一個二本學校,碩士讀了某個211最末學校,博士跟著國內某top高校的二流專業的長江學者混。混了五年一篇3分以上影響因子的論文都沒有。
但是耐不住這些人真的很把他們所謂的科研當回事,他們的科研對社會的唯一貢獻就是浪費了科研經費,對理論領域啥貢獻也沒有。第一次開新教師討論會,他滔滔不絕講自己的科研思路,占用了別人的時間,最後還是一個行政老師忍不住站起來說:我之前也做過科研,你的這個思路行不通。
當然我也沒好到哪裏去,不過我起碼能獨立發高分影響因子(if>10)的文章,在本領域也算是前百分之五左右的學者。但是你要說我對科研的貢獻是啥,我只能說啥也沒有。但是我早就知道自己在科研圈的極限在哪裏,所以我也選擇出來賺錢。我賺的錢肯定沒有袁老師搞得多,但肯定比我身邊醉心自己所謂「科研」的人強幾倍。良心上,我沒有浪費國家經費,沒有制造名詞混亂學術圈。
我相信像袁老師這樣的聰明人,比我強得多,估計比我看穿這個把戲要早得很。人站得越高看的越清楚,也絕望得越徹底。
我曾經跟一個跟我讀博士課題組可以橫向對比的國際團隊的同類交流,說是同類是因為我們都是課題組的大師兄,都是負責演算法和建模的。
一向比較自負的我,感覺自己和他的差距應該不是一點半點,他關於模型在哲學和數理基礎上的理解絕對不是我這樣的做題家能比的,我所自負的那些東西都是自己在課外一點一點了解的,漏洞百出,而人家的了解是在那個環境裏面整個系統地教學培養出來的,幾乎可以說是無懈可擊。
舉個例子,你一個野山上的土匪,練了一點兒拳腳,覺得能夠在小鎮上揮揮拳頭,但是到少林寺系統培訓的人群中,你很可能連吊車尾的都算不上。
更不要說國內科研圈子裏,看資歷,看關系,看情商,看美色的地方,遠遠比看能力的地方多。所以對我來說,我能看到的道路的最優解,就是做幾篇好的文章,搞到職稱,出來賺錢。
沒有絲毫看不起非重點大學的意思。
非重點大學有傑出人物,甚至傑出人物並不比重點本科大學的人遜色。
問題在這裏:非重點大學本科有天賦能力強的,也不來做科研。
我們這種靠情懷做科研的,都學會了保護自己才在這個圈子裏混到現在。
而積極出去找活幹,就是我們不想抱山頭大腿,不想靠造假、不想炒作概念、不想玩資源的堅持。
混子「科研工作者」在他們那個混子圈子裏互相吹捧,互相拉人頭,互相串門路的時候,我們就踏踏實實給外面各行各業做副業。當我們的副業成了規模,也許是另外一種報效祖國的方式呢。
我不想五十年後,學術界有個小夥子查到了一篇論文,然後指著這個名字說:看,這貨就是當年那批sb裏的一個。
我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們學院前一階段有一個績效取消了,看著他們抱怨說活不下去的樣子,我甚至很開心:
——因為我收入的大頭不在學院,而且這類針對垃圾文章的獎勵本身就跟我沒關系。我喜歡看他們那個混子圈子窮途末路的樣子。